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中医药治疗2型Panobinostat糖尿病湿热证的用药规律,并通过聚类方分析其临床特点。方法以中国知网数据库为数据来源,检索自建库起至2021年9月30日收录的有关中医药治疗2型糖尿病湿热证的文献。经过文献筛选和资料提取之后selleck,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进行数据录入、统计与分析。结果 共纳入89篇文献,91首处方,136味中药。使用频次较多的药物有黄连、黄芩、茯苓、Ipatasertib浓度苍术、葛根等;药性以寒性最多;药味以苦为主,兼具甘、辛;药物主归脾经、胃经和肺经;关联规则分析得到使用频率最高的药对为黄连-茯苓,置信度最高的药物组合有“葛根,黄芩→黄连”、“丹参→黄连”;通过高频药物聚类分析得到5首新方组合。结论 中医药治疗2型糖尿病湿热证具有一定的可循规律,黄连为核心中药,葛根芩连汤为常用基本方,苦寒燥湿清热为用药基本原则。聚类分析得到5首新方,提示2型糖尿病湿热证可能具有中满热盛、湿热内蕴、湿重于热、湿聚成痰和湿热下注等临床特点。
蠲毒消瘤饮治疗结肠癌的临床疗效及对结肠癌细胞转移能力的影响
目的:探讨蠲毒消瘤饮治疗结肠癌的临床疗效及对结肠癌细胞转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60例结肠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FOLFOX4化疗方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蠲毒消瘤饮治疗,连续治疗24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治疗前后结肠癌细胞转移能力。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0%(27/30),高于对照PD0325901半抑制浓度组的53.33%(16/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基质金属蛋白酶-9(ABT-199分子式MMP-9)、转化生长因子-βRapamycin使用方法1(TGF-β1)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腹泻、恶心呕吐、白细胞减少及红细胞减少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蠲毒消瘤饮治疗结肠癌效果确切,能抑制结肠癌细胞转移,减少化疗药物不良反应。
ICU高危妊娠妇女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高危妊娠妇女的基础情况及特点,发现入住重症监护室(ICU)的相关高危因素并进一步探讨其实践意义。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1年1MK-17750月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96例高危妊娠妇女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基础情况及特点和相关的高危因素。结果:孕产妇的年龄、学历、怀孕次数、既往病史如高血压、心脏病等与高危风险密切相关,如年龄大于35岁、小学及初中学历LY2835219、孕次越多,则风险越大(P<0.05)。也发现妊娠过程中的高血压、子痫、出血、心脏病、肝肾功能不全、流产、感染、糖尿病、胎盘异常均能增加孕产妇的高危风险(P<0.05)。96例患者中2例数据不全排除,3人死亡,死亡率约为3.1%。结论:分析高危妊娠妇女的高危风险影响因素,制ABT-199作用定相关高危风险评分表很有必要,有利于早期识别高危妊娠妇女,尽早转入重症监护室进行综合救治,有利于提高高危妊娠妇女的生存率。
预见性护理联合急救流程优化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抢救效果影响
目的 探讨预见性护理联合急救流程优化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抢救效果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本院收治的10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采用急救流程优化进行护理干预selleck化学)和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预见性护理进行干预),每组52例,两组均干预1个月,观察两组干预前后自理能力以及生活质量,统计两组Y-27632化学结构护理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住院时间,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前1d,两组功能独立性量表(FIM)、生活质量评价量表(QOL)评分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1个月后,两组FIM、QOL评分均比干预前1d高(P<0.05),且研究组比对照组高(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5.77%VS 19.23%,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高(92.31%VS 76.92%,P<0.05)。结论 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预见性护理联合急救流程优化进行干预护理,可提高患者自理能BMN 673浓度力、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减少并发症发生率,且能缩短住院时间。
医源性心理疾病的预防研究进展
医源性心理疾病作为一种比较常见的临床病症,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一般情况下,医源性心理疾病患者在发病之后会出现焦虑、恐惧、精神障碍以及交叉感染等症状。这就需重视对患者疾病控制与分析PD0325901作用,而后开展针对性的疾病预防和指导服务,保障患者身心健康,降低医源性心理疾病出现频率。所以在现有临床研究工作开展中,应该以医源性心理疾病的预防管理为基础,做好疾病的干预和控制,完善疾病方案和对策,提高疾病的控制干预指导能力,从而为患者的疾病预防奠定基础。鉴于此,本文以综述视角就重视预防医源性心理疾病的应用进展分析进行了探讨,力图在本文的综述分析帮助下,Rapamycin细胞培养能够了解医源性心理疾病的发病原因,做好疾病的诊断和工作,并且需要在疾病的预防对策和方案选择上做出科学的分析,以便于能够更好地为疾病预防提供Y-27632半抑制浓度参考,降低疾病发病率。
糖尿病足感染患者的病原菌类型与病例特点及预后的相关性
目的分析糖尿病足感染(DFI)不同病原菌类Navitoclax供应商型患者的特点,探讨不同病原菌类型与短期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1年6月有病原学结果的住院DFI患者224例,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指标、溃疡类型、溃疡严重程度、感染严重程度及预后,根据患者感染的病原菌类型分为革兰阳性(G~(+))菌感染组(n=97)、革兰阴性(G~(-))菌感染组(n=65)以及混合菌感染组(n=62),比较各组患者的病例特点及预后情况。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与G~(+)菌感染组相比,G~(-)菌感染的患者年龄显著偏高;G~(-)菌、混合菌感染的患者既往抗菌药物应用比例高,神经型溃疡比例偏低而混合型及缺血型比例显著偏高,Wagner3~5级所占比例大,感染预后偏差,愈合率显著偏低而未愈率显著偏高,住院时间显著延长。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G~(-)菌感染、混合型或缺血型溃疡、糖化血红蛋白(HbA1c)>9%、年龄>65岁是与未愈患者密切相关的危险因素。Wagner分级3级及以上、G~(-)菌感染PD0325901、混合型或缺血型溃疡、HbA1c>9%是与截肢患者密切相关的危险因素。结论不同病原菌类型DFI患者的病例特点不同,G~(-)菌感染与混合菌感染的短期预后较差,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包含G~(-)菌感染及其病例特点。提示临床可针对患者的病例特点进行综合评估,判断可能病原菌构成,尽早选用合理的抗菌药物进行经验性治疗,以改善R428化学结构预后。
BLM解旋酶和TIDC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术后预后的关系研究
目的 探讨Bloom综合征(Bwww.selleck.cn/products/ly2835219.htmlloom syndrome, BLM)解旋酶和肿瘤浸润性树突状细胞(tumorselleck合成 infiltrating dendritic cells,TIDC)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术后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8月期间于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行手术切除的168例结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获取病理科存档的手术切除的结肠癌组织以及癌旁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结肠癌组织以及癌旁组织中BLM解旋酶的表达及TIDC密度。采用Pearson检验分析BLM解旋酶表达与TIDC密度之间的相关性,并分析二者与结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结肠癌患者术后生存时间的影响因素。结果 结肠癌组织中BLM解旋酶的相对表达量高于癌旁组织(1.49±0.33比1.02±0.17),TIDC密度低于癌旁组织[(9.53±2.36)%比(12.36±2.37)%],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BLM解旋酶的表达与TIDC密度呈负相关关系(r=-0.588,P<0.05)。BLM解旋酶的表达和TIDC密度与肿瘤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具有相关性(P<0.05),即BLM解旋酶高表达和TIDC低密度者的肿瘤分化程度低、临床分级晚且伴淋巴结转移。168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6~60个月,中位随访时间45个月,随访期间有64例患者死亡(38.10%)。log-rank分析结果显示,BLM解旋酶低表达组5年累积生存率高于高表达组,TIDC低密度组5年累积生存率低于高密度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BLM解旋酶高表达、TIDC低密度、肿瘤分化程度低、分期晚和伴淋巴结转移是影响结肠癌Y-27632患者术后生存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结肠癌组织中BLM解旋酶表达和TIDC密度的异常,与肿瘤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相关,是影响结肠癌患者远期生存的危险因素。
血脂、凝血功能及总胆红素与高血压合并脑白质病变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血脂、凝血功能、总胆红素与高血压(hypertension, HT)合并脑白质病变(white matter lesions, WML)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2020年7月至2021年12月在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常德市第一中医医院筛检的273例HT合并WML患者,根据核磁结果与Fazekas量表评分将WML程度分为轻、中、重度,采https://www.selleck.cn/products/abt-199.html集患者人口学资料,检测血压、血脂、凝血功能、总胆红素;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非参数检验比较不同分级WML患者血脂、凝血功能、总胆红素间的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二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HT合并轻度WML患者的年龄显著低于合并中、重度WML患者(P<0.05);文化程度和饮酒影响HT合并WML的分级(P<0.01)。HT合并轻度WML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 PT)显著低于HT合并重度WML患者,而Navitoclax浓度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in time, APTT)显著高于HT合并中、重度者(P<0.05),3组间其余检测指标无统计学差异。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APTT、文化程度与HT合并WML的严重程度存在相关性。结论 年龄、APTLY2835219 molecular weightT、文化程度可能是HT合并WML严重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监测凝血功能相关指标可以作为初筛或诊断HT合并WML病情的辅助手段之一。
CXCL2和THBS2在结肠癌诊断、预后及免疫浸润中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目的 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可能与结肠癌诊断、预后及免疫浸润相关的基因。方法 从GEO数据库中下载数据集,并筛选出结肠癌差异基因,通过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软件筛选出核心基因CXC型趋化因子配体2(CXC chemokine ligand 2,CXCL2)和血小板反应蛋白2(thrombospondin-2,THBS2)。通过GEPIA和UALCAN数据库分析CXCL2和THBS2表达水平R428配制与预后关系以及其表达与结肠癌患者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TIMER数据库分析CXCL2和THBS2与结肠肿瘤免疫细胞浸润的相关性。LinkedOmics和DAVID数据库分析CXCL2和THBS2基因的正相关基因和KEGG通路。结果 鉴定出结肠癌相关的核心基因16个,包括CXCL2和THBS2。CXCL2和THBS2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均高于正常组织(均P<0.05),且在年龄、性别、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方面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XCL2高表达组患者5年生存率高于低表达组(P<0.05),THBS2高表达组患者5年生存率低于低表达组(P<0.05)。CXCL2和THBS2基因参与结肠癌肿瘤细胞的免疫浸润。KEGG通路显示CXCL2主要参与细胞因子受体的相互作用、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信号通路和趋化因子信号通路等。THBS2主要参与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E7080抑制剂ix,ECM)-受体相互作用、血小板活化和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hosphatidylinosiselleckchemtide 3-kinases/protein kinase B,PI3K-Akt)信号通路等。结论 CXCL2和THBS2为结肠癌诊断及预后相关基因,参与多种分子调控通路,可作为结肠癌潜在的生物标志物。
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相关性研究
背景血糖控制不佳的糖尿病患者发Selleck Alpelisib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与颈动脉粥样硬化(CAS)的风险均增加,而颈动脉GDC-0068核磁粥样硬化是冠心病、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了解DR与CAS之间的关系可以为改善糖尿病并发症提供新的临床决策方案。目的 探讨糖尿病病程长且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发生CAS与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的相关性。方法 本研究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4年10月至2015年1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内分泌科连续住院的T2DM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7.5%,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60 ml·min-1·(1.73 m2)-1,糖尿病病程≥10年]158例,根据视网膜病变程度将患者分为无DR(NDR)组(n=105)和PDR组(n=53);根据颈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将患者分为颈动脉正常组(n=48)和CAS组(n=110)。记录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检查指标。结果 NDR组收缩压(SBP)、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低于PDR组,静息心率(BMN 673临床试验HR)慢于PDR组,eGFR高于PDR组(P<0.05)。颈动脉正常组年龄、高血压病史所占比例、冠心病病史所占比例低于CAS组(P<0.05)。NDR组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为61.9%(65/105),低于PDR组的84.9%(45/53)(P=0.01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龄[OR=1.19,95%CI(1.04,1.37)]、既往有高血压病史[OR=2.69,95%CI(1.21,6.00)]、脂蛋白a水平升高[OR=1.08,95%CI(1.04,1.12)]、PDR[OR=2.99,95%CI(1.13,7.93)]是T2DM患者发生CAS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合并PDR的病程长且血糖控制不佳的T2DM患者发生CAS的比例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