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splitter损伤的临床诊断和治疗体会

目的 总结Logsplitter损伤的临床诊断要点以及术中骨折复位固定技巧。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5-03—2021-07诊治的14例Logsplitter损伤,开放性损伤8例,闭合性损伤6例。对开放性损伤尤其是骨外露患者进行彻底清创,探查神经、血管,清除坏死游离骨块,用庆大霉素骨水泥填充空腔,复位脱位的关节。闭合性损伤及二期手术患者同时作2个切口,踝关节前外侧纵行切开约4 cm后复位下胫腓关节,同时复位固定Tillaux-Chaput骨折块,而腓骨外侧偏后切开约8 cm后复位固定腓骨与后侧Volkmann骨块。结果 14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24(12~48)个月。术后1、3GSK2118436 molecular weight、12个月复查X线片显示踝关节均达到解剖复位。随访期间未出现骨髓炎、骨折不愈合、内固定失效等并发症。1例术后出现创伤性关节炎,行走能力可满足基本生活需要。开放性损伤患者术后12个月踝与后足功能AOFAS评分为50~90分,平均75分,疼痛VAS评分为0~4分,平均2分。闭合性损伤患者术后12个月踝与后足功能AOFAS评分为70~98分,平均87分,疼痛VAS评分为0~4分,平均1.2分。结论 临床医师PF-07321332研究购买应提innate antiviral immunity高对Logsplitter损伤的认识,急诊时避免漏诊,对于确诊患者应早期积极行手术治疗,根据皮肤软组织损伤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及复位固定顺序,有利于降低感染、骨折不愈合、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