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老年痴呆患者中医证候与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评分及海马体积的关系。方法选取义乌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2019年3~12月住院及门诊患者76例,包括3Infected aneurysm1例认知正常组老年人和45例老年痴呆组患者(虚证24例,虚实夹杂证21例)GSK J4试剂,采用1.5T NovaDual双梯度超导磁共振影像诊断系统测量两组研究对象的海马体积,运用统计学方法,比较组别之间体积、MMSE评分、中医证候积分的差异。结果老年痴呆组的海马和齿状回体积明显小于认知功能正常组(P<0.05)。虚证型患者MMSE评分高于虚实夹杂患者(P<0.05),但虚证型患者中医辨证积分明显低于虚实夹杂患者积分(P<0.01)。老年痴呆患者MMSE评分与海马体积呈显著相关性(P<0.01)。老年痴呆患者中医辨证积分与MMSE(r=-0.443,P<0.01)及海马体积(r=-0.246,P<0.05)呈明显负相关。结BMS-907351使用方法论老年痴呆患者MMSE及海马体积测定与中医证候相关性良好,且能较好地反映老年痴呆病情程度的分级,可以作为中医临床诊疗体系的重要手段。
2009—2017年四川省肿瘤登记地区肺癌发病和死亡流行特征分析
[目的]描述四川省肿瘤登记地区2009—2017protamine nanomedicine年肺癌发病和死亡的流行特征。[方法]根据中国肿瘤登记平台中四川省肿瘤登记地区2009—2017年的肺癌发病和死亡数据,采用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标准人口年龄构成计算四川省肿瘤登记地区肺癌标化发病率和标化死亡率,利用SAS 9.4软件分析肺癌分年龄组、城乡和性别的发病率、死亡率,采用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age change,APC)分析发病率和死亡率随年度的变化趋势。[结果] 2009—2017年共纳入肺癌发病病例67 304例,粗发病率为59.64/10万,标化发病率为37.02/10万;死亡病例52 274例,粗死亡率为46.32/10万,标化死亡率为28.25/10万。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为城市高于农村Alpelisib、男性高于MCC950女性,随着年龄的增加呈上升趋势。农村粗发病率、农村粗死亡率、男性粗死亡率和合计粗死亡率的APC分别为3.75%、3.75%、1.96%和2.03%(P均<0.05),随年度呈上升趋势;城市标化发病率、男性标化发病率和合计标化发病率的APC分别为-3.62%、-3.32%和-2.95%(P均<0.05),随年度呈下降趋势。[结论]四川省肿瘤登记地区肺癌的疾病负担城市高于农村、男性高于女性,且随着年龄的增加不断增加,农村和男性日益严重,对不同群体要采取针对性的措施防治肺癌。
贝伐珠单抗联合放化疗对非小细胞肺癌炎性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Let-7的影响
目的:探讨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临床治疗上应用贝伐珠单抗联合放化疗治疗方式对患者炎性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以及Let-7的Whole Genome Sequencing影响。方法:采取回顾性分析方法,将97例NSCLC患者分成两组,即试验组47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放疗序贯化疗Mirdametinib采购治疗12周,试验组采取贝伐珠Telaglenastat临床试验单抗联合放疗序贯化疗治疗12周,比较各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2(IL-2)、IL-12、干扰素-γ(INF-γ)]、VEGF及Let-7水平变化。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80.00%显著高于对照组5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IL-2、IL-12、INF-γ、Let-7水平均较治疗前提高,VEGF水平较治疗前降低,而试验组指标变化幅度明显比对照组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贝伐珠单抗联合放化疗治疗NSCLC的效果显著,降低炎性因子水平及VEGF水平,提高Let-7水平。
补肾益智汤、耳穴埋籽联合多奈哌齐治疗老年血管性痴呆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补肾益智汤、耳穴埋籽联合多奈哌齐治疗老年血管性痴呆的临床效果及其对认知功能、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0月至2019年7月菏泽市中医医院收治的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80例,采用信封密封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多奈哌齐治疗,研究组采用补肾益智汤、耳穴埋籽联合多奈哌齐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认知功能、社会功能评分。结果治疗前,两Compound C核磁组各指标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视空间执行能力、命名、语言、延迟回忆、定向维度评分及MBaf-A1核磁oCA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总积极因素得分高于对照组,总消极因素得分低于对照组medical costs(P <0.05)。结论补肾益智汤、耳穴埋籽联合多奈哌齐治疗老年血管性痴呆,能够改善认知功能,提高社会功能,值得推广。
血浆D-二聚体在胰腺癌患者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胰腺癌恶性程度极高,具有复发快、死亡率高,表现为预后差的临床特征。该研究以胰腺癌患者为对象,旨在探讨监测血浆D-二聚体水平在胰腺癌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8年11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行胰腺癌根治术的患者,通过胶乳凝集法测定44例胰腺癌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化学发光法测定患者血清糖类抗原19-9(CA19-9)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胰腺癌组织乙醛脱氢酶1a1(ALDH1a1)、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P53的蛋白表达;通过KVX-445作用aplan-Meier法分析D-二聚体水平对胰腺癌患者无病生存期的影响。结selleckchem Dolutegravir果胰腺癌患者术前D-二聚体异常高水平提示无病生存期短;复发期的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初诊期;病程中,D-二聚体变化趋势与CAhR-mediated toxicityA19-9具有一致性,且呈现术后降低复发时升高; D-二聚体高水平与ALDH1a1、HER2高表达相关。结论胰腺癌患者D-二聚体水平具有监测复发、预测预后的价值。
动脉优先入路与标准入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近远期疗效比较的meta分析
目的比较动脉优先入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AF-PD)与selleck化学标准入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S-PD)的近远期疗效。方法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CBM、WanFang和CNKI数据库,纳入相关文献,提取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了30篇文献共计2 750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近期疗效方面,与S-PD组比较,AF-PD组术中出血量更少(WMD=-175.87,P<0.001)、术中输血率更低(OR=0.36,P=0.002)、R0切除率更高(OR=1.83,P<0.001)、术后胰瘘发生率更低(OR=0.71,P=0.005)、术后住院时间更短AZD2281体外(WMD=-2.69,P=0.007),但2组的手术时间和术后总体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远期疗效方面,与S-PD组比较,AF-PD组的术后肿瘤局部复发率(OR=0.43,P=0.004)和肿瘤肝转移率更低(OR=0.60,P=0.010),1年(OR=1.95,P=0.007)、2年(OR=2.04,P<0.001)、3年(OR=2.09,P=0.Immunoinformatics approach001)及5年(OR=2.06,P=0.003)总体生存率均更高,但2组的肿瘤肺转移率和腹膜转移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F-PD的R0切除率、胰瘘发生率、总体生存率等近远期结局指标优于S-PD,但因本研究纳入文献质量的限制,结论仍需未来更多高质量研究予以验证。
芪药益气生津丸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芪药益气生津丸在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Vascular biology:将安丘市中医院2019年2月-2020年5月收治的60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医辨证为气阴两虚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数字随机原则平均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3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实施西医常规治疗,包括调节血糖、改善微循环、调节血压血脂等综合疗法,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自拟芪药益气生津丸内服,连续治疗16周后分析两组患者的总CCRG 81045价格体临床疗效、中医证候变化情况、治疗前后视力及眼底病变及血清炎性因子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selleck合成床疗效、中医证候改善情况及血清炎性因子较对照组改善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视力及眼底病变情况均得到有效的改善,较对照组改善显著(P <0.05)。结论:芪药益气生津丸治疗气阴两虚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效果显著,有助于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视力水平,改善眼底病变情况,改善预后。
达芬奇机器人胰腺癌手术患者术中低体温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及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达芬奇机器人胰腺癌手术患者术中低体温的危险因素,构建风险预测模型,并检验其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1月-2021年12月在我院接受达芬奇机器人胰腺癌手术的患者相关资料,包括一般资料、手术相关及围手术期液体管理等。利用Logistic回归构建术中低体温预测模型,采用H-L检验判断模型的拟合优度,计算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分析其预测效能。结果共纳入资料完整患者246例,其中117例(47.6%)发生IPH。结Colforsin果显示低体温组患者BMI(P=0.047)、术前血浆白蛋白(P=0.038)及室温(P<0.01)较低,且该组实施椎旁神经阻滞的患者比例较高(P=0.004),整体手术时间(P=0.038)及气腹时间(P=0.004)也长于另一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术前白蛋白、手术室室温、神经阻滞类型、气腹时间有意义,H-L检验P<0.01GDC-0973,ROC曲线下面积为0.871,约登指数为0.556,灵敏度为0Needle aspiration biopsy.889,特异度为0.667。结论本研究构建的风险预测模型效果良好,作为围术期预防手术患者低体温的预测工具,可为临床筛选达芬奇机器人手术患者术中低体温的高危患者并采取护理干预措施提供参考,值得推广应用。
“易层”贴敷治疗膝骨关节炎大鼠的GC-MS代谢组学研究
目的筛选膝骨关节炎大鼠血清中疾病相关差异性代谢物,观察”易层”贴敷对膝骨关节炎大鼠Crizotinib采购代谢物的调控作用,探讨其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作用机制。方法将18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和易层组,每组6只,通过切断前交叉韧带手术造模,造模成功后易层组连续外敷”易层”贴敷28 d,末次给药后处死大鼠,通过腹主动脉采血并收集各组滑膜组织。采用基于GC-MS的代谢组学技术分析各组大鼠血清样本中代谢物的变化,综合P<0.05、Fold Change>1.2条件筛选膝骨关节炎的疾病生物标志物,通过代谢通路富集分析初步探讨”易层”贴敷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作更多用机制。结果膝骨关节mouse bioassay炎大鼠滑膜出现炎性细胞浸润,多种代谢物代谢紊乱,”易层”贴敷能改善滑膜炎症状,并对多种代谢物起到回调作用。结论 “易层”贴敷主要通过调节机体内13个代谢物及4条相关代谢通路发挥治疗膝关节炎的作用。
胸椎旁阻滞可改善肺癌切除术患者的预后
目的 探索胸椎旁阻滞(TPVB)对肺癌切除术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中心2017年1月~2018年5月接受单纯全身麻醉(GA)或全身麻醉联合TPVB(TPVB+GA)下肺癌切除术的初治肺癌患者,并通过对基线特征行倾向性评分匹配,最终以1∶2分别纳入47例TPVB+GA行肺癌切除术的患者和94例GA行肺癌切除术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胸椎旁阻滞对肺癌切除术患者5年总生存时间(OS)、无复发生存时间(PFS)、术中阿片类药物用量等的影响。结果 生存分析显示TPVB+GA组患者PFPF-02341066S较GA组显著延长(log-rank P=0.034),其中TPVB+GA组优势比OR 0.45(95%CI,0.33~0.AZD9291浓度89);进一步对各临床参数作单因素与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再次验证了上述结果,TPVB是肺癌手术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P=0.002,Omedical mobile appsR=0.33,95%CI,0.16~0.66)。Cox回归生存分析还发现术中瑞芬太尼使用剂量较低与肺癌患者预后较好有显著相关(P=0.017,OR=0.47,95%CI,0.25~0.87),卡方检验则表明TPVB明显降低术中瑞芬太尼剂量。结论 胸椎旁阻滞可延长肺癌切除术患者无复发生存时间,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