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抗癫痫药治疗癫痫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目的 系统评价新型FGFR抑制剂抗癫痫药治疗癫痫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此网站base、The Cochrane Library、CNKI和WanFang Data数据库,搜集新型抗癫痫药卢非酰胺、唑尼沙胺、吡仑帕奈治疗癫痫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均从2006年1月至2021年5月。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 Man 5.3软件和Stata 16.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6个RCT,包括4 382例患者。Meta分Cancer biomarker析结果显示:新型抗癫痫药组治疗癫痫的有效率[RR=1.66,95%CI(1.45,1.89),P<0.000 01]和完全控制率[RR=2.82,95%CI(2.01,3.96),P<0.000 01]均优于对照组,且不增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RR=0.95,95%CI(0.72,1.27),P=0.75]。结论 当前证据显示,新型抗癫痫药治疗效果良好,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受纳入研究数量和质量的限制,上述结论尚待更多高质量研究予以验证。

罕见幼淋细胞白血病临床分析及文献复习

点击此处目的 分析探讨罕见幼淋细胞白血病(PLL)的临床特征及预后特点,以期为PLL的临床诊疗及基础研究提供新的借鉴与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01-01-2021-05-31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血液科收治的7例PLL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诊治经过及预后转归,同时检索最新文献资料对PLL诊疗研究进展予以系统性讨论。结果 本研究7例PLL患者中男6例,女1例;年龄65~80岁,中位年龄71岁。根据免疫表型分为B-PLL(6例)和T-PLL(1例)。患者均完善骨髓细胞形态学、流式免疫分型、细胞遗传学以及分子生物学检测。其中1例确诊后拒绝行化疗在短期内死亡,余6例均予标准化疗方案。6例患者PR-171研究购买中,1例患者死于化疗后骨髓抑制;1例患者在化疗后3个月内死亡;2例患者分别于化疗后第4和第7个月内死于病情进展;2例患者于2个疗程化疗后达完全缓解(CR),其中1例已medial migration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目前未发生病情进展或复发。结论 PLL是罕见、预后极差且好发于老年人的淋系肿瘤,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治疗上可首选临床试验,诱导缓解化疗联合新型靶向药或表观遗传学药物可能使PLL患者受益。此外应积极防治并发症,在获CR后应尽早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最大程度改善预后。

2011—2022年天津市结核病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目的:分析2011—2022年天津市肺结核时空分布特征和聚集性,为提高天津市肺结核防治工作水平、制定区域性结核病控制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子系统“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和天津市统计年鉴及中国传染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获得2011—2022年登记报告现住址为天津市的肺结核登记率、患者资料(患者发病登记时间和现住址)、行政区域,以及天津市相关人口学信息。采用SPSS 26.0、ArcGIS 10.7和SaTScan 10.1软件对天津市肺结核登记率进行全局和局部空间自相关及时空扫描聚集性分析。结果:2011—2022年天津市肺结核登记率介于20.40/10万(2 801/13 730 000)~26.42/10万(3 543/13 410 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_(趋势)=1.144,P=0.233),年均登记率为23.82/10万(39 907/167 506 000),年均递降率为2.32%[■]。2012—2016年肺结核年登记率在23.15/10万(3 190/13 780 000)~25.16/10万(3 548/14 100 000)之间,存在空间聚集性(Moran’s I 指数=0.138、0.228、0.130、0.238和0.288,Z=2.474、3.625、2.41selleck合成7、3.732和4.368,P=0.013、<0.001、0.016、<0.001和<0.001)。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显示,天津市仅2021年未形成各地区肺结核聚集区,其他年份AG-221使用方法均形成高-高(HH)和低-高(LH)两种聚集模式,其中,HH聚集主要集中在市内六区(和平区、河西区、河东区、南开区、河北区、红桥区)和环城四区(北辰区、东丽区、西青区、津南区)。时空扫描结果显示存在2个聚集区,一级聚集区主要集中在2011—2016年的市内六区(LLR=383.11,RR=1.42,P<0.001),二级聚集区集中在2014—2019年的滨海新区(LLR=27.12,RR=1.32,P<0.001)。结论:201l—20Health care-associated infection22年天津市肺结核疫情趋于稳定,于2012—2016年间存在空间聚集性,高高聚集多集中在市内六区和环城四区,且在市内六区和滨海新区出现时空聚集性,应关注人口流动性大、人口稠密和经济发展重心地区的结核病疫情变化,提高地区诊断鉴别水平和探索主动发现策略,以因地制宜调整结核病防治策略。

老年患者CRKP与CSKP感染临床特点以及毒力相关基因分布差异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carbapenem-resistant Klebsiella pneumoniae, CRKP)与碳青霉烯类敏感肺炎克雷伯菌(carbapeGenetic alterationnem-susceptible Klebsiella pneumoniae, CSKP)的临床感染情况及毒力相关基因分布差异。方法 选取2020年3月—2021年9月于唐山市工人医院住院的86例感染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selleck HPLCe, KP)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从Berzosertib纯度患者各类临床标本中分离出86株KP,并根据其是否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耐药,分为CSKP组(n=50)和CRKP组(n=36)。使用全自动微生物药敏分析仪进行菌株鉴定;使用黏液拉丝试验鉴定菌株的毒力表型;使用多位点序列分型(multilocus sequence typing, MLST)分析菌株的克隆型,使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检测荚膜血清型及毒力基因。结果 CRKP主要来源于痰标本,CSKP主要来源于血液标本。CRKP组中重症监护病房患者比例(86.11%)明显高于CSKP组(32.00%)(P <0.05)。CRKP组共检测到23种序列分型(sequence typing, ST),其中ST11型比例最高(41.67%);CSKP组共检测到24种ST型,其中ST23型比例最高(12.00%)。CRKP组检测出3株高毒力菌株(8.33%),其中K1型1株(2.78%),K5型2株(5.56%);CSKP组检测出20株高毒力菌株(40.00%),其中K57型7株(14.00%)。CRKP组magA、ybt、kfu基因阳性率明显低于CSKP组(P <0.05)。结论 重症监护病房中,老年患者对CRKP感染率高于CSKP。CRKP以ST11型为主要流行菌株,临床应引起重视。

靶向抑制ERG的小分子多肽通过下调c-Myc杀伤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细胞的机制研究

目的 研究靶向抑制ERG的小分子多肽杀伤急性淋巴性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细胞的机制。方法 CellTiter-Glo~?细胞活力测定试剂盒检测不同浓度的小分子多肽对ERG阳性medicinal chemistry的ALL细胞系增殖和活力的影响;AnnexinV/PI双染法检测小分子多肽Cobimetinib临床试验对ERG阳性的ALL细胞系的凋亡诱导情况;裸鼠皮下瘤模型用于评估小分子多肽对ERG阳性的ALL细胞系在体内杀PF-02341066体内伤作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蛋白酶体抑制剂对小分子多肽降解ERG蛋白的拮抗作用;慢病毒包装的质粒转染ALL细胞系,干扰ERG的表达,观察其对c-Myc的影响;慢病毒包装的质粒转染ALL细胞系沉默c-Myc的表达,观察其对筑巢因子GDF15表达的影响。结果 靶向降解ERG的小分子多肽在体内外模型中均可以杀伤ALL细胞系;在质粒转染敲低ERG及c-Myc表达的细胞系,GDF15表达被明显抑制。结论 本研究明确了小分子多肽在体外和体内具有杀伤ERG阳性ALL细胞的作用,其通过蛋白酶体降解的方式抑制ERG的表达,并可能通过c-Myc来抑制筑巢因子GDF15的表达,从而发挥杀伤ERG阳性的ALL细胞系的作用。

罗浮山风湿膏药外敷联合秋水仙碱片内服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血尿酸水平及促炎因子的影响

目的: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AGA)患者采用外敷罗浮山风湿膏药联合内服秋水仙碱片治疗,观察其血尿酸(BUA)水平变化及对患者促炎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96例AGA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48例。两组均口服常规剂量秋水仙碱片,观察组联合外敷罗浮山风湿膏药。两组均治疗2周后,寻找更多评价其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关节疼痛、关节功能评分,检测BUA、C反应蛋白(CRP)及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3%(P<0.05);治疗后观察组关节疼痛及功能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BUA、CRP、IL-1β、IL-6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Z-VAD-FMK临床试验不良反应发生率22.9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7.92%(P<0.05)。结论:外敷罗浮山风湿膏药联合内服秋水仙碱片治疗AGA患者临床疗效更为理想,可有效降Pathologic complete remission低患者BUA及各促炎因子水平,改善其关节功能及关节疼痛症状,并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外泌体介导的miR-663a通过调控TGF-β1/Smad信号通路影响结肠癌细胞侵袭和迁移

目的 探讨外泌体介导的miR-663a通过调Protein Expression控转化生长因子(TGF)-β1/Smad信号通路对结肠癌细胞侵袭和迁移的影响。方法 从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培养液上清中分离外泌体,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外泌体结构,Western印迹检测外泌体中CD63、CD81蛋白表达;将miR-NC、miR-663a mimics分别转染于外泌体,并分组为:EXO组(未转染的外泌体)、EXO-miR-NC组、EXO-miR-663a组,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检测各组外泌体中miR-663a的表达;将上述各组外泌体分别与SW480细胞共培养,并分别命名为SW480+EXO组、SW480+EXO-miR-NC组、SW480+EXO-miR-663a组,在SW480+EXO-miR-663a组中加入TGF-β1/Smad信号通路激活剂SRI-011381,命名为SW480+EXO-miR-663a+SRI组,另取SW480细胞记为SW480组作为对照,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SW480细胞内吞外泌体;Transwell实获悉更多验检测各组细胞的侵袭与迁移;Western印迹检测各组细胞中TGF-β1、Smad2、Smad3蛋白表达。结果 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到BMSC细胞的外泌体均呈现出直径为30~100 nm的囊泡状结构,Western印迹结果表明,CD63和CD81蛋白在BMSC细胞的外泌体中高表达,而在细胞裂解液中几乎不表达;EXO组中miR-663a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BMSC细胞(P<0.05);与EXO组和EXO-miR-NC组比较,EXO-miR-663a组中miR-663a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结果显示,PKH26标记红色荧光的外泌体主要位于SW480细胞胞质内,并分布在核周围,大部分SW480细胞可见到红色荧光信号;与SW480组比较,SW480+EXO组细胞侵袭数目、迁移数目及TGF-β1、Smad2、Smad3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与SW480+EXO组和SW480+EXO-miR-NC组比较,SW480+EXO-miR-663a组细胞侵袭数目、迁移数目及TGF-β1、Smad2、Smad3蛋白表达进一步显著降低(P<0.05);SW480+EXO-miR-663a+SRI组细胞侵袭数目、迁移数目及TGF-β1、Smad2、Smad3蛋白表达Liproxstatin-1浓度显著高于SW480+E…

芒硝外敷治疗在腹部常见炎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观Dispensing Systems察芒硝外敷治疗在腹部常见炎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急性阑尾炎、急性胆囊炎和急性胰腺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两组均采用内科综合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采用芒硝腹部外敷治疗,且根据芒硝外敷频率的不同,又将观察组分为A、B、C三组,每组10例。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之间、观察组内各组之间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及各感染指标恢复时间。结果观察组腹痛缓解时间、发热缓点击此处解时间、白细胞计数恢复时间、C-反应蛋白恢复时间、降钙素原恢复正常时间、人Th1/Th2型细胞因子恢复LGX818研究购买正常时间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B组的白细胞计数恢复时间、C-反应蛋白恢复时间、降钙素原恢复正常的时间、人Th1/Th2型细胞因子恢复正常时间等指标均优于A组(P<0.05),但B组与C组之间比较,P>0.05。结论 芒硝外敷治疗在腹部常见炎性疾病的治疗中有重要的价值,可以有效缓解临床症状,促进各感染指标的恢复。

基于文献的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证候特征及用药规律研究

目的: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证候、证素分布特点及用药规律,为CAG的规范化辨证和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检索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1990年1月至2020年1Pathologic factors2月中医药治疗CAG的相关文献,提取文献中的证候、证素、病例数及处方药物组成,分析比较前25年与近5年文献CAG证候与证素的频次、病例数与构成比。对药物进行频数分析,最后对高频药物进行关联规则与聚类分析。结果:最终纳入文献245篇,含中医证型42种,CAG常见证型有脾胃气虚证、胃阴亏虚证、脾胃阳虚证、脾虚气滞证、肝胃不和证、脾胃湿热证Baricitinib研究购买、瘀阻胃络证;CAG病位多在胃、脾和肝,常见病性证素有气虚、阳虚、热、阴虚、气滞、瘀、湿。相比于前25年文献,近5年文献更多见脾胃气虚证、胃阴亏虚证和肝胃不和证,病性证素更多见气虚、热、阴虚、气滞和瘀。共涉及处方260首,涵盖药物191种,使用频率较高的为白术(56.54%)、党参(46.54%)和白芍(46.15%)。30味高频药物聚为8类时效果最佳CP-690550生产商。结论:CAG以脾胃气虚证为主,病位主要在胃、脾和肝,病性多见气虚、阳虚、热、阴虚、气滞、瘀和湿;治疗CAG以益气健脾为主,辅以理气行滞、清热解毒、活血化瘀。

盐酸氨溴索与布地奈德联合治疗后SP-A表达与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炎症状态的关系

目的 探究盐酸氨溴索与布地奈德联合治疗后SP-A表达与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炎症状态的关系。方法 选取海南省海口市第四人民医院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60例感染性肺炎的新生儿,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使用盐酸氨溴索进行滴注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布地奈德进行雾气吸入治疗。比较两组退热、肺部啰音、咳嗽、喘息症状消失时间以及治疗效率,比较两组促炎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抑炎因子[白介素-4(I寻找更多L-4)、白介素-10(IL-10)、白介素-13(IL-13)]以及SP-A的表达。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退热、肺部啰音、咳嗽、喘息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治疗后,治疗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24、48 h时血清SP-A表达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后24、48 h血清SP-A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IL-6、IL-8、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血清IL-4、IL-10、IL-13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4、48 h感染性PLX4032供应商肺炎新生儿血清SP-A表达水Two-stage bioprocess平与退热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喘息消失时间、IL-6、IL-8、TNF-α均呈正相关,与IL-4、IL-10、IL-13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 可以通过盐酸氨溴索与布地奈德联合治疗降低感染性肺炎患儿血清SP-A表达,以缩短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改善炎症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