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及其周边地区幽门螺杆菌耐药分析及抗生素使用史的影响研究

目的 了解徐州及其周边地区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感染菌株的耐药现况,并为制定较为精准的治疗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法,抽取2019年3月1日至2021年5月14日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徐州市立医院就诊的H.pylori阳性患者共450例,所有患者均取胃黏膜标本进行免疫组化检测、H.pylori分离培养及药敏试验,并对检测结果进行进一步统计分析。AY-22989说明书结果 徐州及其周边地区感染H.pylori菌株对甲硝唑、克拉霉素、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和呋喃唑酮的耐药率分别为90.10%、58.15%、49.84%、1.60%和0.64%,四Recipient-derived Immune Effector Cells环素暂未发现耐药。有16例(5.11%)药物均敏、88例(28.12%)单药耐药、89例selleck产品(28.43%)双重耐药、119例(38.02%)三重耐药及1例(0.32%)四重耐药。H.pylori对克拉霉素、左氧氟沙星的耐药性与抗生素使用史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既往有根除治疗史患者的H.pylori体外培养成功率低于初治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徐州及其周边地区感染的H.pylori菌株对甲硝唑、克拉霉素、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均较高,且多重耐药形势严峻。克拉霉素及左氧氟沙星使用后H.pylori耐药率显著提高,且抗生素多次使用降低H.pylori体外培养成功率,建议有条件者初次即根据患者药敏培养结果选择个体化治疗方案,无条件者可采用阿莫西林、呋喃唑酮、质子泵抑制剂联合铋剂的四联方案,提高H.pylori根除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