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Runx2及其靶基因探讨地黄苷D的抗乳腺癌细胞转移作用及其机制

目的:基于Runx2及其靶基因探讨地黄苷D的抗乳腺癌转移作用及其机制,并与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的作用进行对比。方法:本课题选用的是MDA-MB-231、MDA-MB-468两种具有高转移特性的人乳腺癌细胞获悉更多,分别设置空白组、地黄苷D低、中、高剂量组、与地黄苷D中浓度相同的MG-132给药组、MG-132低、中、高剂量组、与MG-132中浓度相同的地黄苷D给药组、阳NSC 119875试剂性药组进行实验。(1)SRB细胞增殖实验方法确定地黄苷D和MG-132的低中高三个实验浓度。(2)细胞划痕实验检测地黄苷D及MG-132抑制两种乳腺癌细胞迁移能力的作用效果。(3)Transwell小室细胞迁移、侵袭实验观察地黄苷D及MG-132抑制两种乳腺癌细胞纵向迁移及侵袭能力的作用效果。(4)Oris~(TM)迁移、侵袭实验观察地黄苷D及MG-132抑制两种乳腺癌细胞横向迁移及侵袭能力的作用效果。采用(5)乳腺癌细胞体外粘附模型观察地黄苷D及MG-132抑制两种乳腺癌细胞体外粘附能力的作用效果。(6)Western Blot法检测Runx2、P-Runx2及其所调控的靶基因MMP-9、MMP-13、OPN、BSP II的表达情况。结果:1、SRB实验结果确定地黄苷D作用浓度梯度为1.25μmol/L、2.5μmol/L、5μmol/L,MG-132作用浓度梯度为0.125μmol/L、0.25μmol/L、0.5μmol/L。2、细胞划痕实antibiotic residue removal验结果显示,与空白组相比,不同浓度的地黄苷D及MG-132均能显著抑制乳腺癌细胞的体外迁移能力(P<0.01),且MG-132的抑制作用强于地黄苷D。3、Transwell细胞迁移及侵袭实验结果显示,与空白组相比,不同浓度的地黄苷D及MG-132均能有效抑制乳腺癌细胞体外的纵向迁移能力和侵袭能力(P<0.01),且MG-132的抑制作用强于地黄苷D。4、Oris~(TM)迁移和侵袭实验结果显示,与空白组相比,不同浓度的地黄苷D及MG-132均能显著抑制乳腺癌细胞体外的横向迁移能力和侵袭能力(P<0.01),且MG-132的抑制作用强于地黄苷D。5、建立细胞体外粘附模型的实验结果显示,与空白组相比,不同浓度的地黄苷D及MG-132均具有体外抗乳腺癌细胞粘附的作用(P<0.01),且MG-132的抗粘附作用强于地黄苷D。6、Western Blot实验结果显示,与空白组相比,地黄苷D及MG-132均能显著下调乳腺癌细胞中Runx2、P-Runx2及其靶基因MMP-9、MMP-13、OPN、BSP II的表达(P<0.01)。结论:1、地黄苷D具有明显的体外抗乳腺癌转移作用。2、抑制乳腺癌细胞中骨相关核转录因子Runx2的活化并下调其靶基因MMP-9、MMP-13、OPN、BSP II的表达,可能是地黄苷D抗乳腺癌转移的作用机制。3、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的体外抗乳腺癌转移作用强于地黄苷D,同时二者具有类似的作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