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杆菌感染与结直肠腺瘤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究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与结直肠腺瘤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2获悉更多年1月在山西省汾阳医院行胃镜、结肠镜检查及13-C尿素呼气试验的患者534例,活检确诊为结直肠腺瘤的患者195例,余339例作为对照组,收集一般临床资料、相关生化指标及内镜下病理特征。以χ~2检验分析性别、吸烟史、饮酒史、癌胚抗原、Hp感染和内镜下病理特征的差异,以t检验分析年龄、BMI、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尿酸的差异。以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Hp感染与结直肠腺瘤的相关性。结果:两组之间年龄、BMI、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癌胚抗原有统计学差异(P<0.05),性别、吸烟史、饮酒史、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甘油三酯和血尿酸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直肠腺瘤组Hp患病率(66/129,33.85%)高于对照组(83/256,24.48%)(P<0.05)。以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Hp感染对结直肠腺瘤风险的预测作用。在未调整相关因素时,Hp感染与结直肠腺瘤风险升高相关(OR=1.58;95%CI:1.07-2.32;P<0.05),在调整年龄和性别后,Hp感染与结直肠腺瘤的风险略有下降(OR=1.49;95%CI:1.00-2.21;P<0.05)。对吸烟史、饮酒史、BMI、收缩压、舒张压、Remediation agent空腹血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尿酸和癌胚抗原进行额外调整后,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更高(OR=1.66;95%CI:1.08-2.55;P<0.05)。内镜下病理特征方面:结直肠腺瘤主要分布在右半结肠(44.62%,87/195)。且多数患者以小体积(82.56%,161/195)、多发(61.03%,119/195)的腺瘤为主。对于腺瘤发生的位置、大小和数目与Hp感染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1.Hp感染与结直肠腺瘤风险增加相关,Hp可能是结直肠腺瘤发生和发展的危险因素RP56976作用之一。2.Hp感染与结直肠腺瘤发生的位置、大小和数目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