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人类学视野下德宏傣医疾病认知与治疗实践研究

傣族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总结了许多医疗经验,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地方性医学文化,对生命本质的认识也经历了从整体到局部、宏观到微观的演变,彰显了傣族在不同时代背景下医疗者的疾病认知方式和治疗实践的变化特点。研究目的:EGFR抑制剂本课题旨在对德宏州傣医的疾病认知和治疗实践进行分类整理,探析在社会、文化背景下傣医疾病认知的文化内涵以及治疗实践背后所折射出的地方性医疗知识的意义,为德宏傣医提供医学人类学的研究思路和文化内涵。研究方法:本课题立足医学人类学的视角,首先采用文献研究法对德宏州傣医药的相关资料进行梳理,其次综合运用田野调查的方法在德宏州开展以傣医为主体的调研,在此过程中运用个案研究法,将相关案例进行分类整理和叙述,得出傣医常用的诊断方法和用药特点。最后综合以上内容,对其进行医学人类学的分析和解读。研究结果:一、本文以文献研究和田野调查相结合的方式,收集到德宏州傣医相关信息共计102位,包括拥有“一技之长”的傣医、民间傣医以及其他民族从事傣医药的人员。德宏州傣医相关的个案在文中以“叙事”、“对话”等方式呈现。单验方20首,常用药100味,以表格形式呈现。二、通过对文献以及田野资料的整理,将德宏州傣医疾病认知体系明细化,阐明了傣医的自然观、病因观和体质相异观,将病情按照成因、轻重、缓急分为自然论和拟人论、大病和小病以及快Emricasan化学结构病和慢病。并将傣医置身于德宏州傣族的语境中,从专业、民间、大众三个层面对傣族的就医选择进行论述,进一步折射出德宏州多元医疗体系共存的现状。三、基于傣医的疾病认知,结合个案对治疗实践进行阐述。傣医在对疾病的认知中逐渐形成了对应的治疗原则,治疗方法包含仪式治疗、草药治疗以及融合现代医疗手段治疗等,在不断地实践中,傣医形成了极具民族性和地域性的用药经验,用药方法呈现善用鲜药、药食合用、药物性状与疾病在人体机能和治疗功效上的对应性的特点。研究结论:一、傣医疾病认知体系的建构。德宏州傣医的疾病认知受傣族文化的影响,形成以“四塔”为核心、多元医疗为特色的疾病文化,具有典型的地方性医疗知识的特点,是社会构建下多元医疗体系的地方性求索。二、地方性医疗知识的坚守与变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傣医对于疾病的认知和解释逐步具体化和科学化,治疗实践也从地域生存经验演变为融合外界诊疗经验,从单一方式对抗转换为多元医疗方法防治,具有明显的地方性和民族性。但尽管如此,傣医在对疾病的看法、分类上仍保留了部分传统的认知方式,治疗习惯也延续了一些传承下来的经验,傣医对于地方性医疗知识的变通与坚守更多地可以透视出对于本民族文化的认可与创新。三、医疗体系之间的包容互补是提高地区整体医疗水平的基础。德宏州的医疗体系存在多元性,各成分之间是竞争、互补、共存的关系Brain infection,将傣医置于傣族的社会活动场域之中,发现傣医医疗知识的逻辑思维集合了民族智慧与多元文化。有鉴于此,透视出德宏州多元医疗体系存在的必然性,而医疗体系之间的包容互补恰是提高地区整体医疗水平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