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观察骨髓白血病细胞数下降在评价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后预后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急性白血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化疗效果将患者分为病情持续性缓解、病情复发、病情未缓解3组,观察各组化疗前后的骨髓白血病细胞数,并分析骨髓白血病细胞下降与患者生存时间的关系。结果:化疗前,病情持续性缓解、病情复发、病情未缓解的骨髓白血病细胞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各组患者的骨髓白细胞数均有所下降,组内化疗前后的差异显著,且病情持续缓解组、病情复发组的骨PR-171髓白细胞数显著低于病情未缓解组,化疗后1年、3年随访,病情持续缓解组的生存率最高,其次为病情反复组,病情未缓解组的生存率最低,比较差异有Entinostat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髓白血病细胞数下降可作为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后预后的预测指标,但骨髓白血病细胞数下降控制在何种程度才最有Immune clusters利于改善预后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能谱CT成像在鉴别肺癌病理分型中的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在鉴别肺癌病理分型中能谱CT成像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搜集2018年5月至2021年9月经本院病理证实的54例肺癌患者的资料,取动脉期、静脉期能谱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动、静脉期3组的NIC_(cen)、dNIC、斜率λHU、 CT_(获悉更多40keV)、钙含量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3组两两比较中,肺鳞癌和肺小细胞肺癌NIC_(cen)、钙含量与肺腺癌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肺鳞癌和肺小细胞肺癌能谱参数均低于肺腺癌;肺腺癌和肺鳞癌dNIC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期3组的NIC_(per)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3组两两比较中,肺鳞癌和小细胞肺癌NIC_(cen)、micromorphic mediaNIC_(per)、斜率λHU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病理类型肺癌有不同的能谱CT参数特征,可为临床提供影像鉴别依据,为肺selleck HPLC癌的诊治提供新的思路。
自我调节理论对高血压心力衰竭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自我调节理论指导对高血压心力衰竭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该院收治的高血压心力衰竭患者108例,按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自我调节理论指导的护理,两组干预3个月后评定护理效果。结果 自我管理量表中治疗管理、饮食运动管理、生活习惯管理及危险因素管理4个维度评分,依从性量表中遵医服药行为、不良服药行为、日常生活管理行为和烟酒嗜好管理行为4个维度Galunisertib体内评分,两组患者干预后均有所提JQ1 MW高,观察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自我调节理论指导的护理在高Borrelia burgdorferi infection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中应用效果优于常规护理干预,前者可有效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治疗依从性。
血清骨钙素在2型糖尿病肾病中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血清骨钙素(osteAirborne infection spreadocalcin,OC)在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中的BMS-907351体外表达水平和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361例,按照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rinary albumin creatinine ratio,UACR)将所有患者分为三组:正常白蛋白尿组246例、微量白蛋白尿组83例、大量白蛋白尿组32例;另选取同期性别、年龄相匹配的健康体检者55名作为正常对照组。检测T2DM患者和正常对照组血清骨钙素selleck以及其他指标,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正常对照组、正常白蛋白尿组,微量白蛋白尿和大量白蛋白尿组血清骨钙素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正常对照组血清骨钙素均显著低于各组别的T2DM患者(P均<0.05),正常白蛋白尿组显著高于微量白蛋白尿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骨钙素为T2DM患者早期糖尿病肾病发生的独立影响因子。T2DM患者血清骨钙素水平与UACR呈正相关,与HbA1c呈负相关。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骨钙素表达水平下调,是早期糖尿病肾病发生的独立影响因子,其表达水平受UACR和HbA1c等指标的调节。
艾地苯醌对癫痫大鼠模型神经元线粒体功能、能量代谢及抗氧化作用机制研究
目的 建立癫痫模型,研究艾地苯醌(Idebenone)的抗癫痫作用机制。方法 30 只 SD 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正常大鼠)、建模组和建模 + 艾地苯醌干预组(每组 10 只),建模组和干预组均采用经典氯化锂 – 匹罗卡品的癫痫诱导方法建立癫痫大鼠模型,艾地苯醌干预 30 天后检测大鼠血清、海马体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superoxide dismutase, SOD)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更多A)含量的变化,通过 Nissl 染色评估艾地苯醌对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利用 CCK-8 明确艾地苯醌对癫痫细胞模型的最低适用浓度。在无镁诱导的癫痫细胞模型中检测 ATP 生成和线粒体膜电位,评价艾地苯醌对神经元线粒体产能功能的影响。结果 建模组大鼠血清 SOD 活性为 190.25±18.17 U/ml, 较对照组(467.22±23.43 U/ml)降低,建模组海马组织中 SOD 活性(107.34±9.33 U/ml)较对照组(298.77±selleckchem15.32 U/ml)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22.10,-16.30,均 P < 0.05);艾地苯醌干预后大鼠血清和海马组织中 SOD 活性有所恢复(384.79±29.2Digital PCR Systems1 U/ml,212.08±24.32 U/ml),与建模组相比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1.06, 13.62,均 P< 0.05)。MDA 的检测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7.33±0.87 nmol/L),建模组大鼠血清中 MDA 含量增加(14.01±0.93nmol/L),海马组织中 MDA 含量(23.47±1.89 nmol/L)也较对照组(11.03±1.28 nmol/L)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72,9.19,均 P < 0.05);艾地苯醌干预后癫痫鼠血清与海马组织中 MDA 含量均下降(9.35±0.83 nmol/L,13.77±1.34 nmol/L),与造模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7.68,-22.87,均 P < 0.05)。Nissl 染色提示艾地苯醌干预后活性神经元数目增加(1 977±200 个 /mm~2), 与造模组 (1 387±146 个 /mm~2) 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32,P < 0.050)。细胞学实验表明,艾地苯醌干预能够提高线粒体 ATP 产能(0.92±0.14 vs 0.58±0.0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75, P=0.000);四甲基罗丹明甲酯(TMRM)荧光强度检测表明艾地苯醌干预后线粒体膜电位显著提高(0.97±0.1vs 0.48±0.06),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59, P=0.000)。结论 适量艾地苯醌可能通过保护线粒体功能,降低氧化应激对神经元的损伤发挥抗癫痫作用。
胰腺癌精准治疗的现状和展望
胰腺癌恶性程度高,预后差,目前群体研究证据所提供的治疗方案对改善胰腺癌的预后效果有限。究其原因,还是由于胰腺癌高度恶性的生物学行为以及个体间的异质性造成了其治疗效果的差异。精准治疗模式在癌症领域的蓬勃发展也为胰腺癌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目前胰腺癌在靶向治疗、分子分型、个体化肿瘤模型等方面都有了一些进展,为精准治疗模式在胰腺癌治疗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基础。胰腺癌的四大驱动突变(KRAS、TP53、CDKN2A、SMAD4)在胰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但目前还缺乏相对应的靶向药物。Ⅱ期临床试验证实AMG510对有KRAS G12C突变的实体瘤患者治疗效果显著,但KRAS G12C突变在胰腺癌患者中占比较低。POLO试验结Female dromedary果提示奥拉帕利可以提高BRCA基因胚系突变的转移性胰腺癌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基于此结果,NCCN指南已推荐奥拉帕利用于BRCA1/2基因胚系突变晚期胰腺癌的维持治疗。此外,KEYNOTE-158 Ⅱ期临床试验提示存在错配修复缺陷相关基因(MLH1、MSH2等)突变以及高度微卫星不稳定的胰腺癌患者可能从PD-1抑制剂的治疗中获益。总体上看,目前胰腺癌可干预靶点较少,针对四大高频突变及其相关通路靶向药物的研发是胰腺癌精准治疗的重要方向。相对于传统的病理学分型,转录组学分型从胰腺癌患者的基因表达差异对患者进行分型,为精准治疗的实施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从2011年首个胰腺癌转录组学分型被提出后,已有多个研究从不同角度提出了新的转录组学分型标准。综合来看,根据转录组学特征可以将胰腺癌大致分为两型:经典型和基底样型。相对于经典型胰腺癌,基底样型胰腺癌对化疗的反应不佳,预后也更差。未来的研究中,表观遗SCH772984使用方法传学和蛋白组学的发展可能会为胰腺癌的分子分型和临床转化提供新的路径。个体化肿瘤模型可以为癌症患者筛选潜在有效的治疗药物,是胰腺癌个体化治Y-27632使用方法疗的又一重要途径。相对于传统的肿瘤细胞系,人源肿瘤异种移植模型(PDX)和类器官更好地保留了肿瘤的分子特征和生物学行为特征。我中心的研究实践证实了胰腺癌PDX和类器官有相对较高的建模成功率,其中类器官模型可以准确预测患者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但是PDX和类器官在肿瘤微环境上与人体有较大差别,同时建模方法和药敏检测也缺乏统一标准,限制了其推广和应用。总体上看,胰腺癌的精准治疗还处于探索阶段。未来胰腺癌精准治疗的发展应侧重于借助多组学探索胰腺癌治疗的新靶点、建立生物样本库加速药物的临床前研究、开展前瞻性临床试验促进基础研究成果的临床转化。随着基础医学的进步以及精准医疗实践的深入,精准医疗模式一定能为胰腺癌的治疗带来更多的希望。
腹腔镜保留切除术治疗非转移性胰腺癌的疗效及预后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保留切除术治疗非转移性胰腺癌的疗效及预后。方法选取2005年5月至2015年8月间辽宁省营口市中心医院Evolution of viral infections收治的68例胰体尾癌Ⅰ~Ⅱ期患者。根据患者采取的切除术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采取腹腔镜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的38例患者纳入观察组,采取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术联合脾脏切除的3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等围手术期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1、3、5年的复发率与生存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selleck NMR(均P <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8.4%,对照组患者为3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1、3、LY28352195年复发率及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腹腔镜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治疗非转移性胰腺癌,其临床疗效和近期、远期预后较好,且不会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在肺癌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护理
目的 研究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Dinaciclib说明书ntral catheter,PISAG半抑制浓度CC)在肺癌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护理。方法 选取天津市北辰医院于2018年8月至2020年7月收治的92例肺癌化疗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46例)行常规护理,包括实时监测生命体征、介绍疾病及PICC置管知识、给予饮食指导、用药指导等;观察组(46例)行PICC护理,包括置管前、置管中和置管后护理内容,对两组患者满意度、并发症情况进行对比,并比较患者生存质量、自我效能及应对方式。结果 总满意率观察组97.83%高于对照组82.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SES评分、FACT-L评分比较,两组护理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护理后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护理后屈服、回避评分低于对照组,面对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并发症观察组2.17%低于对照组19.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wound disinfection<0.05)。结论 肺癌化疗患者PICC置管中实施PICC护理,可有效减少并发症情况,提高患者对护理满意度。
马克思“新陈代谢”理念及其当代价值
新陈代谢理念不仅是马克思恩格斯用于辩证地、唯物主义地认识人与自然、社会和自然及其关系的一般性规律的理论工具,也是经验的、实证地考察具体社会形态,尤其是资本主义社会结构和运行机制的有效路径。马克思新陈代谢理念的内容主要包含自然领域的新陈代谢、社会与自然之间的新陈代谢和社会领域的新陈代谢三个方面。在马克思看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造成新陈代谢断裂、自然异化的根源。只有实现GSK2118436浓度共产主义,新陈代谢断裂的社会根基不再存在,人类社human fecal microbiota会与自然环境才能达到动态平衡与和谐。马克思新陈代Berzosertib配制谢理念为我们全面分析资本主义社会尤其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造成的生态危机进而全面把握社会与自然、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新的理论工具,为如何实现共产主义指明了新的路径;其中所蕴含的丰富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对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建设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GS化疗方案治疗晚期胰腺癌患者的效果
目的研究吉西他滨联合替吉奥(GS)化疗方案治疗晚期胰腺癌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6年7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6Secondary hepatic lymphoma8例晚期胰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抽签法分组,各34例。对照组接受吉西他滨治疗,研究组接受GS化疗方案治疗,对比两组肿瘤控制率、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1购买Laduviglusib年生存率、1年无进展生存率及中位生CP-456773配制存期。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29.41%)和肿瘤控制率(55.88%)高于对照组(8.82%、20.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恶心呕吐、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1年生存率(70.59%)和1年无进展生存率(38.24%)高于对照组(47.06%、14.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中位生存期为10.5个月,对照组为7.2个月。结论采用GS化疗方案治疗晚期胰腺癌患者可提高治疗效果,提高1年生存率,延长患者生存期,但恶心呕吐、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发生率较高,应据患者耐受性合理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