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究幽门螺杆菌(Hp)既往感染状态下胃癌前病变的肝胃郁热证与脾applied microbiology胃虚弱证的证候特点。方法 收集153例更多在东直门医院就诊的Hp既往感染胃癌前病变患者基本资料及四诊信息,其中脾胃虚弱证81例、肝胃郁热证72例,运用逐步判别分析法筛选出对证型判别有意义的变量,带入Fisher判别函数计算准确率。结果 隐痛、脉弦、反酸、口中乏味、肠鸣、发热/自觉发热、口臭、畏寒、烧心、苔燥、多尿、舌淡红、口苦、黏液便、灼痛对判别证型均有影响(P<0.001)。根据Fisher判别函数,81例肝胃郁热证的患者中有72例判别为肝胃郁热证,准确率为88.9%;72例脾胃虚弱证患者中有69例判别为脾胃虚弱证,准确率为95.8selleck PF-07321332%,总体准确率为92.2%。结论 Hp既往感染下胃癌前病变患者脉弦、发热/自觉发热、苔燥、口苦判别肝胃郁热证,隐痛、畏寒、舌淡红、多尿用于判别脾胃虚弱证,与临床较为吻合,可以较为准确地反映症状变量与证型之间的关系。
健脾益气方联合四联疗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研究
目的:探究健脾益气方联合四联疗法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临床效果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CAG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四联疗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健脾益气方,两组患者均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immune efficacy-α)、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疾病相关因子[血清胃蛋白酶原(PG)Ⅱ、PGⅠ及PGⅠ/PGⅡ]水平及中医证候积分,评估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Angiogenesis抑制剂35%(41/43),高于对照组的81.40%(35/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IL-8、TNFCompound 3作用-α、IL-6、CRP水平及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血清PGⅡ、PGⅠ水平及PGⅠ/PGⅡ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脾益气方联合四联疗法治疗CAG疗效确切,可以有效缓解患者中医症状,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机体炎性反应有关。
肝化纤颗粒联合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治疗乙型肝炎失代偿期肝硬化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肝化纤颗粒联合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治疗乙型肝炎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1年6月我院收治的156例乙型肝炎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78例。对照组以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治疗,观察组增加肝化纤颗粒治疗。评估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肝功能指标、肝纤维化指标、炎症因Pevonedistat价格子水平、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直接胆红素(DBIL)、谷氨酰转移酶(GGT)、胆汁酸(TB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脯氨酸肽酶(PLD)、Ⅳ型胶原(Ⅳ-C)、Ⅰ型前胶原氨端肽原(PⅠN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干扰素诱导蛋白-10(IP-10)、生长分化因子Laduviglusib分子式(GDF-15)、五聚素3(PTX3)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immune memory5)。结论:肝化纤颗粒联合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治疗乙型肝炎失代偿期肝硬化疗效显著,可改善肝功能和肝纤维化损伤状态,抑制炎症因子水平的表达,治疗安全性较好。
IgA肾病107例中医证型与临床、病理及实验室检查相关性分析
目的:回顾性分析IgA肾病(IgAN)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特点与临床、病理资料在中医证型中的分布差异,揭示各中医证型与IgAN临床,病理与实验室检查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行肾穿刺活检后病理诊断明确为IgAN的患者107例,包括一般资料、临床及实验室资料、病理资料,IgA肾病患者的病理损害以牛津病理分型为评价标准,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分析IgAN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特点,比较不同中医证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进行IgA肾病中医证型与IgA肾病临床、病理与实验室检查相关性分析。结果:1ATM/ATR抑制剂07例IgAN患者,本虚证各中医证型分布以气阴两虚证和肺脾气虚证为主,标实证中医证型分布以肾络瘀痹证和下焦湿热证为主。本虚证性别、牛津病理分型E、牛津病理分型T、牛津病理分型C、红细胞计数(RBC)、白细胞计数(WBC)、血红蛋白(HB)、血小板(PLT)、血肌酐(Scr)、24h尿蛋白(UTP)、血清白蛋白(ALB)、总胆固醇(TC)及低密度脂蛋白(LDL-C)在中医证型的分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1),标实证有无前驱感染、牛津病理分型S和牛津病理分型C在中医证型的分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1)。将以上指标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回归分析显示,性别为女性、牛津分型T、PLT、UTP与气阴两虚证呈负相关;牛津分型C及UTP与脾肾阳虚证正相关;性别为女性与肺脾气虚证呈正相关,牛津病理分型C与低密度脂蛋白与肺脾气虚证为负相关;牛津分型C与External fungal otitis media肾络瘀痹证呈正相关;牛津分型S与风湿内selleck NMR扰证呈正相关;牛津分型S与下焦湿热证呈负相关。结论:IgAN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中,本虚证以气阴两虚证和肺脾气虚证为主,标实证以肾络瘀痹证和下焦湿热证为主。在IgAN患者的预后因素中,性别、牛津分型T、牛津分型S、牛津分型C、PLT、UTP、LDL-C与IgAN患者中医证型具有相关性。
生酮饮食在代谢疾病治疗的应用及方案研究进展
生酮饮食作为一种低碳水化合物、高脂肪辅以适当蛋白质的饮食模式,最早应用于治疗难治性癫痫,后被证实在一些代谢性疾病及神经退行性疾病中有一定作用。目前生酮饮食的疗效已得到验证,但在作用机制方面缺乏系统性阐述。因此本文对生酮饮食的发展、在代谢疾病治疗的应用情况(Ⅱ型糖尿病、肥胖、非酒精性脂selleck NMR肪肝及痛风)、推荐饮食方案及不良反应进行了综述,从改善应激反应和肠道微生物方面证实了生酮饮食可作为代谢性疾病的辅助治疗方案。推荐使用经典生酮饮食、中链甘油三酯饮食、改良Atkins饮食及低血糖生成指数治疗作E-616452抑制剂为生酮饮食Mongolian folk medicine方案,总结了生酮饮食在代谢、胃肠道及泌尿系统三方面的不良反应及禁忌症,同时汇总了生酮饮食相关产品的发明专利,为后续产品开发及作为治疗辅助方案做了铺垫与展望。
山东省烟台市初中及以上学生新发肺结核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分ventriculostomy-associated infection析2020-2021年山东省烟台市初中及以上学生新发肺结核的影响因素,为制定学校结核病防制工作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2021年12月山东省烟台市经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确诊的初中及以上学生新发肺结核(包含结核性胸膜炎)患者61例作为病例组,每个病例按照同性别、同寝室或同班级的匹配条件选择4例未患该病的学生作为对照组。现场测量学生身体指标如身高、体质量、卡介苗瘢痕等。调查患者个人基本信息如性别、年龄、民族、寄宿情况、现就读学校类型、籍贯、户籍、家庭经济状况、肺结核家族史等,生活习惯如体育锻炼、烟草摄入、饮酒、熬夜等。比较上述各指标,将P<0.1的Caspase抑制剂变量纳入1∶4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中,分析学生罹患肺结核的影响因素。结果 两组家庭经济状况、肺结核家族史、体育锻炼、熬夜等方面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庭经济状况较差(O R=5.91,95%CI:2.24~15.56,P<0.01)、有肺结核家族史(O R=8.99,95%CI:1.70~47.47,P=0.01)、不经常进行体育锻炼(O R=2.17,95%CI:1.06~4.43,P=0.03)、经常熬夜(O R=2.21,95%CI:1.05~4.68,P=0.04)、BMI<18.5 kg/m~2(O R=3.92,95%CI:1.46~10.57,P=0.01)是学生罹患肺结核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家庭经济状况较差、有肺结核家族史、不经常进行体育锻炼、经常熬夜及体质量指Regorafenib体内数<18.5 kg/m~2为烟台市学生罹患肺结核的危险因素。
早期胃癌研究热点及趋势的可视化分析
目的 探讨早期胃癌发表文献的特点及发展规律,分析该领域的研究前沿及热点。方法 以主题“Early gastric cancer”在Web of Science的核心合集数据库中检索200selleck化学2年1月—2022年10月的英文文献。应用CiteSpace 5.7. R5对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研究作者、机构、国家等发文量的情况及分布特征,探索该领域研究的高频关键词。结果 共获得文献3 505篇,结果显示发文量较多的国家为韩国及日本;发文量最多的机构是韩国的延世大学,在日本则是日本国立癌症研究中心,中国则以上海交通大学为主;发文量最多的作者是YONG CHAN LEE。Microbial dysbiosis早期胃癌相关的早期研究以外科手术为主,此后对于内镜下治疗的研究逐渐增多。目前研究集中在内镜治疗的临床结局及长期预后。结论 早期胃癌的早期研究主要围绕外科手术以Fer-1核磁及内镜治疗的安全性及可行性开展,此后内镜治疗相应临床结局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目前及未来的热点为老年患者内镜下黏膜剥离术相关的适应证及结局,以及人工智能在早期胃癌中的应用。
2020-2021年郑州地区高中阶段学生结核菌素检查结果及结核病发病情况调查
目的 探讨2020-2021年郑州地区高中阶段学生结核菌素(PPD)检查结果及结核病发病情况。方法 Rapamycin体内回顾性选取郑州地区3所高中2020、202IACS-010759采购1年秋季入学的新生各1 00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进行PPD皮肤试验检查。比较2020年、2021年3所学校新生PPD试验阳性、强阳性结果,不同性别新生PPD试验阳性、强阳性结果,比较3所学校不同性别新生PPD阳性、强阳性结果。结果 202Barometer-based biosensors0年、2021年3所学校新生PPD阳性率、强阳性率及不同性别新生PPD阳性率、强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女生阳性及强阳性率普遍高于男生。结论 学校应当加强结核病的防治工作,加强对高中新生的结核病筛查,防止结核病在校园暴发流行,降低结核病的发病率,定期进行结核病知识的宣传,提高学生结核病的防治意识,可以有效控制结核疫情的发展。
急性髓系细胞白血病淋巴细胞亚群与预后的关系
目的 探讨淋巴细胞亚群变化与急性髓系细胞白血病(AML)患者预后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AML患者101例,分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R428纯度L)组与AML-非APL组。APL组15例,AML-非APL组86例(细胞遗传学预后良19例、预后中等43例、预后不良24例)。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淋巴细胞亚群的相Liraglutide对计数和绝对计数。对AML-非APL患者进行随访,采用Kaplan-Meier法、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NK细胞百分比与AML-非APL患者总生存时间(OS)的关系。结果 APL组CD3~+T细胞、CD8~+T细胞、CD4~+T细胞和CD19~+B细胞计数低于AML-非APL组Brazillian biodiversity和对照组(P<0.05),NK细胞百分比高于AML-非APL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APL组CD4~+T细胞百分比、CD4/CD8和NK细胞计数降低(P<0.05),AML-非APL组AML1-ETO阴性患者NK细胞百分比降低(P<0.05)。AML-非APL组中细胞遗传学不良患者的NK细胞百分比低于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中等组(P<0.05)。COX回归模型分析显示,低NK细胞百分比不是影响AML-非APL患者OS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 不同亚型AML患者淋巴细胞亚群变化不一,NK细胞降低与不良细胞遗传学有关,但与AML-非APL患者OS无关。
山茱萸果实化学成分及其抗阿尔茨海默症活性研究
采用Toyopearl HW-40C、Sephadex LH-20、硅胶和半制备液相等多种色谱学技术从山茱萸果实中分离得到15个化合物。根据理化性质与波谱数据鉴定了其结构,分别为新木脂素A (1)、咖啡酸(2)、反式对羟基桂皮酸(3)、马栗树皮素(4)、东selleck化学莨菪素(5)、benzyl-7-O-β-D-glucopyranoside Regorafenib半抑制浓度(6)、它乔糖苷(7)、6-O-(4-hydroxybenzoyl) arbutin(8)、2-(3′,4′-二羟苯基)-1,3-胡椒环-5-醛(9)、(-)-松脂素-4-O-β-D-吡喃葡萄糖苷(10)、(7S,8R)-二氢去氢二愈创木基醇-9-O-β-D-吡喃葡萄糖苷(11)、(7S,8dysplastic dependent pathologyR)-二氢去氢二松柏醇-9′-O-β-D-吡喃葡萄糖苷(12)、(+)-南烛木树脂酚(13)、(+)-异落叶松树脂醇-9-O-β-D-吡喃葡萄糖苷(14)、异落叶松树脂醇-9′-O-β-D-吡喃葡萄糖苷(15)。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命名为新木脂素A,化合物6~9和14首次从山茱萸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3和15可以有效缓解Aβ25-35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表明具有潜在的抗阿尔茨海默症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