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本课题主要以五行人理论substrate-mediated gene delivery指导,根据临床数据整理规范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基于五行人理论选穴的针刺疗法,通过观察临床疗效和治疗特点确定基于五行人理论选穴治疗失眠的针刺疗法的疗效以及优势,为基于五行人理论选穴的针刺疗法推广奠定基础。方法:纳入符合标准的72例单纯性失眠症患者,将患者随机分成为治疗组和对照,每组各36例。纳入患者均予基础治疗,治疗组通过五行人理论辨识体质予以确定疗法的选穴并进行针刺治疗。对照组予以口服药物进行治疗。每日治疗1次,7天为一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每疗程间休息2此网站天。观察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失眠临床指标、中医证候学指标、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以及多导睡眠图(PSG)的改变情况,各自评价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方式的疗效差异和优势。结果:1两组患者治疗前比较PF-6463922供应商性别、年龄、病程时间及失眠临床指标观察情况,提示基线水平(P>0.05)无统计学意义。2两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失眠临床指标积分、中医证候学积分、PSQI以及多导睡眠图(PS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PSQI各睡眠因子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单项评分在睡眠质量、睡眠时间、入睡时间、睡眠障碍、日间功能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5)。4两组治疗前后组内对比PSG各项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在夜间觉醒次数、睡眠潜伏期更长,S3%+S4%更长,二者差异化明显(P<0.05)。5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评价,治疗组有效率是92.36%、对照组有效率86.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基于五行人理论的针刺组和口服药物组均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且有一定的临床疗效,在中医证候学积分、失眠临床指标积分、PSQI以及PSG评分相比治疗前有显著的改善;基于五行人理论选穴的针刺组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要优于口服药物组。2基于五行人理论选穴的针刺法在改善醒后困难、睡眠评价、入睡困难、睡眠潜伏期以及睡眠效率的评分方面均优于口服药物。3基于五行人理论选穴的针刺方法安全无副作用,应得到广泛推广与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