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癌目前是世界肿瘤死亡的第七大因素,发病率逐渐增加,病人的预后极差。要改善患者的生存结果,关键在于按照不一样的预后标准确定个性化的治疗对策。本文基于胰腺癌患者的遗传学及临床数据,通过机器学习方法建立预后模型,确定与胰腺癌发生发展相关的关键基因以及预后标志物,丰富了提高病人治疗效果、改善预后的理论依据。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基于支持向量回归以及递归特征消除方法的患者整体生存期预测模型的研究。本文采用支持向量回归和递归特征消除的混合算法构建了胰第一个定量预测腺癌患者总体生存(OS)的模型,确定了与OS相关的70种RNA,包括33种m RNA,28种lnc RNA和9种mi RNA。10倍交叉验证(R~2为0.9693)和泛化能Biofertilizer-like organism力(R~2为0.9666)的结果显示,该模型具有可靠的预测性能,这70种RNA是影响胰腺癌患者OS的重要因素。为了进一步研究RNA-RNA相互作用与生存的关系,构建了ce RNA调控网络。ce RNA网络中各节点的度中心性、介数中心性和接近性中心性显示,hsa-mir-570、hsa-mir-944、hsa-mir-6506、hsa-mir-3136、MMP16、PLGLB2、HPGD、FUT1、MFSD2A、SULT1E1、SLC13A5、ZNF488、F2RL2、TNFRSF8、TNFSF11、FHDC1、ISLR2和THSD7B是枢纽节点,它们是与胰腺癌患者OS联系紧密的关键RNA。2.基于深度学习和Cox模型的胰腺癌患者预后模型的构建。提出了一个深度神经网络模型对胰腺癌病人的死亡风险进行预测,模型不仅考虑了协变量间的非线性关系,解决了传统Cox模型仅仅考虑变量线性关系的问题,同时也将基因共表达关系、生物通路间的线性关系与非线性关系纳入考虑范畴,取得了比Deep Surv等已有模型更好的预测效果,C-index从0.7869提升到了0.8023。富集分析表明,61个共表达基因在包括细胞外空间、免疫反应调节、消化、皮肤发育、脂质消化、脂肪酶活性、B细胞激活、MS-275细胞表面在内的27个生物过程以及包括胰腺分泌、原发性免疫缺陷、甘油脂代谢、阿米巴病、代谢通路等在内的30条生物通路中显著富集。进一步的研究表明,这些生物过程和通路在胰腺癌的发生与发展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对共表达基因以及其点击此处富集结果的进一步分析将有助于改善胰腺癌患者的预后。3.基于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的胰腺癌预后关键分子的确定。通过单变量Cox分析,从3699个差异表达基因中筛选出425个与胰腺癌患者预后相关的基因,之后构建了其对应的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基于复杂网络理论,识别出KIF20A、BUB1、CEP55、ASPM、CDK1、TOP2A、CENPF、TPX2、PBK、KIF2C、CCNA2、CCNB2、NUSAP1、CDC20、TTK、BUB1B、KIF11、KIF23、NCAPG以及DLGAP5等20个网络中的关键节点,这些基因是与胰腺癌预后相关的关键分子。通过多变量Cox回归分析,构建了预后风险模型。根据风险值的大小将患者分为两组,生存分析的结果表明,二者整体生存期有显著差异。风险评分可以作为胰腺癌患者独立的预后因素。本文通过机器学习方法构建了胰腺癌患者的预后模型,模型中的特征分子可以为胰腺癌的个性化治疗方法提供参考,为患者的精准化治疗提供思路。
替吉奥与吉西他滨一线化疗治疗中晚期胰腺癌比较
目的 :比较替吉奥单药与吉西他滨单药治疗中晚期胰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于我院就诊的中晚期胰腺癌患者82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吉西他滨组(吉西他滨单药治疗)和替吉奥组(替吉奥单药治疗),两组患者疗程结束后行腹部CT评价临床疗效,观察不良反应情况,随访患者无进展生存期。结果 :吉西他滨组患者治疗后完selleckchem SB431542全缓解3例,部分缓解9例,总有效率为29.27%;替吉奥组患者完全缓解4例,部分缓解9例,总有效率为31.70%;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肿瘤标志物水平比较,差异medically ill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A-199、CA242、CEA、CA50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治疗后两组患者CA-199、CA242、CEA、CACaptisol抑制剂50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恶心呕吐、腹泻、皮疹、皮肤色素沉着等不良反应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吉西他滨组平均无进展生存期2.89个月,替吉奥组平均无进展生存期4.21个月,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替吉奥单药与吉西他滨单药治疗中晚期胰腺癌疗效相当,均可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不良反应均以轻度为主,安全性差异不明显。
胰导管腺癌(PDAC)启动和进展相关通路和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目的:从 NCBI GEO(Gene Expression Omnibus)中选择三个胰腺导管腺癌(Pancreatic ductal adenocarcinoma,PDAC)数据集用于筛选潜在的PDAC预后生物标志物。基因富集分析以发现差异表达基因涉及的信号通路和基因本体功能。该研究旨在使用微阵列数据集鉴定参与PDAC发生发展的主要调节基因。方法:从GEO数据库获得胰腺导管腺癌及相应健康胰腺导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管组织的基因表达谱(GSE46234、GSE62165、GSE62452)。GSE46234 的微阵列数据基于 GPL570[HG-U133_Plus_2]Affymetrix Human Genome U133 Plus 2.0 Array;GSE62165 基于GPL13667[HG-U219]Affymetrix Human Genome U219 Array,GSE62452 基于GPL6244[HuGene-1_0-st]Affymetrix Human Gene 1.0 st Array[转录本(基因)版本]收集。我们从GSE46234(胰腺肿瘤组织:4例;正常胰腺组织:4例)、GSE62165(胰腺肿瘤组织:118例;正常胰腺组织:13例)和GSE62452(胰腺肿瘤组织:69例;正常胰腺组织:61例)中收集所有样本,使用GEO2R筛选PDAC中肿瘤组织和正常组织样品之间的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将P<0.05和Z-score归一化的log fold change(logFC>0作为统计学上显著基因的标准。使用在线工具创建维恩图(图 2)(https://bioinformatics.psb.ugent.be/webtools/Venn/).由于所有微阵列数据集都来源不同平台,因此我们使用Z-score方法对logFC值进行归一化:Z score=(x-μ)/σ;其中 x=logFC,μ=平均值(logFC),σ=标准差(logFC)。从DAVID(版本6.8)检索DEG的基因本体论(GO)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信息[1,2].我们通过STRING(版本11.0)[3](一种分析两种或多种蛋白质之间的功能网络)创建差异表达的基因之间的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随后运用 Cytoscape(v 3.9.0)软件对 PPI 可视化为整体集群[4].并且通过MCODE分子复合物检测插件(MCODE)(版本1.5.1)对整个网络进行进一步分析,从而获得中枢基因列表.MCODE的配置如下:degree cutoff-2,node score cutoff-0.2,K-Core-2,maximum depth-100。筛选显著中枢基因的标准:上调DEG的总体MCODE得分为12.769,下调DEG的总体MCODE得分为12.00。选用UALCAN的PAAD肿瘤数据库中4例正常组织样本和178例肿瘤组织样本,验证所选中枢基因在UALCAN中的基因表达和生存分析。人类蛋白质图谱(human protein atlas;HPA)用于进一步验证数据分析后所获得作为预后Hub基因。结果:三个数据集共识别出共有133个上调的差异表达基因(表2;图2RP56976细胞培养A)(P<0.05,logFC>0)和256个下调的基因(表3;图2B)(P<0.05,logFC<0)。在差异表达的上调中枢基因中具有显着性(P<0.05)的主要KEGG途径是细胞外基质(ECM)受体相互作用通路,细胞局灶性粘附过程,肺小细胞癌,唾液分泌物,阿米巴病。显著上调基因GO分析(P<0.05)主要富集在细胞分裂,基于微管的运动,逆行囊泡介导的运输;Golgi基到ER,抗原处理和通过MHC Ⅱ类呈递外源肽抗原,有丝分裂染色体向纺锤体极点移动,有丝分裂纺锤体组织,有丝分裂的细胞周期,有丝分裂中期/后期转化的调控,动粒组装,泛素化依赖的蛋白质分解代谢过程,有丝分裂纺锤体装配,有丝分裂细胞周期的调控,有丝分裂胞质分裂,染色体分离,微管,有丝分裂纺锤体,纺锤体,细胞核,纺锤极,中间体,细胞液,纺锤中间区,及核浆,驱动蛋白复合体,分裂沟,细胞间桥,微管结合,蛋白激酶结合,微管运动活性,ATP结合,蛋白质结合,ATP依赖的微管运动活性,加上末端导向,ATP依赖的微管运动活性。通过Cytoscape的MCODE插件识别出14个上调的差异表达中枢基因是CENPE,CKS2,PTTG1,CKAP2L,UBE2C,TPX2,RACGAP1,KIF20A,DLGAP5,KIF11,MELK,TK1,LMNB1 和UHRF1。通过UALCAN平台分析发现14个差异表达的上调中枢基因在PDAC肿瘤细胞中均过表达。并且均与PDAC生存期呈负相关,预后不良。通过HPA数据库进一步验证14个差异表达的中枢基因揭示了 14个基因中的9个是与预后相关,而其他5个基因与PDAC/胰腺癌预后无关。结论:微阵列是用于研究复杂疾病机制的强大工具,可以详细研究同时参与病理过程的多个基因之间的关系。并且在生物标志物检测方面见解独到。本研究旨在探索PDAC潜在的中枢基因和具有预后价值的途径。通过体内外研究分析来构建差异表达的基因(DEG)及其途径,并提供相关见解。PDAC的9个预后基因是CKS2,UBE2C,TPX2,RACGAP1,KIF20A,DLGAP5,KIF11,MELK 和 UHRFI,而 5 个非预后基因是CENPE,PTTG1,CKAP2L,TK1和LMNB1。重要的KEGG途径是细胞外基质(ECM)受体相互作用通路,细胞局灶性粘附过程,唾液分泌物。微管活动与其他细胞过程的相互作用,如细胞分裂,有丝分裂,ATErdafitinib溶解度P结合和蛋白质结合是涉及胰腺癌进展的相关GO术语。鉴于PDAC的生物标志物状态,有必要广泛寻找更可靠的生物标志物用于其早期检测,同时寻找可用于其治疗的靶向途径。
利用转录组学分析滇白前根三萜皂苷合成通路的基因簇
滇白前根具有镇痛、清热的功效,其中主要成分皂苷类物质还具有良好的抗癌作用。为了解根转录组及其三萜皂苷生物合成的基因。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在平台Illumina Novaseq 6000对滇白前根样品进行无参照转录组测序,并通过KEGG对三萜皂苷相关合成基因进行挖掘。结果表明:共获得N50为1 552 bp,平均长度为915.28 bp的46 59biomimetic drug carriers5个UnigenesAMPK抑制剂。注释到6大功能数据库(NR, COG, Pfam, Swiss-Prot, GO, KEGG)上的Unigene总数为26 337个。NR数据库比对到的Unigenes有25 201条,与甜菜、藜麦、菠菜有较高同源性;GO数据库注释到的Unigene主要集中在结合、催化及细胞部分;COG的注释结果以未知功能的占比最高;KEGG数据库的注释结果以碳水化合物代谢通路的Unigenes最多。共有4条代谢途径参与三萜皂苷生物合成,其中萜类物质骨架合成途径中包括MVA途径13个Unigene、MEP途径17个Unigene,及形成FPP的10个Unigene;倍半萜和三萜生物合成通路,涉及7个Unigene。有MYB、NSC125066体内实验剂量bHLH、WRKY 3个转录因子与滇白前三萜类化合物生物合成相关。本研究为三萜皂苷的合成关键基因克隆、功能验证及调控提供了依据。
斯鲁利单抗联合化疗方案一线治疗广泛期小细胞肺癌的药物经济学评价
目的 从我国卫生体系角度出发评价斯鲁利单抗联合化疗方案一线治empirical antibiotic treatment疗广泛期小细胞肺癌(ES-SCLC)的经济性。方法 基于ASTRUM-005研究和相关文献数据构建分区生存模型,模型模拟时限为10年,循环周期为3确认细节周,成本和效用值均采用5%的贴现率进行贴现。以质量调整生命年(QALY)作为模型产出指标并计算增量成本-效果比(ICER),评价斯鲁利单抗联合化疗方案(斯鲁利单抗组)对比单纯化疗方案(单纯化疗组)一线治疗ES-SCLC的经济性。采用单因素敏感性分析和概率敏感性分析验证基础分析结果的稳健性,并针对斯鲁利单抗援助计划进行情境分析。结果 基础分析结果显示,斯鲁利单抗组相对于单纯化疗组的ICER为758 690.27元/QALY,高于以3倍2022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作为的意愿支付(WTP)阈值。情境分析结果显示,斯鲁利单抗组相对于单纯化疗组的ICER为172 275.74元/QALY,低于上述WTP阈值。单因素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无进展生存状态效用值、斯鲁利单抗价格等对模型结果影响较大。概率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不考虑斯鲁利单抗援助计划时,斯鲁利单抗组具有经济性的概率为0;但考虑援助计划时,斯鲁利单抗组Bucladesine浓度具有经济性的概率为100%。结论 在以3倍2022年我国人均GDP为WTP阈值时,斯鲁利单抗组相对于单纯化疗组不具有经济性;但若将援助计划考虑在内,该结果将发生翻转。
老年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脂肪变性与血脂、尿酸代谢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分析老年immune recovery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肝脂肪变性与血脂、尿酸代谢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NSC 119875小鼠12月华西医院收治的120例老年CHB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合并肝脂肪变性分为变性组(n=35)和非变性组(n=85),比较两组一般临床资料、乙肝病毒血清学指标、血脂和尿酸水平,分析肝脂肪变性分级与血脂、尿酸代谢的相关性。结果 变性组与非变性组的肝组织炎症、纤维化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变性组TG、selleck抑制剂TC水平均高于非变性组,HDL-C水平低于非变性组(P<0.05);两组的LDL-C和尿酸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CHB患者肝脂肪变性分级与肝组织炎症、纤维化程度、HDL-C水平呈负相关(P<0.05),与TG、TC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 合并肝脂肪变性的老年CHB患者存在一定的血脂代谢异常情况,肝脂肪变性会加重患者血脂代谢异常,但并不会加重患者的肝组织炎症和纤维化程度,临床应重视老年CHB患者的血脂监测。
老年痴呆照顾者照护技能干预方案的构建及实证研究
目的1.构建适用于老年痴呆照顾者的照护技能干预方案。2.验证干预方案对老年痴呆患者及照顾者影响。方法1.文献研究:检索国内外数据库,掌握当前国内外照护技能干预现状,分析相关干预方案,为构建老年痴呆照顾者照护技能干预方案提供参考。2.质性访谈:对10位老年痴呆照顾者和5位护士进行访谈,采用Colaizzi现象学分析法对资料进行分析,补充老年痴呆照顾者照护技能干预方案。3.小组讨论:通过课题小组讨论,确定老年痴呆照顾者照护技能干预方案内容、干预对象、干预形式、干预时间和干预人员等问题,形成老年痴呆照顾者照护技能干预方案初稿。4.德尔菲专家咨询:咨询老年护理/医学、康复护理/医学。根据专家对各指标重要性、熟悉程度和判断依据的评分,计算各级指标的均数、标准差、PF-02341066细胞培养变异系数和专家的权威系数,评价专家的积极性和权威程度。根据指标重要性赋值均数、变异系数和专家建议对老年痴呆照顾者照护技能干预方案进行修改。5.预试验:样本中随机选取8例老年痴呆照顾者进行预试验。根据照顾者的反应及意见对干预方案进行修改,形成老年痴呆照顾者照护技能干预方案。6.老年痴呆照顾者照护技能干预方案的应用:便利选取郑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老年科一病区和二病区符合纳入标准的53例老年痴呆照顾者。以科室为单位按照抽签法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得到干预组27例,对照组26例。对照组实施病房的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老年痴呆照顾者照护技能干预方案。在基线、干预后当天、干预后1个月进行测评。采用查阅病例、问卷调查等方法收集患者和照顾者一般资料。采用痴呆患者照顾者护理能力问卷测评照顾者护理能力、老年性痴呆生活质量量表测评患者生活质量、Zarit照顾负担量表测评照顾者照顾负担。结果1.干预方案构建(1)德尔菲专家咨询:第一轮发放20份问卷,回收19份,回收率为95%。第二轮发放19份问卷,回收19份问卷,回收率为100%。专家群体权威系数为0.897。第一轮德尔菲专家咨询,11个四级指标的变异系数大于0.25,3个四级指标均数小于3.5。第二轮德尔菲专家咨询,各级指标的变异系数均小于0.25,均数均大于3.5。(2)老年痴呆照顾者照护技能干预方案:第一轮德尔菲专家咨询,删除3个指标,修改13个指标,增加8个指标。第二轮德尔菲专家咨询修改3个指标。老年痴呆照顾者照护技能干预方案包括4个一级指标,14个二级指标,30个三级指标,68个四级指标。2.干预方案应用(1)照顾者护理能力:干预组和对照组照顾者护理能力各时间点的比较显示,在干预后当天和干预后一个月两组照顾者护理能力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效应、组内效应和交互效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照顾者护理能力在3个时间点进行两两比较结果显示,干预后当天、干预后1个月得分与基线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1个月与干预后当天得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患者生Pevonedistat抑制剂活质量:干预组和对照组患者生活质量各时间点的比较显示,在干预后当天和干预后一个月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效应和交互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效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生活质量在3个时间点进行两两比较结果显示,干预后当天、干预后1个月与基线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个月与干预后当天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照顾者照顾负担:干预组和对照组照顾者照顾负担各时间点的比较显示,在干预后当天两组照顾者照顾负担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一个月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效应、组内效应和交互效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照顾者照顾负担在3个时间点进行两两比较结果显示,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基于Farran照顾者技能模型构建的干预方案专家权威性高,积极性较好,各指标均重要且专家意见趋向于一致,能够满足痴呆照顾者照护技能需求。2.老年痴呆照顾者照护技能干预方案可提Gender medicine升照顾者护理能力,延缓老年痴呆患者生活质量下降,降低照顾者照顾负担。
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及对炎症因子、应激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PLT)治疗非小细胞肺癌(IACS-010759体内实验剂量NSCLC)的效果及对白介素-6(IPidnarulexL-6)、白介素-10(IL-10)、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2月至11月朝阳市中心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NSCLC患者13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9例。观察组采用PLT术式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开胸术式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术前及术后5 d的IL-6、IL-10、hs-CRP及应激水平。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和引流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5 d两组的IL-6、IL-10及hs-CRP均高于治疗前,但观察组的IL-6、IL-10及hs-CRP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5 d两组的P物质、生wrist biomechanics长激素、皮质醇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但观察组的P物质、生长激素、皮质醇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PLT术式治疗NSCLC患者的效果较好,还可改善其术后机体的炎症反应及应激状态,值得推广。
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术在局部进展期胰腺癌冷冻消融术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术在局部进展期胰腺癌冷冻消融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胰腺中心32例局部进展期胰腺癌患者,行术中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术并氩氦刀冷冻消融术,探讨符合诊断条件的病理标本获取率,影像学结果与病理学结果符合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32例患者行超声引导下穿selleck产品刺活检术均获得有效的病理学标本(获取率为100%),影像学与病理结果总符合率为93. 8%,进一步分析肿瘤位于胰头部的符合率为100%,而胰体尾部的符合率更多为86. 7%;并发症发生率:AChemical-defined medium级胰瘘7例(21. 9%),C级胰瘘伴出血1例(3. 1%);术中肿瘤的平均直径比术前增加14%(P <0. 05)。结论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术可以获得有效的病理学标本;具有取材可靠、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性高等优点;不仅可以指导下一步术中冷冻消融术,也可以为后续的化疗、分子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联合治疗提供病理学依据,值得有条件的单位进一步临床推广。
周围型肺癌MSCT影像表现及病理学特征与肿瘤浸润转移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研究周围型肺癌MSCT影像表现及病理学特征与肿瘤浸润转移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本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63例周围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整理分析所有患者临床、影像学资料,分析周围型肺癌MMP-2表达与其病理特征、MSCT征象及MSCT增强的关系。结果 63例患者中MMP-2阳性表达者38例,阳性率为60.32%;周围型肺癌病理类型与MMP-2表达不相关(P>0.05),病理分级Ⅲ级MMP-2阳性表达占比76.92%,高于Ⅰ~Ⅱ级的48.65%(P<0.05)。MSCT征象中肿瘤的直径、深分叶征、棘突征、纵膈CCRG 81045体外淋巴结转移与MMP-2表https://www.selleck.cn/products/pf-03084014-pf-3084014.html达密切相关(P<0.05),与毛刺征、胸膜凹陷征与MMP-2表达不相关(P>0.05)。MMP-2阳性表达者明显强化占比高于MMP-2阴性表达者(P<0.05)。结论 MMP-2表达与周围型肺癌的病理分型、MSCT征象具有一定的相关性,通过分析影像学征象可评估周围型肺癌患者浸Median survival time润转移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