粪便钙卫蛋白联合CD64指数及超敏C反应蛋白在儿童细菌性肠炎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粪便钙卫蛋白(fecal calprotectin, FC)、CD64指数、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 hs-CRP)在儿童细菌性肠炎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9月徐州市儿童医院收治的100例感染性肠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肠道细菌病原学检查结果分为细菌性肠炎组(50例)和病毒性肠炎组(50例);选取同时期50例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对照组。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 ROC)分析FC、CD6Brief Pathological Narcissism Inventory4指数、hs-CRP及联合指标在细菌性肠炎患儿中的诊断价值。结果:细菌性肠炎组患儿的FC、CD64指数、hs-CRP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毒性肠炎组患儿的FC、hs-CRP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Entinostat(P<0.05),CD64指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性肠炎组患儿的FC、CD64指数、hs-CRP显著高于病毒性肠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显示,FC、CD64指数、hs-CRP诊断细菌性肠炎患儿的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selleck化学 curve, AUC)分别是0.881、0.969、0.792;FC+CD64指数和FC+hs-CRP双项联合检测时AUC分别是0.969、0.884;FC+CD64指数+hs-CRP联合检测时AUC为0.967。通过比较发现,FC+hs-CRP与FC+hs-CRP+CD64指数的AU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FC+CD64指数与FC+hs-CRP+CD64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C+CD64指数联合检测以及FC+CD64指数+hs-CRP联合检测均能有效判断细菌性肠炎患儿,且诊断价值相当。基于简便性及成本考虑,临床上更推荐使用FC+CD64指数联合检测。

2018-2021年江苏省盐城市托幼机构消毒质量与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关联研究

目的 研究托幼机构消毒质量与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之间的关联,为开展预防性消毒、控制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盐城市2018-2021年托幼机构消毒质量监测和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数据,分析两者关联。结果监测样品共22 524份,总合格率为92.06%,无手足口聚集性疫情托幼机构总合格率93.59%,高于有聚集性疫情托幼机构的88.99%(P<0.05)。各监测项目中,无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的托幼机构物体表面消毒合格率为95.10%,高于有聚集性疫情机构的87.81%(P<0.05);无聚集性疫情机构的工作人员手卫生合格率95.56%,高于有疫情机构的86.34%(P<0.05)。聚集性疫情次数为0、1、PLX-4720配制≥2次托幼机构物体表面合格率分别为95.10%、88.66%、85.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工作人员手合格率分别为95.56%、8sports and exercise medicine7.56%、83.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罹患率≤2%的托幼机构物体表面和工作人员手合格率分别为89.88%、89.13%,均高于罹患率>2%的托幼机构点击此处(86.44%、84.4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托幼机构物体表面及工作人员手消毒质量与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是否发生、发生次数及罹患率之间存在关联。

针刺疗法治疗卒中后便秘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

目的:评估针刺治疗卒中后便秘疗效,为针刺治疗卒中后便秘提供循证医学根据。方法: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检索库、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CochE-616452rane、Embase 2000年1月-2022年3月31日的文献,获取期间所有应用针刺治疗卒中后便秘的随机对照试验。用Endnote 20文献管理软件对检索文献进行筛选和整理,并用Cochrane和RevMan 5.4软件对其进行质量评价和结果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11篇,涉及813例受试者。试验组总体临床愈显率优于对照组[OR=3.21,95%CI(2.16,4.79),P <0.000 01]。其中针刺疗法试验组的疗效优于口服麻仁润肠丸对照组[OR=3.04,95%CI(1.48,6.24),P=0.002点击此处];单纯针刺试验组的疗效优于口服乳果糖溶液对照组[OR=3.82,95%CI(1.91,7.64),P=0.000 2];临床便秘症状积分[MD=-1.45,95%CI(-1.74,-1.16),P <0.000 01];排便间隔时间[MD=-42.22,95%CI(-48.05,-36.39),P <0.000 01]。另有4篇文献记录了轻度不良反应,无脱落现象。结论:针刺疗法可有效改善卒中后便秘症状,且安全性较高。由于选取文献数量、质量限制,未来仍旧需要更多长期随访的高质量研究报告来补充immunity innate验证以上结论。

奥氮平联合利培酮治疗伴激越症状的精神分裂症的临床观察

目的 研究奥氮平+利培酮运用于伴激越症状的精神分裂症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伴激越症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7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5例。研究组采取奥氮平+利培酮,对照组服用奥氮平,对比两组的总有效率、阳drug-medical device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兴奋量表(PANSS-EC)、不良反应,比较两组用药结果。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服药前各组的PANSS评分并差别(P>0.05),服药后研究组阳性症状、阴性症状、一般精神病性评分、、总分均低DNA Damage/DNA Repair抑制剂于对照组Talazoparib分子量(P<0.05)。服药前各组的PANSS-EC评分并差别(P>0.05),服药后3d、1周、2周研究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奥氮平+利培酮的疗效更为理想,能够促进患者症状减轻,尤其是激越症状,从而稳定病情,值得推广。

冠状动脉周围脂肪组织的体积和平均衰减与冠心病发生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通过检测疑似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的患者既往行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oronary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CTA)的冠状动脉周围脂肪组织(peri-coronary adipose tissue,PCAT)体积和平均衰减,并结合血脂等(单因素或多因素强相关)等指标,探讨PCAT的体积和平均衰减与CHD的相关性。从而更好指导患者最佳治疗方案的选择。方法:选择2019年06月至2022年07月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就诊,其中实验组通过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诊断有严重冠状动脉狭窄(≥50%),被确诊为CHD的患者152例;对照组通过DSA诊断轻中度或无冠状动脉狭窄(<50%),被确诊为非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non-coronS63845临床试验ary heart disease,N-CHD)的患者55例。有7名患者的CCTA检查晚于DSA检查,两种检查时间间隔最长的为167天,平均时间间隔为7.53天。分别对患者的性别、年龄、身高、体重、既往高血压、糖尿病病史等一般资料及白细胞、心肌损伤标志物、B型利钠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D二聚体、肌酐、血尿酸、钾离子、血脂、空腹血糖、心电图、CCTA近端斑块狭窄程度和性质、内脏脂肪等临床资料进行数据收集与整理。通过影像学软件(联影)自动计算每个患者冠状动脉近端左前降支(left anterior descending coronary artery,LAD)和左回旋支(leftNSC 125973作用 circumflex coronary artery,LCX)的0-40 mm,以及近端右冠状动脉(right coronary artery,RCA)的10–50 mm的三根冠状动脉的PCAT体积和平均衰减,即脂肪衰减系数(fat attenuation index,FAI)。通过统计学软件分析CHD不同亚组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的患者PCAT相关指标水平与各相关因素的关系,从而探讨PCAT相关指标对CHD的影响。结果:(1)CHD组的平均年龄、甘油三酯,白细胞,血尿酸,空腹血糖,BNP的平均水平、D二聚体阳性比例、高脂血症的比例、有高血压病,糖尿病的比例高于N-CHD组,有统计学意义。(2)CHD组的RCA、LAD、LC…

基于CiteSpace的中医药治疗双心疾病相关研究可视化知识图谱分析

目的:基于CiteSpace对中医药治疗双心疾病的文献进行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探索中医药在双心疾病诊疗中的发展状况,发掘新的研究方向。方法: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检索2000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中医药治疗双心疾病的相关文献,应用CiteSpace 5.8.R3软件对作者、机构、关键词绘制知识图谱并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6 190篇,近20年发文量稳步增加。研究核心学者321位,研究机构为655家,以山东中医药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等研究机构为代表;关键词为448个,频数最高的关键词为焦虑抑郁,关键词聚类显示研究主要包括双心疾病中医药物的药理作用研究、名老中医医案研究、双心疾病中医证候研究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双心疾病等。数据挖掘更多是目前研究主流。结论:中医药治疗双心疾病相关领域研究趋势主要集中在中医药改善双心疾病相关症状的临床试此网站验、主要方剂作用机制的动物实验及双心疾病的中医临床诊断评估量表研究等方面,研究类型主要以个案报道、名医经验及临床观察等研究为主;目前该领域仍缺乏多中心大样本临床试验,研究tropical infection机构间需进一步加强合作,双心疾病相关基础理论研究及计算机人工智能等技术应用于早期诊断是未来研究热点。

黄芪建中汤对地高辛所致小鼠胃溃疡的疗效

为探讨黄芪建中汤(HQJZT)对地高辛所致小鼠胃溃疡的治疗效果及其可能机制,应用地高辛复MCC950采购制小鼠胃溃疡模型,在镜下观察胃黏膜组织病理学改value added medicines变,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Na~+-K~+-ATP酶活性、NO含量和胃蛋白酶表达水平.结果发现,与阴性对照组相比,经地高辛灌胃后小鼠体重极显著降低(P<0.01),胃黏膜可见明显溃疡病变,血清中Na~+-K~+-ATP酶活性和NO含量极显著下降(P<0.01),胃蛋白酶表达水平极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经HQJZT灌胃后小鼠体重极显著增加(P<0.01),胃黏膜损伤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血清中Na~+-K~+-ATP酶活性和NO含量显著升高(分别为P<0.01,P<0.05),胃蛋白酶表达水平极显著降低(P<0.01),且以中剂量组的作用最明显.结果表明,HQJZT对地高辛所致小鼠胃溃疡具有一定的治MLN8237价格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提高Na~+-K~+-ATP酶活性、增加NO含量和降低胃蛋白酶表达水平,进而促进溃疡黏膜损伤修复有关.

达格列净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效果

目的:探讨达格列净治疗2型糖尿病(T2DM)合并冠心病(CHD)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3月在厦门市第五医院接受治疗的119例T2DM合并CHD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常规组(59例)Medial medullary infarction (MMI)与达格列净组(6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CHD用药。常规组给予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达格列净组给予达格列净。比较两组治疗前(T0)、治疗24周后(T1)血糖指标、血脂指标、炎症因子及不良心血管事件。结果:T1,两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较T0下降,且达格列净组FPG、2 h PBG、HbA1c、TC、TG、LDL-C水平均低于常规组,差3-MA供应商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1,两组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较T0下降,达格列净组IL-6、CRP水平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达格列净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达格列净对T2DM合并CHD患者的血糖、血脂、炎症因子均具有调节作用,有助Nirmatrelvir于降低不良心血管事件风险。

首发未用药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双侧楔前叶的功能及有效连接的网络异常

背景与成年发病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相比,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具有基因易感性更高PF-02341066供应商,阴性症状更严重,复发率更高,预后和社会功能恢复不良等特点。明确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脑功能异常改变对进一步阐明疾病的发病机制、探索个体化精准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目的 探索首发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静息状态下双侧楔前叶功能及有效连接的异常改变,为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脑影像机制研究提供影像学参考。方法 纳入符合《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5)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首发未用药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21例,同期纳入年龄、受教育程度、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对照组21例。对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症状评估采用精神症状评定量表(PSYRAT)以及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所有被试均进行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www.selleck.cn/products/smoothened-agonist-sag-hcl像扫描,以双侧楔叶为种子点进行功能及有效连接分析,计算其与全脑的功能连接图,并分析功能连接强度与临床症状的相关性。结果 在功能连接方面,患者组双侧楔前叶与左侧颞中回的功能连接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media literacy intervention,FWE校正,簇水平P<0.05);在有效连接方面,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患者组表现出从种子区到左侧额中回的负反馈效应。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组从双侧楔前叶到左侧额中回有效连接减低与PANSS总评分呈正相关(r=0.450,P<0.05)。结论 首发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静息态下双侧楔前叶功能连接及有效连接网络模式可能存在异常,其中双侧楔前叶与左侧额中回的有效连接减弱可能与患者精神症状相关。

基于服药依从性的主动式干预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影响

目的 探讨聚焦服药依从性的主动式干预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6月—12月上海市普陀区社区内符合精神分裂症诊断的病例,采用随机抽样方法,选取患者120例,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仅予常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与门诊随访,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服药依从性的主动式干预,为期24个月,比较两组患者阴性和阳性症状量Insect immunity表(PANSS)、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PSP)评分以及服药依从性、复发等变化情况。结果 实际完成研究组57例,对照组54例。干预24个月后,研究组PANSS、PSP量表评selleck抑制剂分与对照组比较均有变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干预前后自身比较显示,患者PANSS、PSP量表评分以及服药依从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服药依从性的主动式干预模式,对于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控制病情,提高服药依从性MK-4827半抑制浓度,恢复社会功能,减少复发具有积极作用,对疾病的远期疗效具有促进作用,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