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是胰腺的突发炎症,可因其他远端器官受累而复杂化。有研究显示,近年来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其中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是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最常见的器官衰竭类型,目前临床上尚无针对SAP-ALI的治愈性治疗方法。肺气血屏障的主要功能包括与大气进行氧气及二氧化碳交换、防御外界病原体的入侵等。一旦破坏,常导致肺内炎症和氧化应激反应,目前针对肺损伤的治疗仍缺乏特异性治疗药物,常见的治疗方式还集中在对症支持方面。根据目前的研究显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展示出了很好的修复受损组织能力,但其在体内的移植率和存活率是目前面临的主要难点。这里我们主要探讨清胰汤(Qingyi D此网站ecoction,QYD)通过改善受损肺部微环境以提高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重症急性胰腺炎相关肺损伤大鼠模型中对肺气血屏障的保护作用。方法:健康雄性清洁级(Sprague Dawley,SD)大鼠随机分为五组:假手术组(SHAM)、模型组(SAP)、清胰汤组(QYD)、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BMSCs)和清胰汤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QYD-BMSCs),每组10只。3.5%牛磺胆酸钠(3.5%STC)用于建立SAPALI模型,造模后QYD组日3次灌胃,其他组同等剂量生理盐水灌胃;BMSCs组于造模后4h经尾静脉注射500μl PBS溶液(BMSCs移植剂量为1×10~6/kg),其他组在相同时间尾静脉注射等剂量PBS溶液;QYD-BMSCs组日3次灌胃的同时尾静脉注射。所有组造模后48小时FG-4592分子量取材。通过近红外小动物荧光成像系统观察Di R标记的BMSCs在肺组织中荧光强度;HE染色对胰腺和肺组织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及评分;ELISA法测定血清炎症因子specialized lipid mediatorsIL-6以及脂肪酶含量、肺泡灌洗液炎性因子IL-6,TNF-α水平;BCA法检测肺泡灌洗液中总蛋白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肺组织中MPO和4-HNE水平变化;免疫荧光检测肺组织中AQP5、SPC、Occludin和ZO-1的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检测肺泡上皮细胞增殖情况以及伊文思蓝渗透实验测定肺微血管内皮通透性。结果:我们使用异氟烷麻醉大鼠,开腹后将胰腺拉至腹外,用血管夹夹闭胆胰管近肝端,随后将3.5%STC缓慢逆行注射进胆胰管建立重症急性胰腺炎相关肺损伤大鼠模型,在48h时进行取材。我们发现QYD在1、3、6、24h均提高Di R标记后的BMSCs在肺组织中的荧光信号且在3h时BMSCs荧光信号最强。另外与SHAM组相比,SAP组大鼠肺组织和胰腺的病理损伤最明显;SAP组大鼠血清脂肪酶含量成上升趋势;SAP组大鼠肺组织湿/干重比值显著升高;SAP组血清中促炎症因子IL-6的含量上升;SAP组大鼠肺泡灌洗液炎症因子IL-6、TNF-α以及总蛋白含量明显升高,SAP组大鼠肺泡上皮细胞表达增多;SAP组大鼠肺微血管内皮通透性显著增大。与SAP组相比,QYD或BMSCs给药后大鼠肺组织和胰腺的病理评分、血清脂肪酶和促炎因子IL-6含量、肺组织湿/干重比值等各疾病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另外肺泡灌洗液中促炎因子IL-6、TNF-α以及总蛋白含量、肺泡上皮细胞表达量和肺微细血管内皮通透性也显著降低。有趣的是,我们发现和单独BMSCs组相比,QYD-BMSCs在减轻肺部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水平以及对肺气血屏障的修复功能上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结论:本实验通过3.5%STC逆行胆胰管注射建立大鼠SAPALI模型,造模后48h处死大鼠。SAP时大鼠全身炎症反应严重,胰腺损伤明显,肺组织炎性因子渗透并伴有水肿。BMSCs治疗后可以一定程度上降低肺部炎症和氧化应激水平,以及保护受损肺气血屏障。加用QYD后,可以提高BMSCs保护受损肺气血屏障的能力。QYD提高BMSCs保护重症急性胰腺炎时肺气血屏障的能力可能是通过改善肺部微环境实现的。这可能是临床上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时肺损伤的一种新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