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胃癌是全世界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中国的癌症致死率为第二名;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Rs)是免疫球蛋白基因超家族成员,在多种细胞膜上均有分布。至今为止,FGFR2作为靶点在胃癌中研究较少;本课题通过筛选前期合成的B系列化合物,得到选择性高,可以靶向降解FGFR2的候选药物B13。研究其细胞水平降解的作用机制,并通过裸鼠构建移植瘤模型,测定药物对FGFR2移植瘤的治疗情况,为胃癌的早期治疗及预后提供候选药物。方法:1.通过Western Blot测定B系列化合物对胃癌KKKKⅢ细胞中FGFR2蛋白的降解效果;初筛获得的药物进行进一步的浓度扩大,挑选出最适药物作为下游研究的对象。2.测定药物的给药最佳浓度和最优给药处理时间。通过三倍梯度稀释挑选了10个药物浓度,给药处理6 h,测定出最优的给药浓度区间;通过设定给药3 h,6 h、12 h和24 h这四个时间段,来确定最佳给药处理时间。3.测定药物发挥降解作用的机制。分别选用BGJ398、CRBN配体和两种蛋白酶体抑制剂(硼替佐米和MG132),通过预先给药后,再加入B13处理6 h,确定药物发挥降解作用的作用机制。通过免疫荧光确定膜结合FGFR2蛋白的内化过程。4.探索候选药物对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通过选用不同的癌症细胞和高转FGFR1-4的Ba/F3细胞确定降解剂靶向性对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为了确定B13对不同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选用了三种FGFR2驱动的细胞与其他细胞株进行对比。5.探索候选药物对下游通路的影响。通过与现有药物BGJ398对比,测定其对FGFR磷酸化的影响。加入旁分泌配体FGF1刺激,通过WB对比p FGFR、FGFR2、p FRS2、p PLCγ等下游通路蛋白,测定两种药物作用下下游通路的激活情况。6.体内抗selleck化学肿瘤活性的测定。为了评估体内研究的可行性,测定了B13在小鼠体内的PK谱,并评估B13在HCC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体内的耐受性。进行裸鼠成瘤实验,将裸鼠随机分为3组:Erastin体内模型组,B13给药组,BGJ398给药组;胃癌细胞系SNU-16细胞进行移植瘤接种,制备裸鼠移植瘤,连续给药15天后将裸鼠处死,取移植瘤;检测各组裸鼠肿瘤组织中FGFR2及其下游通路的表达情况。结果:1.选用化合物B13。经过初筛和浓度筛选,选择B13作为后续抗肿瘤活性及体内药效学研究的药物。2.B13在给药6 h时已具有降解作用,降解作用随着给药时间增长而增加。3.B13通过泛素-蛋白酶体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