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三子养亲汤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1月—2022年3月于南通市中医院门诊就诊的60例CVA(痰湿阻络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观察对象,按照随机信封盲选原则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BI 10773细胞培养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孟鲁司特钠片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三子养亲汤治疗,两Remediating plant组都连续治疗1个月。评价两组患者咳嗽、咳痰、胸闷脘痞、大便溏的中医证候评分,并对两组患者日间、夜间咳嗽评分进行评估,同时比较临床治疗有效性。结果 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评分均较治疗前降selleck抑制剂低(P <0.05,P <0.01),且观察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5,P <0.01);两组日间、夜间咳嗽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 <0.05,P <0.01),且观察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1)。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70.00%,P <0.05)。结论 三子养亲汤可以有效改善CVA患者咳嗽、咳痰、胸闷脘痞和大便溏症状,提高临床治疗有效性,保证患者治疗效果,可推广应用。
D-二聚体联合血栓弹力图对重症肺炎患者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前状态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究D-二聚体(D-D)联合血栓弹力图(TEG)对重症肺炎患者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前状态(Pre-DIC)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华北医疗健康集团峰峰总医院2018年1月—2021年1月重症肺炎并发Pre-DIC患者52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单纯重症肺炎患者52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D-D、TEG指标[血块生成时间(K值)、凝血反应时间(R值)、最大宽度值(MA)、血块生成率(α角)],分析D-D与TEG指标相关性及对重症肺炎并发Pre-DIC的诊断价值,并统计观察组住院结局SCH772984分子量,对比观察组不同住院结局患者D-D、TEG指标,分析D-D、TEG指selleckchem标与重症肺炎并发Pre-DIC住院Ready biodegradation结局的关系。结果 观察组D-D、K值、R值高于对照组,MA、α角低于对照组(P<0.05);D-D与K值、R值呈正相关,与MA、α角呈负相关(P<0.05);D-D、K值、R值、MA、α角联合诊断重症肺炎并发Pre-DIC的AUC为0.899,95%CI为0.838~0.961,敏感度为78.85%,特异度为90.38%,明显优于各指标单独诊断;观察组住院期间存活患者D-D、K值、R值低于死亡患者,MA、α角高于死亡患者(P<0.05);D-D、K值、R值与重症肺炎并发Pre-DIC住院结局呈负相关,MA、α角与住院结局呈正相关(P<0.05)。结论 D-D联合TEG指标K值、R值、MA、α角对重症肺炎患者Pre-DIC诊断价值较高,可作为临床诊断的重要手段,且均与住院结局显著相关,能为临床及早预测预后提供可靠信息。
佐剂性关节炎大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hsa-miRNAs的表达及新风胶囊干预研究
目的:探究佐剂性关节炎(AA)大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人微小RNAs(hsa-miRNAs)的表达及新风胶囊(XFC)干预研究。方法:建立AA大鼠模型,造模后第12天开始给药,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C组)、模型组(MC组)、XFC低剂量组(L-XFC组)、XFC中剂量组(M-XFC组)、XFC高剂量组(H-XFC组)。给药30 d后,观察各组大鼠体质量、足跖肿胀度、关节炎指数(AI)的变化;RT-qPCR法检测PBMCs中miRNAs的表达;ELISA法检测血清中C反应蛋白(CRP)、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抗体)、类风湿因子(RF)、白细胞介素(IL)-11、IL-17、IL-4、IL-10的表达。结果:(1)致炎前,各组大鼠体质量、足跖肿胀度及A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致炎12 d,各组大鼠足跖肿胀度和AI均显著升高(P <0.01);XFC给药后,各组大鼠体质量、足跖肿胀度、AI得到显著改善。(2)与NC组相比,MC组hsa-miR-146a-3p、hsa-miR-31-5p、hsa-miR-29c-3p、hsa-miR-597-3p mRNA表达显著降低Empagliflozin临床试验(P <0.01),CRP、RF、抗CCP抗体、IL-17、hsa-miR-3184-5p mRNA表达显著升高(P <0.01);XFC治疗后,上述指标得到显著改善。(3) 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hsa-mi R-146a-3p与足跖肿胀度、CRP、RF、IL-11呈显著Multiple markers of viral infections负相关,与IL-4呈显著正相关(P <0.05);hsa-mi R-31-5p与AI、RF、IL-17呈负相关,与IL-10呈正相关(P <0.05);hsa-mR-29c-3p与RF、IL-11呈负相关(P <0.05);hsa-miR-3184-5p与IL-4呈负相关(P <0.05)。结论:AA大鼠PBMCs中存在差异表达的hsa-miRNAs,与免疫炎症指标具有显著相关性,XFC在改善免疫炎症指标的同时,也能改善miRNAs,其机制Alisertib采购有待进一步研究。
小儿清肺合剂对幼鼠呼吸道合胞病毒炎性肺损伤中肺组织的病毒载量及炎症因子的影响
目的 探讨小儿清肺合剂对幼鼠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炎性肺损伤中肺组织的病毒载量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18只幼龄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组、RSV组、小儿清肺合剂干预组,每组6只。采用滴鼻法建立RSV炎性肺损伤模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大鼠肺组织中病毒载量;苏木精-伊红染色法观察肺组织病理改变;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肺泡灌洗液中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观察小儿清肺合剂对上述指标的影响。结果 (1)病毒载量方面,与正常组比较,RSV组、小儿清肺合剂干预组肺组织中RSV含量均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RSV组比较,小儿清肺合剂干预组肺组织中RSV含量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病理损伤及湿干比方面:与正常组比较,RSV组、小儿清肺合剂干预组病理损伤评分及肺湿干比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RSV组比较,小儿清肺合剂干预组损伤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肺泡灌洗液中IL-8、TNF-α的含量方面,与正常组比较,RSV组、小儿清肺合剂干预组IL-8、TNF-α含量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lforsin研究购买;与RSV组比较,小儿清肺合剂干预组IL-8、TNF-α含量明显降低,差异有统Metabolism抑制剂计学意surgical pathology义(P<0.05)。结论 鼻腔滴鼻RSV可成功建立幼鼠RSV炎性肺损伤模型;小儿清肺合剂干预后可降低幼鼠RSV炎性肺损伤中肺组织的病毒载量,抑制炎症因子水平,改善肺损伤程度。
基于PI3K/AKT/HIF-1α信号通路研究易层敷贴缓解TGF-β1诱导的膝骨关节炎大鼠滑膜纤维化的机制
目的 探讨易层敷贴对膝骨关节炎(KOA)大鼠滑膜纤维化TGF-β1、α-SMA、COL1A1表达的影响以及对PI3K/AKT/HIF-1α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方法 将30只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易层组,膝关节腔注射200 ng转化生长因子-β1重组蛋白(TGF-β1)建立膝关节滑膜纤维化动物模型,2 d 1次,持续3次,造模14 d后给予易层MG132敷贴外用治疗28 d后取滑膜组织。HE和Masson染色观察滑膜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检测滑膜p-PI3K、p-AKT、HIF-1α、TGF-β1、α-SMA、COL1A1的表达水平。提取雄性SD大鼠膝关节成纤维样滑膜细胞(FLSs),以10 ng·mL-1 TGF-β1诱导24 h建立KOA滑膜纤维化细胞模型,易层冻干粉干预24 h,Western blot检测PI3K、p-PI3K、AKT、p-AKT、HIF-1α、TGF-β1、α-SMA、COL1A1的蛋白表达,qPCR检测HIF-1α、TGF-β1、α-SMA、COL1A1 mRNA表达。结果 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HE染色滑膜炎加重(P<0.01),Masson染色滑膜纤维化占比显著增加(P<0.01),免疫组化中p-PI点击此处3K、p-AKT、HIF-1α、TGF-β1、α-SMA、COL1A1表达均增加(P<0.01);滑膜细胞中p-PI3K/PI3K、p-AKT/AKT、HIF-1α、TGF-β1、α-SMA、COL1A1蛋白表达均升高(P<0.05,P<0.01),HIF-1α、TGF-β1、α-SMA、COL1A1 mRNA表达均上升(P<0.01)。与模型组相比,易层组滑膜炎和滑膜纤维化状况改善,medication-induced pancreatitisp-PI3K、p-AKT、HIF-1α、TGF-β1、α-SMA、COL1A1的表达均减少(P<0.05,P<0.01);滑膜细胞中p-PI3K/PI3K、p-AKT/AKT、HIF-1α、TGF-β1、α-SMA、COL1A1蛋白表达均降低(P<0.05),HIF-1α、TGF-β1、α-SMA、COL1A1 mRNA表达均下调(P<0.05,P<0.01)。结论 易层敷贴通过调控PI3K/AKT/HIF-1α信号通路,降低TGF-β1、α-SMA、COL1A1的表达,有效改善TGF-β1诱导的KOA大鼠滑膜纤维化。
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致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血清ANXA1、NGAL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致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血清膜联蛋白A1(ANXA1)、中性粒细胞明ZD1839作用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该院儿科接收的RSV感染致毛细支气管炎患儿150例作为RSV组,根据入院时lowell评分,进一步将其分为轻度组(≤9分,87例)和重度组(≥10分,63例)。RSV组根据是否继发哮喘分为哮喘组(44例)和非哮喘组(106例)。另选择同期体检健康儿童100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ANXA1、NGAL的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RSV感染致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继发哮喘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来评价血清ANXA1、NGAL对RSV感染致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继发哮喘的预测价值。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RSV组血清中的ANXA1、NGAL水平升高(P<0.05)。与轻度组比较,重度组血清中的ANXA1、NGAL水平升高(P<0.05)。与非哮喘组比较,哮喘组的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ANXA1、NGAL水平上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IL-6、TNF-α、IL-1β、CRP、ANXA1、NGAL水平升高均是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继发哮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RSV患儿血清中ANXA1、NGAL水平及二者联合预测RSV感染致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发生哮Medicare Provider Analysis and Review喘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80、0.752、0.861,其中联合预测的AUC高于二者单独预测(Z=6.719、5.271,P<0.05)。结论 血清中ANXA1、NGAL水平升高可增加RSV诱发毛细支气管炎的风险,二者与RSV感染致毛细支气管炎继发哮喘的关系密切,均可作为RSEGFR抑制剂V感染致毛细支气管炎继发哮喘的预测因子。
银屑病合并代谢综合征的相关研究进展
银屑病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常反复发作、顽固难治。银屑病是由T淋巴细胞介导的炎症性皮肤病。银屑病除了皮肤损害外,还可以同时发生其他多种系统性疾病。银屑病患者发生代谢综合征(MS)的概率较高。MS是一组基于超重/肥胖、脂代谢异AZD1152-HQPA试剂常、高血压、胰岛素抵抗等多种表现的综合征。二者同为炎症性疾病,可能通过共同的炎症通路,发生相同的病理改变。目前已经提出的机制包括:共有的遗传因素、常见的炎症途径、脂肪因子的分泌、胰岛Proanthocyanidins biosynthesis素抵抗、脂蛋白组成及功能、氧化应激、血管生成、血液高凝状态等。随着临床研究的深入,银屑病和MS两者之间发病机制的相关性将逐渐被阐明。银屑病患者应进行各种代谢性指标筛查,包括体重、血脂、血Elexacaftor抑制剂糖、血压等。治疗银屑病时要警惕MS的发生,对已存在MS的患者,加强代谢疾病的相关治疗,以提高银屑病治疗效果,减少银屑病复发率。本文对银屑病合并MS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今后的相关诊疗提供参考。
丙酸氟替卡松吸入气雾剂两种不同治疗方案用于哮喘患儿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丙酸氟替卡松吸入气雾剂间断性雾化吸入方案与常规日均小剂量吸入方案治疗哮喘患儿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0年8此网站月至2022年3月广州中医药大学顺德医院附属均安医院收治的80例哮喘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0例,给予丙酸氟替卡松吸入气雾剂常规日Liproxstatin-1生产商均小剂量吸入方案)和对照组(40例,给予丙酸氟替卡松吸入气雾剂间断hepatic oval cell性雾化吸入方案)。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最大用力呼气峰流量占预计值百分比(PEF%pred)及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炎症因子指标[白细胞计数(WBC)、降钙素原(PCT)及C反应蛋白(CRP)]和免疫球蛋白E(IgE)、嗜酸性粒细胞(EOS)水平,并分析两组患儿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儿PEF%pred、FEV1%pred及FEV1/FVC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两组患儿WBC、PCT及CRP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两组患儿IgE和EOS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间断性雾化吸入方案相比,丙酸氟替卡松吸入气雾剂常规日均小剂量吸入方案治疗哮喘患儿疗效更为确切,能有效改善肺功能,减轻炎症反应,值得临床应用。
仙台病毒递送新型冠状病毒RBD蛋白鼻内免疫接种增强呼吸道黏膜和系统性免疫应答的初步研究
[摘要]目的 研究仙台病毒(SeV)作为递送载体在增强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RBD蛋白诱导呼吸道黏膜和系统性免疫应寻找更多答的特征。方法 Cytoskeletal Signaling抑制剂利用同源重组技术构建SARS-CoV-2RBD与抗体Fc融合蛋白编码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将其转染293-T细胞中进行表达并用Westernblottinprotozoan infectionsg验证;将RBD-Fc融合蛋白表达质粒转染293-T细胞大量表达并使用亲和层析进行蛋白纯化;通过SeV递送RBD-Fc蛋白进行鼻内免疫接种,同时设置RBD-Fc组、SeV组、PBS组作为对照,各组分别在2周后加强免疫1次,3周后检测血清样本和肺泡灌洗液(BALF)中特异性抗体水平,并评价它们诱导免疫细胞增殖的差异。结果 RBD、Fc蛋白编码基因片段通过重叠PCR方法得到融合蛋白基因片段(RBD-Fc),成功构建pCAGGS-RBD-Fc真核表达质粒;Westernblotting结果显示RBD-Fc融合蛋白的表达条带符合预期大小,大量表达后经亲和层析获得一条单一的接近60kDa的条带,与预期大小一致,纯度高;与RBD-Fc组、SeV组、PBS组相比,SeV递送RBD-Fc蛋白通过鼻腔加强免疫小鼠后的血清样本和支气管BALF中均可检测到RBD特异性IgG,且BALF中RBD特异性IgA有升高趋势。结论SeV在递送SARS-CoV-2 RBD蛋白进行鼻内免疫接种方面能够诱导较高水平的黏膜免疫和系统性免疫,为呼吸道传染病的黏膜疫苗研究提供了初步的实验基础。
多层螺旋CT测量左心耳形态结构对房颤射频消融术患者左心耳血栓的诊断价值
目的 分析多层螺旋CT测量左心耳形态结构对心房颤动(AF)射频消Western Blot Analysis融术患者左心耳血栓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定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AZD1152-HQPA使用方法接诊的100例拟行射频消融术治疗的AF患者,分别给予多层螺旋CT、经胸超声(TTE)检查,将实时三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RT-3D-TEE)作为本次研究金标准,比较多层螺旋CT、TTE诊断左心耳血栓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Kappa检验多层螺旋CT、TTE与RT-3D-TEE的一致性。另选取同期门诊体检中心体检的90例健康体检者做对比,比较左心耳血栓与健康人左心耳以及左心房参数CT测量值。结果 多层螺旋CT诊断准确率(98.00%)、灵敏度(98.90%)、特异度(88.89%)均高于TTE(80.00%、86.81%、11.11%),Kappa检验多层螺旋CT与RT-3D-TEE一致性较好(Kappa值=0.573),TTE与RT-3D-TEE一致性一般(Kappa值=0.735)(P<0.05)。左心耳血栓者LAEF、LAEV均低于健康者,左心耳血栓者LAVmax、LAVmin、左心耳长径、短Emricasan molecular weight径均高于健康者(P<0.05)。左心耳血栓者LAAEV、LAAEF均低于健康者,左心耳血栓者LAAVmin、LAAVmax均高于健康者(P<0.05)。结论 多层螺旋CT在拟行射频消融术AF患者左心耳血栓诊断中准确率、灵敏度以及特异度较高,同时可通过测量左心耳CT参数,对左心耳功能做出评价,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