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观察养心止痛汤治疗老年气滞血瘀型不稳定心绞痛疗效及对患者脂质代谢、血管内皮功能及趋化因子配体17(CXCL17)、循环内皮微粒(EMPs)水平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0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144例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72例,常规西药治疗)和观察组(72例,常规西药治疗+养心止痛汤),治疗8周后评价2组中医症候积分、临床疗效、硝酸甘油停减情况、脂质代谢、血管内皮功VX-765溶解度能指标及血浆CXCL17、EMPs水平。结果:治疗前,2组中医症候积分、脂质代谢、血管内皮指标、血浆相关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观察组胸痛、胸闷、胸胁胀满、心悸气短各中医症候及总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3.0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56%(P<0.05);观察组硝酸甘油停减率91.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17%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8周后,观察组脂代谢中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下降(P<0.05),高密度胆固醇脂蛋白(HDL-C)升高(P<0.05);血管GSK126内皮功能指标中ET-1、TXB2下降(P<0.05),NChlamydia infectionO升高(P<0.05);血浆CXCL17、EMPs均下降(P<0.05)。结论:养心止痛汤用于老年气滞血瘀型不稳定心绞痛治疗,能有效缓解患者中医症候、提高临床疗效、减少硝酸甘油使用,对改善脂质代谢、血管内皮功能及下调CXCL17、EMPs表达有积极意义。
探讨系统性睡眠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系统性睡眠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睡眠质量GW-572016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artificial bio synapses9月至selleck抑制剂2022年12月山东省泰安市精神病医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系统性睡眠护理干预,采用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PSQI)比较2组患者睡眠质量的差异,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比较2组患者症状变化,采用精神分裂症患者生命质量指数自评量表(SQLS)比较2组患者的生命质量。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PSQ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ANSS评分、SQL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期间,给予患者系统性睡眠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疾病症状、生命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学生午餐中蜡样芽孢杆菌污染状况毒力基因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了解学生午餐中蜡样芽孢杆菌的污染情况,携带毒力基因特征以及对抗生素的耐药性。方法 2021年5—9月,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蜡样芽孢杆菌检验》(GB 4789.14—2014)方法进行分离鉴定。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对学生午餐中检测出的20株蜡样芽孢杆菌进行12种毒力基因检测,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 蜡样芽孢杆菌阳性检出率为24.39%,采集的凉拌菜、盒饭、热菜、熟制米面制品中均有检出。检测的20株蜡样芽孢杆菌中毒力基因携带率为100.00%,90.00%的菌株同时携带2种以上毒力基因,nheB携带率最高为90.00%,其次为nheC和cytK分别为65.00%和40.00%。蜡样芽孢Clostridium difficile infection杆菌对氯霉素、亚胺培南、环丙沙星、四环素、万古霉素、庆大霉素敏感率为100.00%,红霉素敏感率为55.00%、甲氧苄啶/磺胺甲噁唑敏感率为35.00%,对克林霉素100.0CH-223191使用方法0%中介,对氨苄西林、青霉Dolutegravir采购素100.00%耐药。结论 学生午餐中存在蜡样芽孢杆菌污染情况,且毒力基因携带率高,存在引发食源性疾病风险。氯霉素、亚胺培南、环丙沙星、四环素、万古霉素、庆大霉素建议作为临床治疗用药。
基于CiteSpace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研究热点的可视化分析
目的 分析国际上近10年来有关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的研究现状。方法 检索2011至2021年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收录的有关PHN的研究文献,利用CiNSC125066teSpace软件分析作者、国家、机构的合作情况,对被引期刊、文献的共被引情况进行分析,对关键词进行共现分析、聚类分析及突现词分析,绘制可视化图谱。结果 共纳入文献1 510篇,核心作者82位,高产作者以BRUCE PARSONS为代表;美国是研究的核心国家,辉瑞公司和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是核心研究机构,PAIN是该领域的核心期刊;热点关键词有postherpetic neuralgia、herpes zoster、neuropathic pain、double blind、efficacy、management、quality of life、pregabalin、epidemmice infectioniology等。关键词可分为6个聚类,共提取60个突现词。结论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研究CP-690550作用领域发文量总体处于上升趋势;欧美发达国家及机构处于领先地位,我国占有一席之地;有关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治疗、疼痛管理、流行病学研究是当前研究热点,亚单位疫苗是研究前沿。
KLKB1通过抑制铁死亡改善血管性痴呆的分子机制研究
目的:1.许多研究已经证明,铁死亡参与了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的发病机制,但具体作用机制还不清楚,本研究旨在探讨铁死亡与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更多mentia,VD)之间具体的作用https://www.selleck.cn/products/Vorinostat-saha.html机制,以寻找治疗VaD有效的治疗靶点。方法:1.结扎大鼠双侧颈总动脉(Bilateral common caimmunity effectrotid artery stenosis,BCAS)诱导慢性脑低灌注以构建VaD动物模型,结扎2个月后,采用足部障碍测试、Morris水迷宫评估大鼠的行为学能力及认知功能,TTC染色评估大鼠脑组织梗死体积、HE染色观察大鼠海马组织病理改变,分别检测了海马组织中铁死亡相关标志物的水平,评估VaD与铁死亡的相关性;2.取两组海马组织进行转录组学测序,选取显著差异表达的铁死亡相关目的基因KLKB1,在细胞中验证与VaD的相关性,KLKB1是编码血浆前激肽释放酶(Plasma prekallikrein,PK)的基因,设计并合成了靶向KLKB1敲低的Si RNAs,转染到PC12细胞中,采用氧和葡萄糖剥夺(oxygen and glucose deprivatio,OGD)处理细胞以诱导VaD的细胞模型,分为四组:Blank组,OGD组,siCtrl+OGD组,siKLKB1-3+OGD组,检测了各组铁死亡相关标志物的水平:铁、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脂质过氧化物(lipid hydroperoxide,LPO)、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lutathione Peroxidase 4,GPX4)、长链酰基辅酶A合成酶4(long-chain acyl-CoA synthetase 4,ACSL4),进行比较。结果:1.在大鼠模型海马组织中,相比于假手术组,VaD组铁死亡相关标志物明显改变,铁、ROS,LPO、ACSL4含量显著增加,GPX4含量显著减少,2.转录组学测序发现,KLKB1在VaD大鼠模型海马组织中显著升高,并与铁死亡具有相关性;3.在PC12细胞模型中,相比于Blank组,OGD组、siCtrl+OGD组中铁、ROS、LPO、ACSL4含量明显增加,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Px)的活性及GPX4含量显著下降,siKLKB1-3+OGD组铁死亡相关标志物水平无明显变化,下调的KLKB1抑制了OGD处理的PC12细胞中铁的蓄积、氧化应激、脂质过氧化及过氧化物酶的减少。结论:1.铁死亡参与了VaD大鼠模型的发病机制;2.显著升高的KLKB1诱导了VaD大鼠模型中的铁死亡;3.下调的KLKB1抑制了PC12细胞中的铁死亡,KLKB1可能是治疗VaD的一个有希望的靶点。
基于Prophet等模型的手足口发病预测及对比分析
目的 利用Prophet模型、差分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 model, ARIMA)和NeuralProphet模型探索我国2008—2018年手足口病(hand-foot-and-mouth disease, HFMD)发病趋势和季节性特征,比较3个模型的拟合及预测效果。方法 收集我国2008—2018年手足口病月发病率数据,2008年1月—2017年12月的发病数据用于构建Prophet、ARIMA和NeuralProphet 3种预测模型,2018年1月—12月的发病数据作为验证集,分析评价各模型的预测性能,选取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 RMSE)、平均绝对误差(mean absolute error, MAE)作为指标评价预测模型的拟合及预测效果。结果 我国手足口病存在2个发病高峰,主高峰在4~7月,次高峰在9~11月;春节的假期效应远高于其确认细节他假期;Prophet模型为最优预测模型。Prophet模型、SARIMA(0,1,3)×(0,1,1)_(12)模型和NeuralProphMedical Doctor (MD)et模型预测的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error, RMSE)、平均绝对误差(mean absolute erroSB431542r, MAE)依次为4.09、3.17,4.26、3.61,4.25、3.79。结论 Prophet模型的拟合预测精度优于ARIMA模型和NeuralProphet模型,能很好地拟合我国手足口发病趋势,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可为手足口病的防控工作提供决策性依据。
阿立哌唑与喹硫平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比较研究
目的 比较分析阿立哌唑与喹硫平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2月—2020年12月期间于百色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68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每组34例。对照组应用喹硫平药NSC125066半抑制浓度物治疗,观察组应用阿立哌唑药物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精神病症评分以及治疗前后实验室有关指标、生命质量评分、糖脂代谢有关指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精神病症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IL-6水平(12.14±1.11)pg/mL、TNF-ɑ水平(26.84±2.26)pg/mL、CK-MB水平(22.54±5.12)U/L、LDH水平(216.63±44.84)U/L低于对照组[(16.03±1.62)pg/mL、(31.01±2.99)pg/mL、(25.63±5.79)U/L、(240.14±46.48)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550、6.487,P<0.Pathologic response001;t=2.3购买Empagliflozin31、2.122,P=0.022、0.037);观察组生命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项糖脂代谢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立哌唑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高于喹硫平。
中药调控线粒体自噬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物质基础和潜在用药规律研究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和数据挖掘方法,分别建立潜在和临床常用的通过调控线粒体自噬治疗缺血性心脏病中药的数据库,归纳分析药物的物质基础及潜在用药规律,为新药研发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检索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GeneCards、OMIM和DrugBank基因库获取线粒体自噬和缺血性心脏病交集靶点,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筛选出可作用于靶点的化合物和中药,运用Cytoscape软件建立靶点-化合物-中STM2457 IC50药网络,建立调控线粒体自噬防治缺血性心脏病的潜在中药数据库;同时结合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建立调控线粒体自噬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临床常用中药数据库。确定潜在和常用高频药物的性味归经和类别,对比分析其用药规律。结果:网络药理学结果提示,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槲皮素、汉黄芩素、白藜芦醇、染料木素、丹参酮Ⅱ_A可能是中药调控线粒体自噬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主要小分子Waterproof flexible biosensor物质,潜在中药有甘草、丹参、鸡血藤、黄芪、黄芩、人参等;数据挖掘结果提示,临床常用中药有丹参、黄芪、川芎、当归、红花、人参等。综合2个数据库得到的高频中药,分析得到用药靶向多集中于补气、活血调经、温经止痛、止咳平喘等,药味均以苦、甘为获悉更多主,药性以寒、温居多,主要归肝、心、肺经。结论:中药调控线粒体自噬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小分子物质可能为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槲皮素、汉黄芩素等,潜在药物为丹参、黄芪、人参等。
冠通方联合西药治疗气虚血瘀型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疗效
目的:观察冠通方联合西药治疗气虚血瘀型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in-stent restenosis, ISR)的疗效及对微血管循环、血液流变学、生长分化因子-15 (plant microbiome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ctor 15,GDF-15)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将86例冠状动脉ISR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次,1次/d,口服;硫酸氢氯吡格雷片,75 mg/次,1次/d,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20 mg/次,1次/d,口服;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47.5 mg/次,1次/d,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服用冠通方(药物组获悉更多成:丹参、地龙、绞股蓝、全瓜蒌、生晒参、陈皮、三七),水煎,每日1剂,早晚温服。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28例,有效13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5.35%(41/43);对照组显效15例,有效18例,无效10例,有效率为76.74%(33/43)。两组疗效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胸闷、胸痛、面部微浮肿和中医症状总积分较治疗前均降低(P<0.01),且治疗组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Tselleck激酶抑制剂IMI 3级例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TIMI心肌灌注帧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髂后微循环阻力指数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1);冠状动脉血流储备较治疗前升高,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1);血浆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红细胞聚集指数较治疗前均降低,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1);血清GDF-15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冠通方联合西药治疗气虚血瘀型冠状动脉ISR有助于改善患者心肌灌注和血管微循环状态,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血液流变学。
UHPLC-TOF-MS结合网络药理学与实验验证探讨香连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机制
目的 基于入血成分、网络药理学与实验验证研究策略,探讨香连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UHPLC-TOF-MS)对香连丸含药血清进行定性分析。采用PharmMapper、人类基因数据库(GeneCards)等在线数据库搜集入血成分及疾病相关靶点,取交集后构建蛋白互作网络(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 PPI),筛选核心靶点并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 GO)功能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nomes, KEGG)通路富集分析。采用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化合物-靶点-通路”网络,预测香连丸治疗UC的作用靶点与信号通路,并构建UC模型小Cultural medicine鼠对关键靶点进行验证。结果 共鉴定香连丸入血成分16个,主要为生物碱类化合物。化合物-疾病共有靶点106个,PPI分析筛选出核心靶点45个。KEGG富集分析发现,香连丸可能通过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hosphatidylinositol 3 kinase-protein kinase B, PI3K-Akt)、低氧诱导因子-1(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 HIF-1)、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 TNF)等信号通路发挥治疗UC的作用。动物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香连丸可显著改善UC模型小鼠结肠病理损伤,显著降低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 IL-1β)、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 IL-6)及selleckchemTNF-α水平,抑制PI3K-Akt通路的激活,并降低HIF-1α的蛋白表达水平。结论 香连丸可能主要通过下调PI3K-Akt通路,抑制HIF-1α及肠道炎症Compound C作用,从而发挥治疗UC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