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祛风通络补肾汤联合刺络放血疗法治疗过敏性紫癜肾炎风扰肾络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1例过敏性紫癜肾炎风扰肾络证患者分为对照组45例、研究组46例。对照组43例(脱落2例)给予西医常规治疗。研究组43例(脱落3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运用祛风通络补肾汤联合刺络放血疗法治疗。对比两组治疗8周的总有效率BYL719半抑制浓度、中医症状评分、主要症状的消失时间。检测两组血清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 proteinase 9,MMP-9)、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 CTGF)的水平和尿红细胞计数、尿微量白蛋白、尿肾损伤分子1(kidney injury molecule 1,KIM-1)的水平。记录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在治疗8周的总有效率Probiotic bacteria为95.3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07%(P<0.05)。治疗后两组的中医症状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研究组较对照组更低(P<0.05)。研究组患者关节肿痛、腹痛、水肿的消失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MMP-9、TGF-β1、CTGF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MMP-9、TGF-β1、CTGF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尿红细胞计数、尿微量白蛋白、KIM-1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尿红细胞计数、尿微量白蛋白、KIM-1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在治疗8周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3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58%(P<0.05)。结论 祛风通络补肾汤联合刺络放血疗法治疗过敏性紫癜肾炎Q-VD-Oph化学结构风扰肾络证的疗效确切,能减轻临床症状,减轻肾损伤,延缓肾纤维化进程。
术前CRP/ALB比值对结直肠癌术后肠梗阻的预测价值研究
目的 探讨术前血清C反应蛋白与清蛋白(CRP/ALB)比值(CAR)对患者术后肠梗阻发生immunogenic cancer cell phenotype的预测价值,以制定更好的临床诊治及护理决策。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2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联勤保障部队第923医院手术治疗的304例结直肠癌(CRC)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Lasso 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CRC患者发生术后肠梗阻的相关危险因素、相关的特征绘制列线图并验证。结果 304例术后CRC患者中31例(10.2%)发生肠梗阻,经治PLX3397疗后恢复良好。肠梗阻组术前CRP水平、CAR明显高于非肠梗阻组,在CAR对CRC患者术后肠梗阻发生的预测价值方面,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6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CRP、CAR和手术方式是导致术后肠梗阻的主要原因。列线图评估与验证情况良好,模型一致性指数为0.817。决策曲线分析显示列线获悉更多图具有临床应用价值。结论 该研究构建了包含CAR在内的预测CRC术后肠梗阻风险的列线图。该列线图可以帮助识别肠梗阻高危患者并促进术前决策优化。
唾液酸化IgG对结肠炎患者粪便肠道微生物组成的体外益生作用研究
为了探讨唾液酸化IgG对结肠炎的缓解作用,本研究分别以唾液酸化IgG和非唾液酸化IgG作为碳源,通过结肠炎患者粪便进行体外发酵,对比健康志愿者肠道菌群,分析结肠炎患者肠道的菌群多样性、肠道微生物组成和SCFAs等指标,研究唾液酸化的IgG对结肠炎患者肠道RSL3核磁菌群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健康志愿者肠道菌群相比,唾液酸化IgG不仅显著提高了结肠炎患者肠道菌群中Bifidobaterium的相对丰度,而且改善了结肠炎患者肠道的菌群多样性、肠道微生物组成、Firmicutes/Bacteroidetes值、pH和SCFAs,使其恢复并接近健康志愿者肠道菌群。非唾液酸化IgG虽然对lower respiratory infection结肠炎患者肠道菌群有所改善,但效selleck抑制剂果不如唾液酸化IgG明显。因此,唾液酸化IgG可以作为益生元调节结肠炎患者肠道菌群失衡,抑制非有益菌生长,进而缓解并改善结肠炎症状。
虎杖苷对角叉菜胶致肺水肿大鼠的干预作用研究
目的 探讨虎杖苷对角叉菜胶致肺水肿大鼠的干预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 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地塞米松组(0.075 mg·kg~(-1))及虎杖苷低、高剂量组(20、40 mg·kg~(-1)),每组10只;灌胃给药,每日1次,连续7 d。给药结束后,通过胸腔注射1%角叉菜胶(20 mg·kg~(-1))溶液致炎48 h,建立肺水肿大鼠模型。通过计算肺组织湿/干质量比、肺组织含水量评价肺组织水肿情况;采用HE染色法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肺组织Erastin NMR原代细胞凋亡、活性氧(ROS)水平,以及肺组织中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水平;检测肺泡灌洗液中免疫球蛋白E(IgE)、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以及肺组织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LY294002-Px)、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丙二醛(MDA)水平;RT-qPCR法检测肺组织中水通道蛋白1(AQP1)、AQP5、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13 mRNA表达;免疫组化法测定肺组织中AQP1蛋白表达,并对虎杖苷与AQP1进行分子对接验证;Western Blot法检测肺组织中AQP1、AQP5、IL-1β、IL-10蛋白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的肺组织湿/干质量比及含水量明显升高(P<0.05,P<0.01);肺泡结构破坏及炎症浸润明显;肺组织原代细胞中的活细胞比例显著降低(P<0.01),死细胞、凋亡细胞比例显著升高(P<0.01);肺组织原代细胞ROS水平及肺组织MDA水平显著升高(P<0.01),T-SOD、GSH-Px水平显著降低(P<0.01);肺组织中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水平显著升genetic risk高(P<0.01);肺泡灌洗液中IgE、IL-4水平显著升高(P<0.01),IFN-γ水平显著降低(P<0.01);肺组织AQP1、AQP5、IL-10 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TNF-α、IL-13 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肺组织中AQP1、AQP5、IL-10蛋白表达量显著降低(P<0.01),IL-1β蛋白表达量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虎杖苷高、低剂量组大鼠的肺组织湿/干质量比及含水量明显降低(P<0.05,P<0.01);肺组织的病理变化均得到明显改善;虎杖苷高剂量组大鼠肺组织原代细胞中的活细胞比例显著升高(P<0.01),死细胞比例显著降低(P<0.01),虎杖苷高、低剂量组的凋亡细胞比例显著降低(P<0.05,P<0.01);虎杖苷高、低剂量组大鼠肺组织原代细胞ROS水平及肺组织MDA水平显著降低(P<0.05,P<0.01),T-SOD、GSH-Px水平显著升高(P<0.05,P<0.01);肺组织中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水平显著降低(P<0.01);肺泡灌洗液中IgE、IL-4水平显著降低(P<0.05,P<0.01),IFN-γ水平显著提高(P<0.05,P<0.01);肺组织AQP1、AQP5、IL-10 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TNF-α、IL-13 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肺组织中AQP1、AQP5、IL-10蛋白表达量显著升高(P<0.01),IL-1β蛋白表达量显著降低(P<0.01)。结论 虎杖苷与AQP1靶点具有较强的结合活性,其对角叉菜胶诱导的肺水肿大鼠具有明显改善作用,可能与其通过调节体内炎症反应、氧化应激与细胞凋亡水平,以及上调AQP1、AQP5表达有关。
连续性血液净化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炎症因子及生化指标的影响
目的 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多器购买Adavosertib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治疗中连续性血液净化对患者炎症因子及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8年2月至2022年2月本院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80例,依据治疗方法分为内科综合性治疗基础上连续SBE-β-CD性血液净化组(连续性血液净化组)、内科综合性治疗组两组,各40例,统计分析两组炎症因子、生化指标、症状评分。结果 连续性血液净化组患者epigenetic heterogeneity的血清CRP、TNF-α、IL-6、IL-18水平均低于内科综合性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连续性血液净化组患者的血清AMY、SCr、BUN、PCT水平均低于内科综合性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连续性血液净化组患者的APACHEⅡ评分、MODS评分均低于内科综合性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治疗中连续性血液净化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炎症因子及生化指标水平。
结直肠癌组织Tregs占比和Foxp3、IL-10、TGF-β_1 mRNA表达变化及其意义
目的 观察结直肠癌(CRC)组织中调节性T细胞(Tregs)占比及叉头转录因子(Foxp3)、白细胞介素10(IL-10)、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_1)表达情况,PF-02341066分子量并分析Tregs占比与CRC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 选取手术切除的CRC组织及正常结肠组织各24例份,采用流式细胞术测算两组织中Tregs占比,实时定量PCR法检测两组织中Foxp3、Iurinary metabolite biomarkersL-10、TGF-β_1 mRNA相对表达量,Spearman相关分析法分析Tregs占比与CRC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与正常结肠组织比较,CRC组织Tregs占比增加(P<0.05);与正常结肠组织比较,CRC组织Foxp3、IL-10、TGF-β_1 mRNA相对表达量增加Bucladesine体内(P均<0.05);Tregs占比与CRC肿瘤分期相关(P<0.05)。结论 CRC组织中Tregs占比增加,Foxp3、IL-10、TGF-β_1表达升高,Tregs占比与患者肿瘤分期有关,Tregs可能通过调节Foxp3、IL-10、TGF-β_1发挥免疫逃逸作用。
膝骨关节炎女性伸膝肌力、步态时空参数与峰值膝关节屈曲/内收力矩关系
背景:已有研究表明膝骨关节炎患者的膝关节力矩会发生改变,但对于力矩变化与伸膝肌力及步态时空参数之间的相关性报道较少。目的:探索女性膝骨关节炎患者伸膝肌力及步态时空参数与峰值膝关节屈曲/内收力矩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2年2-8月在北京积水潭医院贵州医院住院治疗的20例单膝患病女性膝骨关节炎患者作为膝骨关节炎组,另外选取20例无肌肉骨骼疾病的女性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利用Biodex等速仪测量60 (°)/s向心伸膝肌力,并采用意大利BTS红外运动捕捉系统和测力台采集步态时空参数和峰值膝关节屈曲力矩和膝关节内收力矩。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探索肌力、步态时空参数和峰值膝关节内收力矩和膝关节屈曲力矩的关联,并进一步将与膝关节力矩显著相关的变量纳入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与结论:(1)与对照组相比,膝骨关节炎组60 (°)/s向心确认细节伸膝肌力、步速、步频、步长以及峰值膝关节屈曲力矩均更低(P <0.05);(2)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60 (°)/s向心伸膝肌力、步速、步频、步长与峰值膝关节屈曲力矩呈正相关,与峰值膝关节Microbiology education内收力矩呈负相关,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05);(3)多元逐步回归结果显示,步速和60 (°)/s向心伸膝肌力是峰值膝关节屈曲力矩的最强预测因子,其中两因素合计的R~2值为0.426,表明可解释该参数方差总变异的42.6%;步长和60 (°)/s向心伸膝肌力是峰值膝关节内收点击此处力矩的最强预测因子,两因素合计的R~2值为0.602,表明可解释该参数方差总变异的60.2%;(4)结果提示,伸膝肌力、步速和步长是影响峰值膝关节内收力矩和膝关节屈曲力矩的主要变量;这些变量可用于临床步态监测和指导,以在膝骨关节炎康复期间改变膝关节负荷。
总甲状腺素联合D-二聚体、尿酸预测老年脓毒性休克病人28d预后的价值
目的 探索总甲状腺素(TT4)联合D-二聚体、尿酸预测老年脓毒性休克病人28 d天预后的价值。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我院住院的老年脓毒性休克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28 d预后分为生存组(46例)和死亡组(32例)。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并建点击此处立预测模型,计算模型的区分度和校准度;应用AUC比较预测模型和序贯器官功能衰竭评估(SOFA)评分预测病人预后的价值。结果 Logistic回归显示,TT4、D-二聚体和尿酸是影响老年脓毒性休克病人28 d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预测模型Y=-3Dinaciclib使用方法.811-0.553×TT4+0.289×D-二聚体+0.013×尿酸;模型的灵敏度为91.67%,特异度为94.12%,区分度为0.961,校准度曲线r~2=0.991,P=0.887,AUC为0.961(95%CI:0.889~0.991),大于SOFA评分的AUC 0.833(95%CI:0.706~0.959)(P<0.05)。结论 TT4联合D-二聚体、尿酸对老年脓毒性休克病人28 d预后有较好的预测价Immunisation coverage值。
基于改良Sharp评分观察补肾治尪汤对类风湿关节炎肝肾不足证骨破坏的延缓作用
目的 基于改良Sharp评分(mTSS)探讨补肾治尪汤对类风湿关节炎(RA)肝肾不足证骨破坏的延缓作用。方法 以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纳入2020年9月—2021年9月就诊于中日友好医院中医风湿病科的RAdezmapimod细胞培养A肝肾不足证患者共170例。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患者分配进入试验组或对照组,试验组使用补肾治尪汤联合常规剂量传统改善病情抗风湿药(cDMARDs),对照组仅使用常规剂量cDMARDs,观察周期为12个月。以mTSS为主要研究指标,观察治疗后2组患者骨破坏进展程度。结果 共153例患者完成了观察,其中试验组76例,对照组77例。2组患者基线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过12个月的治疗,试验组患者较对照组患者红细胞沉降率和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更加明显(P<0.05)。2组患者mTSS均随时间增加而升高,但试验组治疗后mTSS增BMN 673纯度长值小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中59例(77.6%)患者发生骨破坏放射学进展,与对照组中75例(97.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可视化累积概率分布图显示,试验组mTSS增长值持续低于对照组。结论 补肾治尪汤oncolytic Herpes Simplex Virus (oHSV)联合cDMARDs的治疗方案可以有效延缓RA肝肾不足证骨破坏进展。
毫火针半刺法治疗急性期寒湿痹阻型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毫火针半刺法治疗急性期寒湿痹阻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急性期寒湿痹阻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毫火针半刺法治疗,7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Lequesne指数评分及关节液中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Secretase抑制剂crosis factor α,TNF-α)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1)疼痛程度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疼痛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的降低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Chromatography义(P<0.05)。(2)关节功能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Lequesne指数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的降低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炎症因子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关节液中的IL-6、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的降低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毫火针半刺法治疗急性期寒湿痹阻型膝EZH1/2抑制剂骨性关节炎患者疗效确切,可有效减轻关节疼痛,改善关节活动功能,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炎症反应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