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妮妮教授治疗COPD稳定期的用药规律及作用机制研究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曲妮妮教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用药规律,总结导师治疗本病的临床经验,并借助网络药理学技术探究核心处方的作用机制,以求为临床治疗该疾病及新药研发提供参考。材料与方法:1.收集2019年9月-2021年9月就诊于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曲妮妮教授门诊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病例资料,参照纳排标准筛选之后整理在excel表中,运用Excel、IBM SPSS Modeler 18.0和IBM SPSS Statistics 25.0进行频数、关联规则以及聚类分析。2.筛选出核心处方的有效活性成分和作用靶点,运用Cytoscape3.8.0构建“药物-成分-靶点”网络图,通过网络拓扑分析获取核心处方作用关键活性成分;获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疾病靶点,将核心处方的作用靶点与疾病靶点取交集得到核心药物作用靶点,通过STRING11.5数据库构建蛋白互作网络,再通过DAVID Bioinformatics Resources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最终获取核心处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AZD6738价格的关键活性成分及作用机制。结果:1.共筛选出229份病例,其中频次>100次的药物有14味,由高到低包括:山药、茯苓、山茱萸等。2.进行关联规则分析(支持度为>50%,置信度为100%),最终得到两味药药对8对。得到三味药对58对。3.对高频药物进行聚类分析,将其分为六类:第一类(C1):川芎、当归;第二类(C2):黄芩、蜜桑白皮、蜜款冬花、葶苈子、蜜紫菀;第三类(C3):牡丹皮、泽泻、茯苓、山茱萸、五味子、山药、熟地黄、麦冬;第四类(C4):黄芪、党参、炒鸡内金、北沙参;第五类(C5):北柴胡、麸炒枳壳、浙贝母;第六类(C6):陈皮、麸炒白术、清半夏。4.应用网络药理学研究方法,筛选出核心处方中药的活性成分:黄芪20个,熟地黄2个,山药16个,牡丹皮11个,泽泻10个,五味子8个,党参21个,茯苓15个,山茱萸20个,麦冬4个。经网络拓扑分析所得的核心处方前10位活性成分Arabidopsis immunity,分别为:槲皮素,山柰酚,木犀草素,7-O-甲基异木糖醇,7-氧基-2-甲基异黄酮,芒柄花素,β-谷甾醇,豆甾醇,异鼠李素,3,9-二-O-甲基尼索林。核心处方治疗COPD稳定期关键靶点167个。构建167个关键靶点的PPI网络图,得到前10个核心靶点为:TNF、IL1β、JUN、CASP3、AKT1INCB018424、PTGS2、VEGFA、EGFR、IL6、TP53。GO分子生物过程结果:RNA聚合酶II启动子转录的正调控、细胞因子介导的信号通路、基因表达正向调控等;GO细胞组分结果:胞质溶胶、核、质膜等;GO分子功能结果:蛋白质结合、相同的蛋白质结合、酶结合等;KEGG分析结果:171条信号通路,主要涉及PI3K-Akt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结论:1.导师认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主要病机以肺肾气虚为本,痰瘀伏肺为标,虚实夹杂,但以本虚为主。治疗当补益肺肾,纳气平喘,兼顾祛伏邪,始终贯穿补虚泻实的治疗原则。2.基于网络药理学的结果显示,核心处方具有多组分、多靶点、多通路的特点,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等通路调节AKT1、JUN、EGFR等靶点发挥调控炎症因子释放、炎症细胞活化等作用,改善气道重构,减少气道黏液分泌,延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