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激酶快速泵入在导管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尿激酶快速泵入在导管溶栓(CDT)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的行CDT治疗急性下肢DVT的患者资料,比较分析尿激酶快速泵入和24 h持续泵入两种给药方式的溶栓效果、并发症和血栓形成后综合征(PTS)的发生情况。结果 共纳入146例患者,其中快速泵入组52例,持续泵入组94例。快速泵入组及持续泵入组的总溶栓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90±1.25)d比anti-tumor immunity(5.52±1.selleck化学60)d,P=0.011];两组纤维蛋白原减少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99±1.01)g/L比(2.48±1.25)g/L,P=0.015];D-二聚体达峰速GSK1349572分子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63±2.60)mg·L-1·d-1比(6.61±1.16)mg·L-1·d-1,P=0.009]。两组在D-二聚体浓度峰值、血小板计数、尿激酶用量、并发症发生率及PTS发生率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DT治疗急性下肢DVT时,快速泵入尿激酶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与持续泵入相比,其在对纤维蛋白原影响、缩短导管溶栓时间、一般并发症的发生方面存在优势,但对PTS的预防无明显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