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观察恶性肿瘤生长因子(Tumor special growth factor,TSGF)、巨噬细胞抑制因子-1(Macrophage inhibitory cytokine-1,MIC-1)与糖链抗原19-9(Carbohydrate antigen,CA19-9)联合检测在胰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例胰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病理诊断结果将其分为恶性组102例与良性组100例,另选取同期进行体检的健康者100例作为对照组。三组均采集空腹静脉血5ml,分离血清后检Microalgal biofuels测TSGF、MIC-1和CA19-9水平。(1)比较三组血清TSGF、MIC-1和CA19-9指标水平,(2)比较单项检测与联合检测的特异性和敏感性。结果:恶性组血清TSGF、MIC-1和CA19-9指标水平显著高于良性组和对照组,良性组血清TSGF、MIC-1和CA19-9指标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三项联合检测的特异性明显大于单项检测,敏感性明显大于TSGF和CAIDN-6556分子式19-9单项检测。结论:TSGF、MIC-1和CA19-9三项联合selleck抑制剂检测可有效提高胰腺癌诊断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术前炎性指标联合肿瘤标志物在肺腺癌复发转移中的预测价值
目的 探讨术前炎性指标联合肿瘤标志物对肺腺癌复发转移的预测价值,及其指导术后患者进行补充治疗的可行性。方法 收集2014年11月至2019年1月我院胸外科接受肺癌根治术的82例肺腺癌患者(试验组)的术前血液学指标。同期67例肺部良性肿瘤患者为对照组,记录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NLR)、系统炎症指数(SII)、癌胚抗原(CEA)、糖抗原(CA)19-9、CA125等指标。对亚组间的炎性指标及肿瘤标志寻找更多物进行比较。结果 试验组NLR、PLR、SII、CEA高于对照组(P<0.05);疾病稳定(SD)组中性粒细胞、NLR、单核细胞、PLR、SII、纤维蛋白原、CEA、CA125、CA19-9低于疾病进展(PD)组(P<0.05),联合检测SII、NLR、CA125MDV3100纯度三项指标对肺腺癌复发转移的ROC曲线下面积最大(0.856),阳性病例组无进展生存时间和无进展生存率均低于阴性病例组(P<0.05)。结论 术前SII、NLR、CA125三项指标联合检测有助于预测肺腺癌术后患者的复发/转移,对其阳性Lipid biomarkers患者需积极采取补充治疗。
基于CGA的分级护理联合呼吸专项训练对高龄肺癌胸腔镜手术患者的护理效果
目的 探讨基于老年综合评估(CGA)的分级护理联合呼吸专项训练,此网站对高龄肺癌胸腔镜手术患者肺部并发症和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2020年9月-2022年8月医院行肺癌胸腔镜手术的高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20年9月-2021年8月采用传统护理联合呼吸专项训练的43例患者纳入对照组,根据组间性别、年龄、肺癌分期、肺癌分型等基线资料均衡可比的原则,在2021年9月-2022年8月选择采用基于CGA的分级护理联合呼吸专项训练的52例患者纳入观察组。所有患者均连续干预2周。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呼吸功能[用力肺活量(FVC)、一秒量比预计值(FEV1%)、第1秒呼吸容积(FEV1/FVC)]、氧合指标[血氧饱和度(SpO_2)、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变化;比较干预期间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FVC、FEV1%和FEV1/FVC呼吸功能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两组FVC、FEV1%、FEV1/FVC水平较干预前均上升,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SpO_2、PaO_2和PaCO_2氧合指标水平比较,BI 10773细胞培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两组SpO_2immune genes and pathways、PaO_2水平较干预前均上升,PaCO_2水平较干预前均下降,且观察组SpO_2、PaO_2水平高于对照组,观察组PaCO_2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期间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77%,低于对照组的20.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CGA的分级护理联合呼吸专项训练能有效提升高龄肺癌胸腔镜手术患者呼吸功能与氧合指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代谢综合征和肥胖患儿血尿酸水平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血尿酸水平在代谢综合征和肥胖患儿中的变化和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20年9月天津市公安医院收治的34例代谢综合征患儿为代谢综合征组和32例肥胖患儿为肥胖组,分别测定两组的血尿酸水平以及相关的血生化指标。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特征、血生化特征、尿酸水平和患病率;分析血尿酸水平与体重指数及空腹胰岛素水平的相关性。结果intermedia performance代谢综合征组BMI、SBPNSC 125973作用高于肥胖组;代谢综合征组TC、TG和FPI均高于肥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代谢综合征组患儿血尿酸水平和高尿酸血症患病率为(467.3±78.7)μmol/L和67.6%,均高于肥胖患儿组的(325.5±52.3)μmol/L和15.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尿酸水平与BMI、FPI呈正相关。结论血尿酸参与了儿童和青少年代谢疾病的整个进程,并且导致和促进了多种CL13900采购代谢紊乱的发生。测定血尿酸水平对临床诊断和治疗儿童和青少年肥胖和代谢综合征有指导意义,并应及早控制这些患儿的血尿酸水平,减少他们成年后以及老年时期发生心脑血管疾病和2型糖尿病的风险。
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其影响因素
目的 讨论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前瞻性选取20Intermediate aspiration catheter19年6月—2020年8月在赣州市人民医院接受化疗的74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中文版癌症自我管理效能量表(SUPPH)评估化疗2个周期后患者Z-VAD-FMK分子式的自我管理能力水平,并设计一般资料调查问卷,询问并记录患者一般资料,分析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因素。结果 74例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的SUPPH评分为(52.26±3.43)分;独居、居住在农村、消极应对、存在焦虑抑郁的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的SUPPH评分低于非独居、居住在城市、积极应对、无焦虑抑郁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吸烟饮酒情况、医疗费用支付方式、病理分期、合并症情况的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SUPPH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得到方程:Y=42.080+2.319X_1+1.817X_2+1.403X_3+1.455X_4,结果显示,居住在Lapatinib农村、消极应对方式、存在焦虑抑郁、独居是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低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居住在农村、消极应对方式、存在焦虑抑郁、独居是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低的影响因素,临床可据此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升患者自我管理能力。
参芪健脾补肺汤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
目的 PD-0332991 molecular weight观察参芪健脾补肺汤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与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3月—2020年5月湖北省阳新县中医医院收治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吉西他滨+顺铂方案(GP)进行化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化疗基础上加用参芪健脾补肺汤口服Berzosertib作用,连续服用14 d,2周期为1个human fecal microbiota疗程。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改善情况及血清VEGF水平变化。结果 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0.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67%,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64,P=0.243);治疗后试验组Karnofsky评分提高及稳定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3.33%(χ~2=4.320,P=0.038);治疗1个疗程后,2组血清VEGF-A、VEGF-B、VEGF-C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 参芪健脾补肺汤能有效改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存质量,改善血清VEGF相关指标,有着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进行推广和应用。
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联合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Baf-A1体外 探讨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CTCs)联合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NSCLC患者102例作为研究组,同期健康体检者87例作为对照组。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不同临床分期患者外周血CTCs、血清肿瘤标志物的表达情况,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及诊断价值。结果 研究组及Ⅲ~Ⅳ期患者CTCs阳性表达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细immune escape胞角蛋白19血Z-VAD-FMK MW清片段21-1(CYFRA21-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及Ⅰ~Ⅱ期患者(P<0.05);年龄、临床分期、CTCs、CEA、NSE、CYFRA21-1为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外周血CTCs联合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灵敏度、特异度、AUC最高(P<0.05)。结论 外周血CTCs联合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可有效诊断NSCLC,可为临床病情诊断及预后评估提供参考。
腔隙性脑梗死脑白质病变与脑微出血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腔隙British ex-Armed Forces性脑梗死(LI)患者脑白质病变(WML)表现与脑微出血(CMBs)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29例LI患者临床资料,根据CMBs病情程度将患者分为无出血组(n=20)、轻度组(n=60)、中度组(n=37)及重度组(n=12)LGK-974浓度。比较不同分组患者一般资料和实验室检测指标水平,分析CMBs与脑白质病变量表评分(WMLs)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多因素分析法分析LI患者WML和CMBs合并发病的相关因素。结果 不同CMBs病情程度患者年龄和高血压合并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CMBs病情程度患者血清HDL-C、LDL-C、hs-CRP、Hcy、CIMT及颈动脉斑块积分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高血压、HDL-C、Hcy及CIMT是影响LI患者WML与CMBs合并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CL 318952分子量结论 LI患者WML严重程度与CMBs病变程度呈正相关,年龄增长、高血压史、低水平HDL-C、高水平Hcy及CIMT增加是影响LI患者WML与CMBs合并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利用肿瘤基因图谱公共数据集分析膜外基质金属蛋白酶-14在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通过肿瘤基因图谱(TCGA)数据库研究膜外基质金属蛋白酶-14(MMP14)在肺癌中的表达情况以及与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进而推测MMP14对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探讨MMP14在肺癌早期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检索TCGA中的肺癌数据集并下载资料,结合临床信息对芯片数据进行二次分析。采用R 3.6.3软件进行相关资料分析。结果 肺癌肿瘤组织中MMP14表达量高于正常组织(t=14.178,P<0.001)。在肺癌样本中,不同T分期的MMP14的表达量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T1、T2分期的MMP14表达量均比T3和T4低,早期肺癌的MMP14表达量与晚期相比有升高的趋势。Cox回归分析显示,TNM分期、MMP14和年龄是肺癌的独立危险因素。MMP14表达量与肺癌免疫细胞浸润的相关性分析显示,MMP14表达量与aDC、DC、iDC、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NK细胞、TReinfluence of mass mediag细胞、Th1和Th2细胞成正相关(P<0.001),与CD8 T细胞、嗜酸性粒细胞、Th17细胞成负相关(P<0.001),而与B细胞和T细胞无相关性(P>0.05)。结论 基于TCGA数据库分析发现MMP14在肺癌患者中高表达,在肺癌早Dorsomorphin抑制剂期诊断中有一定的价值,并且与肺癌预后相关。MMP14在肺癌的早期诊断和预后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可能成为预测肺癌预后CHIR-99021的有用生物标志物。
脂肪酸代谢在结直肠癌肿瘤微环境中的研究进展
近几年来,结直肠癌在中国的发病率呈逐年升高的趋势,发病人群也趋于年轻化,并且它被认为是一种肥胖相关癌症。这是由于现代研究证selleck化学明脂肪组织不仅仅是多余热量的储存库,同时也是一种活跃的内分泌器CB-839官和代谢器官。作为肿瘤微环境的一部分,脂肪酸的代谢会从肿瘤相关的炎症Medial pons infarction (MPI)反应、缺氧环境和肠道微生物这几个方面影响肿瘤组织。并且不同成分的脂肪酸在肿瘤微环境中也起着不同的作用,脂肪酸的异常代谢被认为是结直肠癌等恶性肿瘤的代谢特征,同时一些其他的代谢途径可能成为结直肠癌治疗潜在的特异性靶点。脂肪酸代谢与结直肠癌发生、发展的关系,以及与肿瘤微环境的相互作用是今后研究的重点。而影像学方法则能帮助研究者们观察人体内脂肪酸代谢情况。本文主要对与结直肠癌肿瘤微环境相关的脂肪酸代谢进行归纳总结,并介绍脂肪酸代谢成像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