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代谢危险因素与心血管疾病发病和死亡的关联及归因负担

目的 探讨我国心血管代谢危险因素与心血管疾病发病和死亡之间的关联强度及归因负担。方法 本研究依托前瞻性城乡流行病学研究中国地区(PURE-China)队列,于2005—2009年在我国12个省份115个城乡社区招募年龄35~70岁的参与者作为研究对象,每3年随访一次,本次分析随访时间截止至2021年4月。通过多因素Cox脆弱模型分析心血管代谢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腹型肥胖)与心血管疾病发病与死亡之间的关联,并通过计算人群归因风险分值探究心血管疾病的归因负担。结果 纳入39 693名研究对象,平均年龄(50.41±9.62岁),中位随访时间为11Hospital Associated Infections (HAI).9年,记录2 086例(5.3%)全因死亡、688例(1.7%)心血管疾病死亡和3 112例(7.8%)心血管事件。多因素Cox共享脆弱模型结果显示,糖尿病和高血压是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最高的两种代谢危险因素,其中糖尿病与全因死亡风险相关(HR=1.665,95%CI 1.459~1.899,P<0.001),高血压则与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相关(HR=2.388,95%CI 2.002~2.849,P<0.001),并且增加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selleckchem GDC-0068险(HR=1.983,95%CI 1.833~2.146,P<0.001)。此外,研究对象中18.2%全因死亡、49.7%心血管疾病死亡、42.0%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归因于代谢危险因素,所有代谢危险因素中高血压贡献最大,分别解释了13.3%、36.1%、28.6%的全因死亡、心血管疾病死亡、心血管事件发生。结论 心血管代谢危险因素与心血PF-03084014半抑制浓度管事件发生和死亡风险增加存在关联,提示早期对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腹型肥胖实施综合干预,对降低心血管疾病负担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