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果糖联合肠内营养在老年结直肠癌患者术前肠道准备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究乳果糖联合肠内营养应用于耐受能力较差的老年结直肠癌患者术monitoring: immune前肠道准备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3年2月扬州大学附属医院普外科收治的212例接受了择期结直肠癌手术的老年(65岁以上)患者,根据术前使用的不同肠道准备方法分为口服聚乙二醇电解质溶液组和口服乳果糖口服液组,再根据是否联合使用术前肠内营养剂分为四组,分别为口服PEG组50例,口服PEG联合EN组52例,口服乳果糖组56例,口服乳果糖联合EN组54例。比较四组术前肠道准备耐受程度、清洁程度、手术相关资料、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预后情况及血液生化检查结果等,使用SPSS 26.0进行统计分析,综合对比四种肠道准备方法的安全性、有效性。结果:(1)四组患者性别、年龄、术前BMI、是否合并基础病、是否合并便秘、肿瘤原发部位、营selleck激酶抑制剂养风险筛查评分比较均无差异(P>0.05);病理特征包括TNM分期、肿瘤分化程度、脉管侵犯比较均无差异(P>0.05)。(2)四组患者肠道准备耐受程度、是否加用灌肠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四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肠腔清洁程度及肠管处理方式比较无差异(P>0.05)。(4)四组患者术后胃肠道反应发生率(包括恶心、呕吐、腹胀、腹泻)、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术后发热比例、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术后拔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比较无差异(P>0.05)。四组患者术后共发生7例吻合口漏,其中5例为B级吻合口漏,予全身应用抗生素及引流管内持续冲洗等保守治疗后好转出院;2例为C级吻合口漏,予再次手术治疗并转入重症监护室加强治疗后好转出院。18例为单纯腹腔感染。四组吻合口漏/单纯腹腔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四组患者术前及术后电解质紊乱发生率对比无差异(P>0.05)。术前及术后的血红蛋白量均数比较无差异(P>0.05);术前及术后白蛋白均数比较无差异(P>0.05)。四组术前、术后6d的前白蛋白均数比较无差异(P>0.05),而术后1d、3d的前白蛋白均数均有差异(P<0.05)。基于术后1d、3d前白蛋白均数两项分别对四组患者进行两两比较,未联合EN组(A1、B1)和联合EN组(A2、B2)组内比较均无差异(PF-03084014P<0.05);组间比较未联合EN组(A1、B1)和联合EN组(A2、B2)术后1d、3d前白蛋白均数均存在差异(P<0.05)。术前及术后白细胞计量均数对比无差异(P>0.05);术前术后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比值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1)对于耐受性差、基础情况较差的老年结直肠癌患者,口服乳果糖作为肠道准备是安全有效的,具有临床实用价值。(2)患者口服乳果糖口服液不良反应更少,具有更好的耐受性。(3)乳果糖联合肠内营养能够有效改善老年患者术后营养状况,提高围术期耐受性,加快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但关于能否降低吻合口漏发生率的证据仍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