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褥疮70例的回顾性分析

目的:回顾分析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血管疮疡外科2019.12.01至2022.12.01期间收治的以褥疮为主诊断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褥疮的临床疗效。材料与方法:⑴根据诊断及筛选标准,对纳入的70例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详细记录。⑵积极治疗患者原发病,纠正患者一般状态,对创面进行清创处理,后期培养肉芽、闭合创面。⑶对患者的年龄、性别、治疗前、后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计数、血清降钙素原、创面个数、创面发生部位等资料进行统计,观察患者治疗前后创面面积变化、创面渗出情况、创周红肿范围症状、肉芽填充情况,采用SPSS25.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本研究中褥疮患者西医分期non-necrotizing soft tissue infection为III、IV期患者占PD-0332991研究购买多数。2.本研究中褥疮患者中医证候为蕴毒腐溃、气血两虚证患者较多。3.患者经治疗后治愈9例,显效34例,有效27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4.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计数、血清降钙素原、创面面积、肉芽填充、创周红肿情况、渗出情况均改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褥疮能够早期有效控制感染,中期培养创面肉芽组织,后期植皮或皮瓣封JQ1闭创面临床疗效满意。2.中、西结合内外同治能够降低褥疮患者炎性指标、缩小创面面积、减少创面渗出、改善创周皮肤红肿、增加创面肉芽。

雷贝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对胃溃疡患者ET-1、HMGB1、MMP-9、ERK1/2、PGE_2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雷贝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对胃溃疡患者内皮素-1(ET-1)、人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前列腺素E2(PGE2)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12月至2021年3月我院收治的76例胃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和B组,各38例。A组接受奥美拉唑+克拉霉素+甲硝唑治疗,B组接受雷贝LEE011核磁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病情控制效果、ET-1、HMGB1、MMP-9、ERK1/2、PGE2水平及胃肠道症状评定量表(GSRS)、胃黏膜损伤改良Lanza评分。结果 B组的临床病情控制总有效率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的ET-1、HMGB1、MMP-9、ERK1/2、PGE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后,B组的ET-1、HMGB1、MMP-9水平低于A组,ERK1/2、PGE2水平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的GSRS、Lanz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后,B组的GSRS、Lanza评分低于A组(P<0.05)。结论 雷贝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治Sorptive remediation疗胃溃疡患者能够取得更佳的效果,有效改善ET-1、HMGB1、MMP-9、ERVX-765K1/2、PGE2水平,控制胃肠道症状,修复消化道黏膜损伤。

2018—2019年江阴市空肠弯曲菌检出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江阴市腹泻样病例空肠弯曲菌的感染情况并分析影响因素,为该地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对江阴市2018—2019年哨点医院及食源性疾病监测点的腹泻病例进行分析,采用双孔滤膜法对569份粪便标本进selleck BMN 673行空肠弯曲菌的分离鉴定。结果 569份粪便标本检出空肠弯曲菌30株,总检出率为5.27%,2019年该菌检出率为8.72%,高于2018年的1.4Biosurfactant from corn steep water8%;夏季该菌检出率最高,为8.06%,春秋季节其次,冬季未检出;男、女性该菌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0岁年龄组检出率最高,为9.21%;20~<60岁年龄组其次,为6.74%;0~<20岁年龄组检出率最低,为2.21%。结论 2018—2019年江阴市腹泻样病例空肠弯曲菌感染以夏季为主,≥60岁年龄组高发,相关部门需加强夏季食品安全管理,对老年人群重Aurora Kinase抑制剂点开展监测和健康宣教,以降低空肠弯曲菌的感染风险。

八宝灌肠方治疗脾虚湿蕴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八宝灌肠方治疗脾虚湿蕴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评价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22年01月至12月就诊于泉州市中医院的62例脾虚湿蕴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Cell death and immune response为研更多究对象,通过对其电子结肠镜、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疾病活动指数、中医证候的观察和评估,统计其临床有效率,采用SPSS26.0软件统计分析数据,观察八宝灌肠方治疗脾虚湿蕴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评价其安全性。结果1、肠镜(Baron评分):两组治疗后Baron内镜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治疗组在改善肠道溃疡和水肿、修复肠黏膜损伤方面优于对照组。2、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疾病活动指数(Mayo评分):两组组内对比,治疗后较治疗前Mayo评分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治疗组在降低炎症活动度,修复肠黏膜方面优于对照组。3、中医证候指数:总积分:相较于治疗前,治疗后的中医证候总积分明显降低,两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且随时间的增加其积分呈持续降低趋势。单项积分:治疗第2周,两组各项证候治疗效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4周两组腹胀、神疲乏力积分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治疗组治疗4周后在减少腹胀、神疲乏力积分上比对照组更为优越,且随治疗时间的增加呈持续降低趋势;第6周两组腹泻、脓血便、腹痛、食少积分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治疗组治疗6周后改善腹泻、脓血便、腹痛、食少症状比对照组更为显著。4、临床有效率: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3%,其中缓解0例,显效7例、有效18例、无效5例;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86%,其中缓解0例,显效2例、有效20例、无效7例。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八宝灌肠方在减轻患者腹泻、腹胀、脓血便、腹痛、神疲乏力、肢体倦怠、食少纳差等临床症状疗效确切,尤其在中、确认细节后期,疗效更为突出。2、八宝灌肠方在治疗过程中未发现皮肤过敏等不良反应,安全性良好。

慢性心律失常致心源性晕厥临床特征及诊治情况分析

目的 分析慢性心律失常致心源性晕厥(cardiac syncope,CS)的临床特征及诊治情况。方法 选取2019年12月至2021年12月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心脏生理实验室收治的86例慢性心律失常致C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其主要临床特征及诊治情况。结果 86例患者中依据病因分为三组,其中慢性心律失常致CS患者病因以房室传导阻滞(atrioventricular block,AVB)最为多Belumosudil临床试验见,有56例(65.12%),年龄26~78岁,平均年龄(56.86±13.75)岁,心脏阳性体Pidnarulex纯度征45例(80.36%);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ick sinus syndrome,SSS)19例(22.09%),年龄18~80岁,平均年龄(59.74±15.33)岁,心脏阳性体征13例(68.42%);窦性心动过缓11例(12.79%),年龄15~69岁,平均年龄(47.73±11.26)岁,心脏阳性体征9例(81.82%)。组间各年龄段及心脏阳性体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患者间病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阿托品等药serum hepatitis物治疗5例,接受心脏起搏器植入治疗18例,接受药物联合心脏起搏器治疗63例,其中痊愈出院29例,好转出院57例,无死亡病例。结论 慢性心律失常致CS患者病因多为房室传导阻滞,其次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窦性心动过缓较少,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而40岁以下患者病因多为窦性心动过缓,多数患者都具有阳性体征。可植入心脏起搏器或服用药物对该病患者进行治疗,及时对患者的病情进行了解与诊治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电针结合帕罗西订影响CUMS抑郁大鼠内侧前额叶BDNF/TrkB的相关机制研究

目的:本研究探讨电针结合帕罗西汀对慢性温和不可预测性应激(chronic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CUMS)大 鼠行为学改变的影响,以及探讨针药结合影响CUMS大鼠内侧前额叶(medial prefrontal cortex,mPFC)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酪氨酸激酶受体 B(tyrosine kinase receptor,TrkB)的相关机制。方法:1、将雄性成年SpragueDawley(SD)大鼠分为空白组和造模组,将造模组进行CUMS造模,造模成功后,将大鼠随机分为4个IDN-6556分子式实验组,包括CUMS组、电针组、药物组和针药结合组,根据体重、糖水偏好实验和旷场实验评估大鼠造模及干预后的行为学改变。2、通过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观察大鼠mPFC神经元造模及干预后的病理改变。3、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qPCR)和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WB)检测CUMS抑郁大鼠接受不同方法干预后mPFC内BDNF/TrkB相关分子的水平变化。结果:1、SD大鼠经21天CUMS造模,造模组大鼠较空白组大鼠体重下降、糖水偏好率降低、中央区域停留时间和总活动路程减少(P<0.05)。经2周干预后,与模型组相比,电针组、药物组、针药结合组大鼠的上述指标均改善(P<0.05)。2、HE染色结果显示经针药结合可以改善mPFC区域神经元的病理改变,改善胞体肿胀、空泡、核固缩、细胞间隙增宽、炎性细胞浸润等病理变化。3、qPCR检测结果显示造模后CUMS大鼠mPFC的BDNF mRNA、TrkB mRNA的表达较空白组减少(P<0.05);经2周治疗后,与模型组相比,针药结合组BDNFmRNA、TrkB mRNA的表达较模型组增加(P<0.05)。4、WB检测结果显示造模后CUMS大鼠mPFC中的BDNF、pTrkB、GluN1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经2周治疗后,与模型组相比,selleck NMR针药结合组大鼠mPFC中BDNF蛋白表达水平较模型组升高(P<0.05),药物组、针药结合组大鼠mPFC中pTrkB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电针组、药物组和针药结合组大鼠mPFC中GluN1蛋白表达水平均升高(P<0.05)。结论:电针结合帕罗西汀能够改善CUMS大鼠体重下降、糖水偏好率降低、中央区域停留时间和总活动路程减少等抑郁样行为biologically active building block。抑郁症发生可能跟mPFC神经元病理改变相关,针药结合可以改善这一变化。电针结合帕罗西汀可能通过增加CUMS大鼠mPFC神经元GluN1受体水平,增强BDNF/TrkB表达,从而发挥抗抑郁疗效。

利那洛肽治疗功能性便秘致结肠梗阻患者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利那洛肽治疗功能性便秘致结肠梗阻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诊治的功能性便秘致结肠梗阻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治疗,包括一般治疗、肛管排气、灌肠,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利那洛肽治疗。对比两组的疗效、排便次数、粪便性状、腹胀、排便费力感、腹痛评分、便秘特异性生活质量评Biorefinery approach分,以及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疗效为95Staurosporine.00%,显著高于对照组(77.50%),差异有显著性(P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粪便性状、排便次数、腹胀、排便费力感、腹痛评分、便秘特异性生活质量评分无显著差异(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粪便性状、排便次数、明显升高,腹胀、排便费力感、腹痛评分、便秘特异性生活质量评分明显改善,且观察组变化幅度明显较对照组高(P <0.05)。治疗期间,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0%,对照组为10.00%,无显著差异(P> 0.05)。观察组复发率为2.50%,明显低于对照组(15.00%),差异有显著性(P <0.05)。结论 利那洛肽可提高功能性便此网站秘患者结肠梗阻的疗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湖北省恩施州一起人细小病毒B19感染引起的学校聚集性疫情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 分析一起学校人细小病毒B19暴发流行特征,为学校出疹性疾病防控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疫LGK-974临床试验情发生学校基本情况及发病学生的基本资料,并对其进行描述性分析,采集病例血清及咽拭子开展实验室检测。结果 该次疫情共计发病199人,小年龄组患者出现典型的“掌掴脸”,初中及高中学生主要表现为四肢、手足等部位边界不清晰的斑疹,46名病例出现2次出疹,7名病例3购买Crizotinib次出疹,室外打扫卫生和拔草是反复出疹的危险因素(χ~2=12.454,P<0.001)。127份急性期血清中,麻疹IgM抗体阳性数量为30份,阳性率为23.62%;人细小病毒B19 IgM抗体阳性数量为41份,阳性率为32.28%;麻疹IgM抗体和细小病毒B19 IgM抗体同为阳性数量为20份,阳性率为15.75%。采集恢复期血清26份与急性期进行比对,麻疹IgG抗体滴度无明显升高,人细小病毒B19 IgG抗体滴度呈4倍增高数量为21份,升高比例为80.77%。127份血清和103份咽拭子,麻疹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人细小病毒B19核酸检测结果阳性数量分别为97份和31份,阳性率core microbiome分别为76.37%和30.69%。结论 该次疫情由人细小病毒B19感染引起;成人及青少年无典型“掌掴脸”表现;人细小病毒B19感染后可出现麻疹IgM假阳性结果,聚集性出疹疫情现场处置即使麻疹抗体检测阳性,应考虑细小病毒B19感染。

认知性心理护理联合正念减压训练在抑郁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分析认知性心理护理联合正念减压训练在抑郁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厦门市仙岳医院于2021年1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104例抑郁症患者ATP bioluminescence为研究对Emricasan说明书象,按随机购买BAY 73-4506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2例)和观察组(52例)。对照组给予认知性心理护理,观察组实施认知性心理护理加正念减压训练。比较2组的临床效果、应对方式、希望水平和血清相关指标。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更高(P<0.05)。干预4周和8周后,2组的简易应对方式量表(SCSQ)中积极应对评分和Herth希望量表评分均较干预前提高,SCSQ中消极应对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和5-羟色胺水平均较干预前升高;观察组的上述评分或指标均较同期对照组更优,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认知性心理护理联合正念减压训练可有效提高抑郁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改善其应对方式、希望水平和血清相关指标。

芍药汤加减联合惠迪口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及对临床症状改善、炎症因子的影响

目的:分析芍药汤加减联合惠迪口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1年8月到我院就诊的selleckchem Tezacaftor126例慢性非特异性UC(湿热内蕴证)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63例)和对照组(n=63例)。对照组采用惠迪口服治疗;观察组采用惠迪口服联合芍药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2个疗程时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2个疗程时的中医证候积分、疾病严重度和活动度评价(Mayo评分)、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Behavioral genetics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生活质量[炎症性肠病调查问卷(IBDQ)];记录两组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2个疗程时观察组的临床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2个疗程时的中医证Roxadustat分子式候(腹泻、脓血便、肛门灼热、溲赤)积分、Mayo评分及血清炎症因子(IL-6、CRP、TNF-α)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2个疗程时的IBDQ问卷全身症状、肠道症状、社会能力、感情能力及总分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35%,对照组为3.2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芍药汤加减联合惠迪口服治疗UC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腹泻、脓血便等临床症状,降低炎性反应,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