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纳米粒子运载阿帕替尼与PD-1抗体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治疗研究

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作为肺癌主要的组织学类型,约占肺癌的85.0%左右,是在中国乃至全世界最常见的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的癌症类型之一,且大部分病患到医院就诊时已处于中晚期阶段。近年来,由于肿瘤相关疫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及其受体(VEGFR)和其余用于癌症治疗的免疫治疗药物的成功开发,出现了一种治疗肿瘤的新方法,即抗血管生成药物与ICIs相结合。已有研究证明,VEGF/VEGFR靶向化合物和ICIs在NSCLC治疗中具有潜在的协同效率。铝纳米粒子(aluminum nanoparticles,Al NPs)作为一类纳米级金属颗粒,由于其可接受的生物相容性、可生物降解性、大小形状可操作性及其易表面修饰性,致使Al NPs更易靶向渗透至肿瘤细胞内,易于细胞摄取。同时,Al NPs能够包裹药物、多肽和寡核苷酸等多种活性分子,实现多靶点协同治疗,提升治疗效果。因此,本研Genital infection究拟采用Al NPs作为药物载体,协同运载阿帕替尼(ApGSKJ4分子量atinib)和PD-1抗体,应用于NSCLC的治疗,以期望发挥更强ZD1839浓度大的协同抗肿瘤作用。首先,本研究探讨了Al NPs对细胞的毒副作用,研究表明,Al NPs对人正常肺上皮BEAS-2b细胞和肿瘤细胞均无毒性作用。接下来,本研究使用NSCLC中的Lewis肺癌(LLC)细胞来建立小鼠Lewis肺癌皮下移植瘤模型,主要探究了铝纳米粒子载药系统的体内抗肿瘤作用。将32只小鼠随机分成4组(n=8),具体分组及治疗方案如下:1)PBS组:含1%DMSO的PBS缓冲液200μL;2)Al NPs组:1mg Al NPs/只;3)Apa+a PD1组:200μg Apatinib+50μg PD-1抗体/只;4)Al NP@Apa/a PD-1组:1 mg Al NPs+200μg Apatinib+50μg PD-1抗体/只,在治疗期间,观测肿瘤体积变化,在治疗结束后,对各组肿瘤组织进行拍照,称重。每组取3只小鼠行流式细胞术检测肿瘤细胞和淋巴结细胞的相关免疫学指标;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D31、VEGFR-2的表达情况;TUNEL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检测肿瘤细胞凋亡情况。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