硒辅助治疗犬伪中间葡萄球菌性角膜炎模型及其作用机理

伪中间葡萄球菌是结膜囊内正常微生物系的优势菌落,当角膜抵抗力降低或受损时其会侵入角膜并导致角膜感染。亚硒酸钠对炎症、细胞生命周期和免疫环境调节等具有调控作用,呈现抗炎、抗氧化和免疫调节等功效,然而,目前并未有报道它会影响犬伪中间葡萄球菌性角膜炎。因此,通过将犬伪中间葡萄球菌接种于损伤的犬角膜建立伪中间葡萄球菌性角膜炎动物模型,然后用Na2SeO3溶液滴眼辅助治疗,探究亚硒酸钠对犬伪中间葡萄球菌性角膜炎的疗效影响;通过伪中间葡萄球菌感染体外培养的犬角膜上皮细胞(CCECs)建立体外感染模型,然后用不同浓度Na2SeO3处理细胞,检测CCECs炎性和氧化反应相关信号通路和细胞因子的变化,为亚硒酸钠应用于犬细菌性角膜炎治疗奠定理论基础。1.亚硒酸钠对犬伪中间葡萄球菌性角膜炎模型的辅助疗效观察试验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为健康犬,不做处理;阴性对照组角膜被损伤,不接种伪中间葡萄球菌;造模组角膜Belnacasan作用被损伤后接种伪中间葡萄球菌,与阴性对照组均用乳酸钠林格液滴眼治疗;阳性对照组角膜损伤和染菌后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滴眼治疗;加硒治疗组联合应用亚硒酸钠溶液与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滴眼;滴眼方法是每次每眼滴入2滴药液,每间隔2h滴眼一次,连续滴眼治疗48h。治疗期间检测眼泪液量和眼内压的变化,用裂隙灯和荧光素钠染色法观察角膜炎症和损伤的变化。于第48 h无菌采集角膜,部分用于角膜石蜡切片的制作,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部分进行组织总RNA和总蛋白的提取,用于检测相关蛋白表达量与细胞因子mRNA表达。结果显示,接种细菌后各组的泪液量增多,眼内压下降,伪中间葡萄球菌致犬角膜基质层感染造成角膜浑浊、水肿并在损伤处形成溃疡灶,角膜表面有新生血管长入。加硒治疗组的病变程度轻于阳性对照组。模型组犬角膜组织中IκBα、p65磷酸化水平明显升高,且显著上调MyD88蛋白表达(p<0.05 或 p<0.01),IL-1β、IL-6、IL-8、TNF-α、MMP-2 以及 MMP-9 mRNA表达上调明显(p<0.05或p<0.01);角膜免疫组化染色显示NF-κBp65的表达升高(p<0.05)。用左氧氟沙星治疗和加硒治疗后,其IκBα、p65磷酸化水平明显降低,与此同时显著下调MyD88蛋白表达(p<0.05或p<0.01),且加硒治疗组与阳性对照组相比,其IκBα磷酸化水平和MyEMB endomyocardial biopsyD88蛋白表达量显著降低(p<0.01或p<0.05),说明亚硒酸钠可通过抑制角膜NF-κB信号通路减少炎性细胞因子表达,效果优于单纯用抗生素治疗。与造模组相比,阳性对照组和加硒治疗组角膜组织中Keap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或p<0.01)、Nrf2、HO-1和NQO-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和p<0.01),GCLC、GSTP1、GPX1 和 GPX4 的 mRNA 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和p<0.01),且与阳性对照组相比,加硒治疗组角膜组织中Keap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或p<0.01)、Nrf2、HO-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或p<0.01),GCLC、GSTP1、GPX1 和 GPX4 的 mRNA 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 或p<0.01)。说明亚硒酸钠治疗后角膜通过激活Nrf2/Keap1信号通路增加抗氧化因子的表达,进一步降低对角膜的损伤,改善角膜病变情况。2.亚硒酸钠对伪中间葡萄球菌诱导的犬角膜上皮细胞NF-κB通路表达的影响CCECs培养至80%融合时,对照组和S.pesudintermedius(S.p)组加入基础培养基,硒试验组分别加入终浓度为1、2或4 μmol/L Na2SeO3的基础培养基处理12h,随后S.p组和硒试验组按MOI=1:1加入对数生长期的S.p,培养后对细胞进行收集。对细胞炎性因子进行检测(主要用到了 qRT-PCR),用Western Blot检测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与空白组相比,S.p组细胞IκBα、p65蛋白磷酸化水平升高(p<0.05或p<0.01),且极显著上调MyD88蛋白表达(p<0.01);IL-1β、IL-6和IL-8的基因相对表达量极显著增加(p<0.01),TNF-α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增加(p<0.05);亚硒酸钠以剂量依赖性的方式抑制了IκBα、p65蛋白磷酸化,与此同时也以同样的方式抑制MyD88蛋白表达(p<0.05或p<0.01),降低了 IL-1β、IL-6、IL-8 和 TNF-α 的基因表达水平(p<0.05)。3.亚硒酸钠对伪中间葡萄球菌诱导的犬角膜上皮细胞氧化应激的影响CCECs培养至80%融合时,对照组和S.p组加入基础培养基,硒试验组分别加入终浓度为1、2或4 μmol/LNa2SeO3的基础培养基处理12 h,随后S.p组和硒试验组按MOI=1:1加入对数生长期的S.p,继续培养不同时间后收集细胞,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ROS表达水平,试剂盒法检测MDA含量、SOD与CAT的活力、T-AOC表达情况,用Western Blot检测细胞Nrf2/Keap1通路及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S.p侵袭后细胞内表达更高的ROS和MDA含量(p<0.01),且SOD、CAT活力极显著降低(p<0.01),T-AOC和GPX活性极显著降低(p<0.05或p<0.01);Nrf2、HO-1和NQO-1的蛋白表达量极显著降低(p<0.01),Keap1蛋白表达量显著升高(p<0.01)。与S.p组相比,1、2或4μmol/LNa2SeO3组呈剂量依赖性引起ROS和MDA含量降低(p<0.01),SOD、CAT活力显著或极显著升高(p<0.05或p<0.01),T-AOC和GPX活性显著升高(p<0.05或p<0.01);Nrf2、HO-1和NQO-1的蛋白表达量呈剂量依赖性显著升高(p<0.05或p<0.01),Keap1蛋白表达量呈剂量依赖性显著降低(p<0.01)。综上可KD025体内见,犬角膜损伤感染S.pesudintermedius后泪液量增多,眼内压下降,水肿和损伤加重并形成溃疡灶,有血管向角膜损伤处增生。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或抗菌药联合亚硒酸钠滴眼治疗均有效,但硒可改善单纯用抗菌药治疗的效果。并且亚硒酸钠能抑制S.pesudintermedius诱导的犬角膜和角膜上皮细胞NF-κB信号通路激活并减少炎性细胞因子基因表达,激活Nrf2/Keap1信号通路并增加抗氧化酶表达量或活性,减少氧化因子的含量,降低角膜和角膜上皮细胞的炎性反应和氧化损伤。

便通胶囊/片治疗便秘临床综合评价

目的:以药品临床价值为导向,对便通胶囊/片治疗便秘开展临床综合评价,为便通胶囊/片的合理定价、合理用药及药品目录遴选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当前可获得数selleckchem Nirmatrelvir据及调研数据,围绕便通胶囊/片与3种对照药治疗便秘的有效性、安全性、经济性、创新性、适宜性和可及性6个维度开展临床综c-Met抑制剂合评价。结果:有效性方面,便通胶囊/片可提高临床有效率,药理作用机制明确。安全性方面,未见不良反应,预后良好。经济性方面,日均费用在对照药中最低,并具有一定成本效果优势。创新性方面,获得国内专利,并作为三类中药新药/中药9新药上市。适宜性方面,便于储存、方便服用,在药物技术特性和药品使用方面都具有较好的适宜性。可及性方面,医院覆盖较广,产能充足,患者负担较低,药品目录收录广泛,长期应用无较大环境风险。4种中成药的综合价值分数从高到低依次为对照药B(84.27分)、便通胶囊Lipid Biosynthesis/片(82.47分)、对照药A(70.47分)、对照药C(59.46分)。专家组推荐意见为A类(18/18),建议可直接转化为决策使用。结论:便通胶囊/片治疗便秘的临床综合价值较高,可为药品合理定价、合理用药及药品目录遴选提供参考依据。

阿立哌唑与氨磺必利对女性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患者的影响

目的:观察阿立哌唑与氨磺必利对女性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患者泌乳素和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济源市第六人民医Prior history of hepatectomy院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期间收治的86例女性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患者,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观察组采用阿立哌唑治疗,对照组采用氨磺必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泌乳素、孕酮、卵泡刺激素和黄体生成素水平变化状况,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糖脂代谢指标,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以及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泌乳素低于对照组,卵泡刺激素和黄体生成素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Tofacitinib核磁观察组空腹血糖(FPG)、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低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治疗第2、4、6周,两组PAN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LY-188011采购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女性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患者治疗中,阿立哌唑与氨磺必利对于改善其阴性症状效果相当且不良反应少,但阿立哌唑对泌乳素影响小、不会引起性功能激素异常,且可保持糖脂代谢指标稳定。

分析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糖尿病肾病尿毒症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 DN)尿毒症患者实施高通量血Belnacasan液透析(high Practice management medicalflux hemodialy-sis, HFHD)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兴山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DN尿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简单随机化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低通量血液透析(low flux hemodialysis, LFHD)治疗,观察组接受HFHD治疗。观察对比两组血糖水平、肾功能指标、炎症因子水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治疗前后,两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AZD6738分子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尿素氮、血肌酐、β-微球蛋白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水平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白细胞介素-6、C反应蛋白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N尿毒症患者实施HFHD治疗,可调节机体炎症因子水平,改善肾功能。

疼痛伴发焦虑抑郁情绪变化与小鼠内侧前额叶和前扣带回皮质神经元激活的时程性关系研究

Stereotactic biopsy目的 探讨神经病理性痛伴发负性情绪变化的过程中,小鼠内侧前额叶皮质(mPFC)和前扣带回皮质(ACC)等情绪相关脑区神经元激活的时程性变化特征。方法 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TR组)和选择性坐骨神经损伤组(SNI组)。分别于手术后不同时间点对两组小鼠进行行为学观察和免疫荧光染色,尤其是对两组小鼠mPFC和ACC脑区进行神经元活化标记物c-Fos的染色,并进一步进行活化神经元的类型分析。结果 与CTR组相比,SNI组小鼠在疼痛造模后28 d出现焦虑样行为表现,在疼痛造模后56 d出现抑郁样行为表现。同时,mPFC和ACC脑区神经元的激活程度也呈现出时程性变化特征。在SNI造模3 d时,mPFC和ACC脑区神经元与CTR组相比呈现明显的激活,c-Fos阳性细胞数显著升高;此后激活程度随疼痛的进展而逐渐降低,表现为c-Fos阳性细胞数逐渐降低;至SNI造模56 d时,mPFC和ACC脑区c-Fos阳性神经元的数目与CTR组没Colforsin有明显区别。相关性分析提示焦虑样情绪的发生和mPFC脑区神经元的激活程度呈负相关关系。进一步的实验显示,在SNI造模3 d的疼痛早期,mPFC和ACC脑区激活的神经元既包含兴奋性神经元,也包含抑制性神经元。结论 mPFC和ACC脑区神经元的激活随疼痛的进展而发生时程性变化,尤其是mPFC脑区神经元的激活与疼痛后焦虑情绪的发生呈负相关关系,可能对疼痛相关负性情绪的GSK126分子量变化进展起到一定的保护性作用。

贝叶斯框架下的自闭症感知觉异常

自闭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 ASD)是一种复杂的神经发育疾病,其典型特征是社交障碍、限制和重复的行为和兴趣.此外, ASD个体往往表现出感知功能的非典型性(如感觉超敏感或低敏感).先前的知觉理论只能部分解释ASD个体与典型发育个体(typically developing, TD)之间的差异. Pellicano和Burr提出了贝叶斯预测模型,通过贝叶斯计算建模和预测编码理论将感知过程概念化,从新的角度去理解这种差异.该模型描述了感觉自下而上和认知自上而下的过程如何共同作用,并以不同的方式塑造了ASD的感知.本文对贝叶斯模型进行了全面的回顾,其中最突出的两个理论是“弱先验假设”和“ASD预测误差高且不灵活精度的假设”(HIPPEA).我们从高级的社会认知功能上Semi-selective medium和不同的感觉通道角PF-6463922 MW度上检验了这些理论.结果显示,目前支持贝叶斯预测理论的证据是混合的,有的研究支持ASD个体的先验不足或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调整这些预测的灵活性较差,也有的研究指出ASD个体能够学习预测,拥有完整的预测能力,贝叶斯先验的整合上没有差异,还有一些研究在行为与神经影像学发现不一致.尽管贝叶斯ASD理论很有前途,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ASD患者的非典型感知觉,但它在实证方面还面临着挑战.基于此,我们提出了现有研究的局限和未来发展的建议.总之,贝叶斯预测模型自提出以来,已经得到了有效应用和不断的验证.selleck NMR然而,该理论仍然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概念,未来还需要大量的研究来更新和改进.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在尿毒症继发甲旁亢患者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HD)联合血液灌流在尿毒症继发甲旁亢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就诊的88例尿毒症继发甲旁亢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与参考组,各44例。参考NSC 127716抑制剂组单纯进行HD治疗,联合组行HD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实验室指标[尿素氮(BUN)、甲状旁腺激素(PTH)、磷、钙、钙磷乘积、血肌酐(Scselleckchem SAGr)]及生活质量。结果 :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8.64%(39/44),高于参考组的65.91%(29/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BUN、Scr、PTH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联合组低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磷、钙磷乘积均低于治疗前,钙水平高于治疗前,且联合组磷、钙磷乘积水平低于参考组,钙水平高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社会功能、健康状况、生理功能、精神状态和情感职能评分高于治疗前,hereditary risk assessment且联合组高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D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继发甲旁亢患者可提高疗效,改善其肾功能,降低PTH、磷、钙、钙磷乘积水平,提高其生活质量。

三种乳杆菌对小鼠溃疡性结肠炎的缓解作用及机制

目的 探讨3株乳杆菌(植物乳植杆菌、罗伊氏粘液乳杆菌和副干酪乳酪杆菌)对小鼠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缓解作用及机制。方法 采用葡聚糖硫酸钠(DSS)法构建C57BL/6J小鼠急性UC模型,并在造模前后均给予乳杆菌干预治疗;测量各组小鼠体质量、结肠长度;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技术检测小鼠结肠上皮紧密连接蛋白表达水平;HE染色观察分析小鼠结肠组织病理变化;16S rDNA高通量测序分析小鼠肠道菌群组成情况;转录组测序分析小鼠结肠组织基因表达差异。结果 与DSS模型组相比,植物乳植selleck Roxadustat杆菌干预组(t=2.285,P=0.045)和副干酪乳酪杆菌干预组(t=2.360,P=0.040)小鼠体质量增加显著;植物乳植杆菌干预组(t=2.335, P=0.042)结肠长度显著增加;植物乳植杆菌干预组(ZO-1:t=4.975,P=0.003;Occludin:t=2.629,P=0.034)和罗伊氏粘液乳杆菌干预组(ZO-1:t=3.523,P=0.013;Occludin:t=2.52Vacuum Systems5,P=0.040)紧密连接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上调。乳杆菌干预组结肠黏膜组织病理损伤得以缓解,肠道菌群丰度及多样性降低得以改善。植物乳植杆菌干预组vs DSS模型组共有69个差异表达基因,KEGG pathway分析提示差异基因富集于免疫调节、内分泌与消化系统相关疾病等通路上。结论 3株乳杆菌对UC小鼠展现出较好的缓解作用,其作用机制与修复肠道Captisol采购屏障、调节肠道微生物群结构和降低肠道炎症水平相关。

出院康复指导联合积极心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遵循医嘱及康复效果的影响

目的 观察出院康复指导联合积极心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遵循医嘱及康复效果的影响,为其治疗提供方法。方法 招募2019年7月—2022年7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收治的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40例,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70例)和对照组(70例)。2组均遵医嘱进行相同的治疗及随访管理,对照组给予出院康复指导,观察组在与对照组相同处理的基础上联合更多积极心理干预,2组干预均从出院前1 d至出院后3个月。观察并比较2组不良情绪[采取简版老年抑郁量表(GDS-15)和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GAD-7)评估]、遵医嘱情况[采取Morisky用药依从性问卷(MMAS-8)和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HPLP-Ⅱ)评估]、康复效果[采取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评估]。结果 观察组出院后干预3个月时GDS-15、 GAquality control of Chinese medicineD-7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院后干预3个月时MMAS-8、 HPLP-Ⅱ得分、 SAQ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LXH254说明书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出院康复指导联合积极心理干预可缓解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其用药依从性,改善其健康行为,提高其康复效果。

白内障术后感染性眼内炎危险因素及血清sTREM-1、HMGB1、CD64指数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究白内障术后感染性眼内炎危险因素及血清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CD64指数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0年12月—2022年12月于绍兴市中心医院行白内障手术患者420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情况分为并发感染性眼内炎组30例和未并发感染性眼内炎组390例。统计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分析危险因素,比较血清sTREM-1、HMGB1、CD64指数变化,分析其对白内障术后感染性眼内炎的诊断价值。结果 420例白白内障手术患者术后并发感染性眼内炎30例(7.14%);共分离出34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阳性菌31株(91.18%)。白内障术后并发感染性眼内炎的危险因素为年龄大、有糖尿病、手术时间(≥15 min)(P<genetic rewiring0.05)。并发感染性眼内炎组sTREM-1、HMGB1、CD64指数高于未并发感染性眼内炎组(P<0.05),三者联合检测对白内障术后并发感染寻找更多性眼内炎的诊断曲线下面积(AUC)高于单独检测(P<0.05),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6.67%、82.31%。结论 白内障手术患者术后并发感染性Nirmatrelvir小鼠眼内炎发生率高,以革兰阳性菌为主,年龄大、有糖尿病、手术时间(≥15 min)为白内障术后并发感染性眼内炎危险因素;sTREM-1、HMGB1、CD64指数在白内障手术患者术后并发感染性眼内炎中升高,三者联合检测对其具有较高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