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磷虾原肌球蛋白纯化鉴定、理化特性及模拟表位肽预测

对南极磷虾原肌球蛋白(tropomyosin,TM)进行提取纯化与质谱鉴定,并对其热稳定性、pH值稳定性及消化稳定性进行研究,同时利用生物信息学对其进行序列同源性分析、空间结构同源建模及过敏原模拟表位肽识别。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氨凝胶电泳结果显示,经蛋白粗提、热除杂、等电点沉淀、硫酸铵盐析等多步提纯,最终仅在32 kDa附近得到一条清晰条带。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对其进行扫描,经UniProt数据库检索确定该目的蛋白为TM(Euphausia superba),蛋白分子质量32.6 kDa,肽段覆盖率达97%。同源性分析结果表明南极磷虾TM是一种高度保守蛋白,与26种甲壳动物的TM序列同源性在88%~98.Sediment ecotoxicology2%之间。南极磷虾TM对热、酸碱及胃液消化均具有较强的稳定性,而对肠液消化稳定性较差,易被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降解生成低分子质量肽段。通过DNAStar ProFer-1体内实验剂量tean、ANTHEPROT、BepiPred 1.0 server、ABCpred server、Immunomedicine Group 5种生物信息学工具最终预测识别出8条南极磷虾TM模拟表位肽(EAQNKETNAKADKADDEVH、DLERSEERLN、TKLAEASQAADESER、EADRKYDE、ERGSK1349572AEERAEAG、VSEEKANQREEAYKEQI、RSVQKLQKEVDR、VNEKEKYKGI),并在其空间结构中进行一一映射。本研究为南极磷虾TM模拟表位肽的精准预测识别及其相关低致敏性产品的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在溶栓治疗中分别应用瑞替普酶和尿激酶的临床治疗效果

目的分析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在溶栓治疗中分别应用瑞替普酶和尿激酶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1月至2020年10月在辽阳市第九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Torin 1肌梗死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 根据患者治疗时用药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49例。对照组男29例, 女20例, 年龄(65.53±4.83)岁;观察组男28例, 女21例, 年龄(65.92±4.86)岁。对照组在溶栓治疗时使用尿激酶, 观察组在IACS-10759 molecular weight溶栓治疗时使用瑞替普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不同时间血管再通率, 溶栓前、后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水平以及心功能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溶栓后60 min、90 min、120 min的血管再通率分别为51.02%(25/49)、71.43%(35/49)、93.88%(46/49), 均高于对照组20.41%(10/49)、48.98%(24/49)、67.35%(33/49),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溶栓前, 两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血清MMP-1、TIMP-1水平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输出量(CO)等心功能指标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溶栓后6 d、12 d, 观察组血清MMP-1水平为(5.93±0.39)μg/L、(4.81±0.40)μg/L, TIMP-1水平为(722.54±68.51)μg/L、(627.95±61.42)μg/L, 均低于对照组(6.62±0.48)μg/L、(5.51±0.46)μgCardiac histopathology/L、(755.69±70.33)μg/L、(685.41±66.74)μg/L,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溶栓后6 d, 观察组LVEF、CO心功能指标分别为(56.61±5.24)%、(4.75±0.44)L/min, 均优于对照组(50.37±4.82)%、(3.81±0.36)L/min,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12%(3/49), 明显低于对照组22.45%(11/49),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33, P<0.05)。结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在溶栓治疗时使用瑞替普酶, 能够显著提高患者血管再通率和各项心功能指标, 提高疾病治疗效果, 并且并发症较少, 治疗安全性高, 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基于“肠-肾轴”理论探讨益肾化湿颗粒改善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

目的 观察益肾化湿颗粒治疗糖尿病肾病(DKD)的临床疗效,探讨其通过“肠-肾轴”改善DKD的作用机制。方法 100例DKD脾虚湿盛证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予西医基础治疗,试获悉更多验组在medical clearance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益肾化湿颗粒。8周后观察2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尿蛋白肌酐比值(UACR)、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肾小球滤过率(eGFR)、白蛋白(ALB)、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白介素-6(IL-6)及尿N-乙酰-β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含量的变化。并随机收集其中60例患者(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后的粪便样本行16S rDNA V3+V4区测序筛选益肾化湿颗粒的作用靶菌。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组中医证候积分明显改善,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P<0.01);2组UACR、BUN、HbA1C、IL-6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P<0.01),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P<0.01);试验组SOD活性、ALB水平明显升高(P<0.05,P<0.01),优于对照组(P<0.05,P<0.01);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菌群多样性及丰度升高,菌群的聚合度增加,F/B值下降;LEfSe分析发现试验组的优势属种是副拟杆菌属、长双歧杆菌、黏膜乳杆菌。结论 益肾化湿颗粒可有效改善DKD脾虚湿盛证患者的中医临床证候,降低血糖,减少蛋白尿,整体调节氧化应激及炎症水平并稳定肾功能,影响肠道菌群的分布,为进一步研究益肾化湿颗粒通过肠道菌群评估DKD的发生、发展和治疗提PF-6463922使用方法供了依据。

自尊在高血压患者社交焦虑与睡眠质量间的中介效应

目的 探讨自尊对高血压患者社交焦虑与睡眠质量的影响并建立结构方程模型,为高血压患者健康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择2021年7—10月在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住院治疗的高血压患者340例作为研究对象,运用自尊量表(SES)、社交焦虑量表(SPIN)、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调查高血压患者,并使用SPSS 25.0软件分析数据,Amos 21.0软件构建结构方程模型。结果 有效回收问卷333份,相关性分析显示,高血压患者睡眠质量、自尊和社交焦虑任意两者之间均为线性相关(P<0.05),自尊与睡眠质量、社交焦虑呈负相关(r=-0.298,P<0.01;r=-0.305,P<0.01),社交焦虑和睡眠质量呈正相关(r=0.134,P<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患者性别及自尊对睡眠质量有预测作用,可以解释睡眠质量10.90%的变异量(P<0.05)。结构方程模型显示:社交焦虑对自尊的直接效应为-0.40(P<0.05),可以解释高血压患者自尊的15.70%的变异量;自尊对睡眠Disease biomarker质量的直接效应为-0.33(P<0.05);社交焦虑对睡眠质量的直接效应为-0.04(P>0.05),社交焦虑通过自尊对高血压患者睡眠质量的间接效应为0.13(P<0.05),自尊、社交焦虑共解释高血https://www.selleck.cn/products/Bortezomib.html压患者睡眠质量9.80%的变异量。结论 高血压患者社交焦虑通过自尊对睡眠质量起完全中介效应,护理人员应用合适的方式BMN 673体内实验剂量,鼓励患者参加社交活动,提高其自尊水平,以改善高血压患者的睡眠质量。

生姜多糖的提取及其对糖尿病小鼠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

目的:研究生姜多糖对高脂饮食(High-fat diet, HFD)和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 STZ)联合诱导的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T2D)小鼠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热水浸提乙醇沉淀的方法,从生姜中提取出多糖,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优化提取条件,随后选择最佳的脱蛋白方法得到生姜多糖(Ginger polysaccharide, GP),并通过测定GP对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铵盐(2,2′-Azinobis-(3-ethylbenzthiazoline-6-sulphonate), ABTS)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的清除能力,评价了其体外抗氧化能力。随后,通过高脂饮食和STZ建立2型糖尿病小鼠模型,测定各组小鼠的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 FBG)浓度和糖化血清蛋白(Glycated serum protein, GSP)水平,采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糖尿病小鼠的肠道菌群组成。结果:GP最优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20 g/mL、提取温度90℃、提取时间1 h;采用Sevag试剂处pathology of thalamus nuclei理5次进行脱蛋白得到GP,得率为2.91%±0.25%,其中GP中总糖含量为43.44%±0.99%;当GP浓度达到4 mg/mL时,GP对ABTS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66.09%和65.73%;在GP的干预下,显著降低了糖尿病小鼠FBG浓度和GSP水平(P<0.05),16S rRNA测序结果表明,GP改变了糖尿病小鼠的肠道菌群组成和相对丰度,增加了阿德勒克氏菌属(Adlercreutzia)、阿克曼菌属(Akkermansia)和乳酸杆菌属(Lactobacillus)等有益菌的相对丰获悉更多度,降低selleck激酶抑制剂了普雷沃氏菌属(Prevotella)等有害菌的相对丰度。结论:通过热水浸提法提取和Sevag脱蛋白所得生姜多糖能改变糖尿病小鼠肠道菌群的组成,该研究结果为生姜多糖预防和治疗T2D提供了理论依据。

金钗石斛破壁粉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压及心功能的影响

目的 观察赤水产金钗石斛破壁粉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压和心脏功能的影响,以期为金钗石斛临床用于防治高血压提供基础药理学依据。方法 将雄性自发性SHR大鼠随机分为5组:SHR对照组、金钗石斛低、中、高剂量组(分别为0.5、1.0、2.0 g/kg)、厄贝沙坦组(0.03 g/kg);另设血压正常Wistar-Kyoto大鼠作WKY对照组,每组8只。给药组每天灌胃1次,对照组给予等体积双蒸水,连续给药6周。给药期间每周称量体重,每两周应用无创血压仪测量大鼠尾动脉血压。给药6周后,心脏超声检测各组大左鼠心室舒缩功能,测定血清一氧化氮含量,HE染色观察左心室心肌形态学改变,透射电镜观察心肌超微结构变化。结果 与WKY对照组比较,SHR对照组体重降低、血压明显升高;给药后,与SHR对照组比较,金钗石斛破壁粉低、高剂量组大鼠体重有所下降,金钗石斛破壁各剂量组及厄贝沙坦组均明显降低SHR大鼠的收缩压和舒张压(P<0.05);与WKY对照组相比,SH点击此处R对照组大鼠血清NO含量升高(P<0.05),而金钗石斛破壁粉高剂量组可降低大鼠血清NO含量(P<0.05);HE染色和透视电镜显示,金钗石斛破壁粉及厄贝沙坦组可改善心肌肥厚,减轻心肌线粒体肿胀。超声心动图显示金钗石斛破壁粉中、高剂量组改善心肌肥厚。biological calibrations结论 金钗石斛破壁粉可明显降低SHR大鼠血压,并具有一定的LY2835219心脏保护作用。

盐酸贝那普利联合比索洛尔治疗冠心病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研究盐酸贝那普利联合比索洛尔运用于冠心病高血压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纳入120例冠心病高血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每组6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研究组服用盐酸贝那普利联合比索洛尔,对照组使用盐酸贝那普利,测定两组服药前、服药8周后的收缩压、舒张压、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及高密度脂蛋白(LDL-C、HDL-C)、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内皮素(ET-1)、一氧化氮(NO),统计两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比较两组用药结果。结果 服药前两组血压、血脂、炎性因子、血管内皮功能相比BMN 673临床试验无意义(P> 0.05),服药后研究组收缩压、舒张压、TC、TG、LDL-C、TNF-αBiocarbon materials、IL更多-6、CRP、ET-1低于对照组,但HDL-C、NO高出对照组(P <0.05)。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6.67%与对照组10.00%相比无意义(P> 0.05)。结论 盐酸贝那普利联合比索洛尔的效果更为显著,能够有效控制患者血压、血脂水平,并消除炎性反应,改善血管内皮功能,防止严重不良事件产生,安全性高。

24 h尿蛋白、胱抑素C、D-二聚体及超敏C-反应蛋白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及对不良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

目的 探讨24 h尿蛋白(24 h PRO)、胱抑素C(CysC)、D-二聚体(D-D)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P)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及对不良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淮南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90例HDP孕妇(其中妊娠期高血压组29例,子痫前期组96例,重度子痫前期组65例)Lorlatinib说明书作为HDP组,同时选取190例在淮南市第一人民医院正常产检并产生妊娠结局的孕妇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24 h PRO、CysC、D-D、hs-CRP、血肌酐(Scr)、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以及尿素氮(BUN)水平,评估其与HDP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并建立预测模型评估其对不良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结果 HDP组病人的24 h PRO[(1.03±0.80)g/24 h比(0.14±0.11)g/24 h]、CysC[(1.47±0.41)mg/L比(1.23±0.28)mg/L]、D-D[(760.12±275.43)μg/L比(530.98±109.20)μg/L]、hs-CRP[(7.08±3.56)mg/L比(4.01±2.02)mg/L]、Scr[(70.98±9.65)μmol/L比(69.12±8.23)μmol/L]及FIB[(4.40±0.77)g/L比(4.19±0.53)g/L]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s=0.76,0.30、0.33、0.30、0.21、0.19,P<0.05);PT[(10.05±1.09)s比(10.42±0.97)s]、APTT[(27.62±2.67)s比(28.19±2.17)s]及TT[stent bioabsorbable(13.78±1.23)s比(14.08±1.26)s]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与病人疾病的严重程度呈负相关(rs=-0.22、-0.16、-0.17,P<0.05)。24 h PRO、CysC、D-D、hs-CRP、SCr、PT在HDP中不良妊娠结局组与正常妊娠结局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二Fulvestrant体内实验剂量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24 h PRO、CysC、D-D及hs-CRP是HDP病人不良妊娠结局的独立影响因素(OR=1.98、5.38、1.00和1.28,P<0.05)。ROC曲线显示24 h PRO、CysC、D-D、hs-CRP及四项指标联合预测不良妊娠结局的曲线下面积(AUC)为72.0%、70.6%、74.6%、75.7%、86.7%。结论 HDP病人24 h PRO、CysC、DD及hs-CRP水平同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联合评估对于预测不良妊娠结局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临床工作中应密切监护上述指标的动态变化,评估病情进展。

替米沙坦不同给药时间对高血压患者血压监测参数及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

目的 探讨替米selleck抑制剂沙坦不同给药时间对高血压患者血压监测参数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8月-2020年8月天津市滨海新区海滨人民医院心脏内科收治的112例高血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6例。两组患者均采用替米沙坦治疗,对照组于清晨给药,观察组于夜间给药,比较两组动态血压监测参数、晨峰血压、夜间血压下降百分率(PER)、血压类型分布、hs-CRP、动脉硬化指数(AASI)及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治疗后动态血压监测参数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夜间平均收缩压(nSBP)、夜间平均舒张压(nDBP)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晨峰血压低于对照组,PER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杓型高血压患者占比增加,非杓型高血压患者占比减少,且观察组杓renal cell biology型高血压患者占比高于对照组,非杓型高血压占比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hs-CRP、AASI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替米沙坦夜间给药可降低高血压患者的夜间血压水平,恢复血压Regorafenib生产商昼夜节律,纠正血压异常类型,同时降低hs-CRP及AASI指标,其效果优于早间服药。

复方杜仲胶囊联合贝那普利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复方杜仲胶囊联合贝那普利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20年1月—2022年1月在石家庄市第三医院诊疗的128例老年高AZD9291采购血压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4例。对照组口服盐酸贝那普利片,10 mg/次,1次/d。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治疗组口服复方杜仲胶囊,5粒/次,3次/d。两组用药7 d。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症状缓解时间,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同型半胱氨酸(Hcy)和内皮素-1(ET-1)水平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8.media literacy intervention44%)明显高于对照组(84.37%,P<0.05)。治疗后,治疗组嗜睡、头晕、心悸、目眩缓解时间均明显早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SBP、DBP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IL-6、Hcy、TNF-α、ET-1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81%,Laduviglusib试剂明显低于对照组(14.06%,P<0.05)。结论 贝那普利与复方杜仲胶囊联合治疗老年高血压能平稳降低血压,纠正血脂异常,降低炎性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