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作为人体最大的器官,具有屏障、调节、免疫和代谢等多种功能,是人体抵御外界刺激的第一道防线。正因为如此,它往往最容易受到损伤。作为癌症治疗的主要方法之一,放疗可诱发严重的皮肤损伤,这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健康问题。辐射诱发的皮肤损伤(RISI)发生时,损伤部位会出现红斑、脱毛、干燥等症状,甚至会出现皮肤溃疡和纤维化,严重影响AM-2282抑制剂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因此,寻找有效的措施来修复RISI是必要的。多肽纳米材料是一种重要的生物材料,其具有易合成,易修饰,生物相容性好等优势,在生物医学上有诸多应用。而多肽自组装成水凝胶后通常具有3D多孔结构,良好的保湿能力和透气性等优点,在皮肤修复领域展现了广阔的应用前景。因此,本文拟设计一种自组装多肽水凝胶,用来提高RISI的修复效果。首先,本论文设计并应用固相合成法(SPPS)合成了一种抗氧化仿肝素多肽KYKYEYEYAGEGDSS-4Sa(K16)。其因为酪氨酸(Y,Tyr)结构中酚羟基的存在而具有抗氧化性质;而肽链的末端连接了一个对磺基苯甲酸的小分子,其结构中的磺酸基与天冬氨酸(D,Asp)上的羧基、丝氨酸(S,Ser)上的羟基共同模拟了肝素的功能基团,从而使得K16多肽在不添加外源性生长因子的情况下就可以诱导血管生成;同时磺酸基的存在赋予了多肽一定的吸附炎症细胞因子的能力。体外成胶及结构表征结果显示K16多肽可以自组装形成具有3D多孔结构的纳米纤维水凝胶,模拟了ECM的结构,而且形成的水凝胶具有良好的流变性能及有利于组装稳定性的β-折叠构象。然后,本论文通过体外DPPH和ABTS以及细胞内活性氧(ROS)清除实验探究了水凝胶的抗氧化性,结果表明其可有效消除体外自由基和ROS,从而改善氧化应激;本论文进一步应用γ-H2AX免疫荧光染色及细胞克隆形成实验测试了材料的防辐射性能,结果显示K16水凝胶可以抑制辐射线对细胞DNA的损伤,表现出良好的辐射防护能力;同时在体外将K16水凝胶与炎症细胞因子共孵育后,经ELISA检测促炎细胞因子含量显著降低,表明K16水凝胶可以吸附炎症因子从而具有一定的抗炎能力。接下来,本论文将K16水凝胶与3T3细胞共同培养之后检测了其对细胞增殖与迁移的影响,结果显示K16多肽水凝胶有良好的促进细胞增殖与迁移的生物活性;同时本论文通过体外血管生成实验探究了K16水凝胶促进血管生成的能力,结果显示与单独Matrigel基质胶组相比,将K16水凝胶与HUVECs共同培养在Matrigel基质胶中会诱导更多的血管生成。最后,本论文通过X射线局部照射BALB/c小鼠的Antibiotic kinase inhibitors腿部建立了辐射诱导的皮肤损伤模型并用K16水凝胶敷料进行了涂抹治疗。对小鼠受损皮肤区域进行了拍照记录,结果显示K16水凝胶在早期抑制了皮肤损伤的恶化并在后期加速了伤口的愈合和表皮的再生。同时本论文采集了不同时间点的受损皮肤组织并进行了病理切片分析,HE、Masson及CD68、CD31、α-SMA免疫组织荧光染色结果显示K16水凝胶显著降低了伤口处的炎症浸润并促进了新生血管的形成和胶原的沉积,从而促进了RISI的修复。ELISA检测皮肤组织中细胞因子含量的实验结果也表明K16能有效降低促炎细胞因子的水平,有利于炎症的消退和组织的重塑Ferrostatin-1。综上所述,本论文设计了一种抗氧化肝素模拟多肽,自组装成水凝胶后将其用于辐射诱发的皮肤损伤,可以模拟ECM,消除ROS,减少炎症,促进血管生成,从而促进RISI的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