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全球最大的服装生产国和消费国,其中牛仔裤的生产总量占居世界第一,牛仔服装业作为我国传统的支柱产业之一,极大程度上推动了国民MK-4827经济的发展,但中国纺织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还需进一步加强,尤其在2020年全球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后,整体的纺织行业更是面临着严重的市场需求不足、产品库存上升的局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均对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减污降碳”的协同治理明确了方向。牛仔服装业是高消耗、重污染、高耗水、高排放的行业之一,对废置牛仔服装进行高效性地再设计与再处理,是降低环境污染、解决资源供需紧张问题的重要手段,也是促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达成的有力措施,更是构建生态文明、实现我国经济、环境、服装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方式。本文从纺织材料学、艺术学、设计学等交叉学科角度出发,围绕废置牛仔服装“再设计”机理及国内外现有案例,提出“再设计”这一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明确再设计理念、再设计原理及呈现效果,探索适用于本土化废置牛仔服装再设计路径。第一,结合各类形式的文献资料对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进行爬梳,厘清可持续发展定义和内涵,对研究对象“废置”牛仔服装及“可持续发展”、“再设计”相关概念进行界定,明确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第二,梳理废置牛仔服装发展现状,由牛仔服装行业生产和产业集群发展带来的污染、碳排放、库存废置等切实制约牛仔服装可持续性发展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路径。结合本领域特色,总结再设计的三个维度,即延长产品服用寿命、功能寿命的“再思考”;以消费者情感需求和市场为主导的“再计划”;对旧有产品结构、技术升级再造以延长时尚寿命的“再改良”。针对废置牛仔服装现状,构建科学性、合理性的再设计体系。第三,通过纺织材料学功能性再设计实验,延长牛仔服装服用寿命,减少废置现象发生,赋予其功能性价值延续。首先,模拟家庭滚筒洗涤实验,给出不同材质牛仔服装的科学性洗涤次数指导。其次,借助等离子技术接枝改性剂的方式对牛仔织物进行拒水、抗菌性整理,运用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能谱仪(EDS)hospital-acquired infection、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Phabr Ometer法宝仪等测试仪器,优化整理出适合牛仔服装功能性拒水、抗菌整理的再设计方式。在等离子溅射气体为Ar、溅射流量为200 m L/min、功率为300 W、处理时间为5 min条件下,牛仔织物接触角可达130°以上,具备较好的疏水性能。在等离子体溅射气体为Ar/O2混合气体、溅射流量比例为50:50、功率为500 W、处理时间为5 min条件下,牛仔织物在30 min内对浓度为1.50×106 CFU金黄色葡萄球菌抗菌率为92.8%,对浓度为3.76×106 CFU大肠杆菌抗菌率为94.87%,且不会影响其透气性和力学性能,具备较好的抗菌性能。以延长产品服用寿命、功能寿命“再思考”的方式进行废置牛仔服装的再设计,艺工结合,赋予牛仔服装功能性的价值延续。第四,基于消费者情感需求及市场应用调研,建立以产品感质要素为指导的再设计路径,通过问卷调研的定量分析,借助SPSS分析软件Amos验证模型验证再设计牛仔服装产品感质要素、消费者产品态度和购买意愿之间的关系。通过语义差分法、因子分析等统计学方法,对再设计产品感质要素进行量化归类,得出消费者对再设计牛仔服装的物质属性要求高于情感属性要求,功能性是牛仔服装产品再设计的重要要素的结论,为废置牛仔服装再设计提供科学性的设计方法指导。对旧有产品的重新定位“再计划”的再设计,形成以消费者偏好和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再设计路径。第五,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导向、设计学为依托,对旧有产品的材料、技术、造型等方面进行升级再造的“再改良”设计,延长废置牛仔服装时尚寿命。通过对服装结构升级再造的艺术创新、生态环保新材料的结合以及零浪费的文创产品衍生设计等方式,构成以文化、美学、科技、人文、技术为背景的废置牛仔服装时尚再设计途径,形成实用性和可持续性并存的闭环再设计模式。本文借助环境学、生态学、纺织材料学、统计学、艺术学、设计学的理论研究成果,通过理论研究、模型计算、化学实验、数diABZI STING agonist价格据分析和设计实践等方式,构建了再设计三个维度。从再设计的三个路径上进行了废置牛仔服装再设计研究,提供了再设计研究的全新视角。以科技赋能设计、包容塑造价值,人文彰显魅力的废置牛仔服装再设计,能最大程度地实现资源高利用,产品高附加值的零浪费、可循环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废置牛仔服装的再设计研究,能更好的传达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文化精髓、文化魅力,助力中国纺织业科技、时尚、绿色的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