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本文主要围绕决奈达隆联合小剂量美托洛尔在治疗快速性房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和安全性方面展开研究,为后期的临床联合用药治疗提供参考。方法:连续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于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门诊就诊或住院治疗的快速性房性心律失常(房性期前收缩(房早)、房性心动过速(房速)、阵发性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阵发性心房扑动(Atrial flutter,AFL))患者,将所有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三组:决奈达隆组(D组)、美托洛尔组(M组)和决奈达隆联合美托洛尔组(DM组),收集患者一般基线资料、血压水平、相关实验室指标、心电图参数、48小时动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并观察记录临床症状。比较三组患者用药前后的房早、房速、AF、AFL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症状变化、左心房内径(Left atrium dimension,LA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mension,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systolic dimension,LVESD)、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及抗心律失常药物(Antiarrhythmic drugs,AADs)相关不良反应事件发生情况,其中CHA2DS2-VASc评分≥2分的男性和≥3分的女性非瓣膜性阵发性AF/AFL患者给予口服抗凝剂(利伐沙班或华法林),口服华法林的患者应定期监测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计算 INR 在治疗范围内的时间(Time in therapeutic range,TTR)百分比,统计用药期间血栓栓塞和出血事件发生情况。结果:1.入组资料分析本研究计划纳入175例符合纳排标准的患者,D组62例、M组63例和DM组50例。在随访过程中,共脱落9例,未完成4例,脱落率为7.43%。D组脱落3例,M组脱落5例,DM组脱落1例;D组未完成1例,M组未完成2例,DM组未完成1例。最终纳入符合研究的患者162例,D组58例,M组56例,DM组48例。2.三组患者一般基线资料分析三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吸烟史、饮酒史,既往合并基础疾病、既往合并用药、血压水平、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internet of medical things-pro BNP)、肝肾功能、甲状腺功能、静息心率与校正后 PI3K/Akt/mTOR抑制剂QT 间期(Corrected QT interval,QTc)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三组患者用药后临床疗效比较用药3个月后,D组总有效率60%,M组总有效率54%,DM组总有效率7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7)。用药6个月后,D组总有效率71%,M组总有效率59%,DM组总有效率8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1)。将三组患者治疗3个月、6个月的临床疗效等级分别进行组间比较,DM组在提高临床疗效上更具有优势,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1三组患者用药后房早、房速发作次数及静息心率比较用药3个月后,DM组患者房早发作次数较用药前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M组和DM组静息心率均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3),其中M组静息心率较D组下降更明显(P<0.05)。用药6个月后,D组、M组和DM组房早发作次数明显减少(P=0.001),其中DM组房早发作次数较D组和M组显著减少(P<0.001),DM组房早发作次数较用药3个月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M组房速发作次数较用药前、用药3个月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M组和DM组静息心率较用药前、用药3个月均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M组、DM组静息心率较D组下降更明显(P<0.05)。3.2三组患者用药后AF、AFL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比较AF患者用药6个月后,DM组AF发作次数较用药前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F患者用药3个月后,D组AF持续时间较M组明显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6个月后,DM组AF持续时间较用药前明显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DM组AF持续时间较M组缩短更明显(P<0.05)。AFL患者用药6个月后,DM组AFL发作次数较用药前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6个月后,D组和DM组AFL持续时间较用药前明显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三组患者用药后症状疗效比较用药3个月后,D组总有效率64%,M组总有效率61%,DM组总有效率7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用药6个月后,D组总有效率72%,M组总有效率64%,DM组总有效率8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将三组患者治疗3个月、6个月的症状疗效等级分别进行组间比较,DM组在改善症状疗效上更具有优势,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三组患者用药后心功能指标、NT-pro BNP 比较三组患者用药前、用药3个月和用药6个月后LAD、LVEDD、LVESD、LVEF及NT-pro BNP均无显著差异(P>0.05)。6.三组患者用药后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6.1三组患者AADs治疗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三组患者用药3月后发生11例不良事件,用药6个月后新发生7例不良事件,差异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本研究期间共发生18例(11.25%)AADs治疗相关不良事件,其中D组有6例(10.5%),M组有8例(14.5%),DM组有4例(8.3%)。DM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最低,但三组间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572)。6.2阵发性AF/AFL患者抗凝治疗后血栓栓塞和出血事件发生情况接受利伐沙班抗凝治疗的患者在用药期间共发生1例(4.8%)胃肠道出血事件,未发生血栓栓塞事件。接受华法林抗凝治疗的三组患者的TTR分别为67.4±11.2%、64.0±9.4%、65.5±1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35>0.05)。随访期间,三组患者共发生3例出血事件,D组出现1例(12.5%),M组出现1例(16.7%),DM组出现1例(10%),三组出血事件均无显著差异(P>0.05);共发生2例血栓栓塞事件,DM组1例(10%)和M组1例(16.7%)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决奈达隆联合小剂量美托洛尔治疗快速性房性心律失常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不仅能够明显改善心悸、胸闷、乏力、头晕等症状,还能显著减少房早、房速发作次数,也可减少AF、AFL的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有效控Vorinostat抑制剂制心率,不明显延长QTc间期,且不明显增加AADs不良反应,临床应用价值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