STING介导PERK/eIF2α/ATF4/CHOP通路在氟氯氰菊酯诱导胎盘损伤中的作用研究

背景:氟氯氰菊酯是典型的Ⅱ型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由于其兼具杀虫杀螨双重效果、低哺乳动物毒性和环境降解能力,广泛应用于房屋卫生和农业病虫害防治。流行病学调查提示母体接触拟除虫菊酯与不良妊娠结局有关,动物实验发现拟除虫菊酯农药可引起胎盘损伤,导致宫内生长受限,但可能的发病机制仍有待阐明。因此,我们建立氟氯氰菊酯暴露致胎盘损伤体内和体外模型Biomedical science,评估妊娠期氟氯氰菊酯暴露对胎盘发育的影响,探讨干扰素基因的刺激者(STING)基因是否介导PERK/eIF2α/ATF4/CHOP通路调控胎盘损伤,为进一步研究氟氯氰菊酯暴露引起胎盘损伤的作用机制提供新的思路。方法建立氟氯氰菊酯暴露致大鼠胎盘和HTR-8/SVneo细胞损伤模型,观察并记录胎盘重量、长度以及孕鼠妊娠结局,Transwell和划痕实验评价染毒后细胞侵袭selleck NMR和迁移能力;HE观确认细节察胎盘组织结构变化,透射电镜观察胎盘和细胞超微结构变化;免疫组化和TUNEL染色检测细胞增殖和凋亡情况;构建STING慢病毒载体转染HTR-8/SVneo细胞,利用免疫组化、免疫荧光、Western blot和q-PCR检测抑制STING基因后,内质网应激、PERK通路以及凋亡相关因子变化情况。结果:妊娠期氟氯氰菊酯暴露损害胎盘结构和发育引发不良妊娠结局;随着染毒浓度的增加胎盘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被抑制,通过激活内质网应激介导的PERK/eIF2α/ATF4/CHOP通路诱导细胞凋亡;抑制STING基因下调GRP78、ATF4、CHOP、caspase-12和caspase-3的表达,并抑制PERK和eIF2α的磷酸化。与此同时促进HTR-8/SVneo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缓解细胞凋亡。结论综上所述,氟氯氰菊酯具有一定的生殖毒性,妊娠期接触可诱发胎盘损伤导致不良妊娠结局,STING基因通过PERK/eIF2α/ATF4/CHOP通路参与氟氯氰菊酯引起的胎盘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