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采用三维动脉自旋标记(3D-ASL)成像技术探讨首诊青少年抑郁症患者静息状态下脑血流(CBF)改变及其与抑郁程度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将2020年1月-2022年6月在本院就诊的43例首发未治疗的青少年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组)及在性别、年龄及受教育程度相匹配的34例健康青少年(对照组)纳入本研究。所有被试行3D-ASL-PWI扫描,经后处理得到脑血流(CBF)图,基于全脑体素分析方法对两组被试CBF值存在差异的脑区进行分析。使用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对抑郁症患者进行抑郁严重程度的评估,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对患者组差异脑区的CBF值与HAMD-17得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对照组和抑郁症组的左侧三角部额下回的CBF值分别为(33.83±CNS-active medications3.83)和(29.80±3.33) mL/(100g·min),右侧中央前回的CBF值分别为购买Colforsin(35.62±3.96)和(42.10±5.48) mL/(100g·min),抑郁症组左侧三角部额下回的CBF值显著降低(P<Z-IETD-FMK半抑制浓度0.001),右侧中央前回的CBF值显著升高(P<0.001)。抑郁症患者左侧三角部额下回的CBF值与其抑郁评分呈负相关(r=-0.38,P=0.010)。结论:3D-ASL成像技术能够为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病情评估提供影像学依据。左侧三角部额下回CBF值的改变可能是青少年抑郁症易感性的潜在生物学标志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