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复方斑蝥胶囊调控乳腺癌铁死亡的机制研究

目的 本研究旨在通过网络药理学探讨复方斑蝥胶囊(CMC)调控乳腺癌(BC)铁死亡的可能靶标及作用机制。方法 分别利用TCMSP、Swiss Target Prediction、GeneCards、FerrDb等数据库获得CMCclinical pa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BC以及调控铁死亡的相关靶点。利用STING网站构建药物-疾病交集靶点的蛋白相互作用信息图(PPI)。运用Cytoscape软件构建生成药物-活性成分-作用靶点网络图,再进行KEGG和GO功能富集分析,并通过分子对接来模拟活性成分作用于靶蛋白的结合情况,最后通过GEPIA、HPA和cBioPortal数据库验证核心靶点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突变情况。结果 共获得198个活性化学成分,药物-疾病共同靶蛋白基因51个。PPI显示,selleck HPLC关键靶点为KD025半抑制浓度TP53、IL6、EGFR、HIF1A、STAT3。主要活性成分为山奈酚、槲皮素、异鼠李素、常春藤皂苷元、β-谷甾醇。KEGG通路富集分析表明,主要涉及FoxO、NF-kappa B、Hippo等信号通路。分子对接结果表明,主要活性化合物与关键靶点均具有良好的结合活性。生物信息学结果表明,BC组织中IL6和EGFR的mRNA水平高表达,且TP53的预后价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BioPortal工具显示,1 756例患者中有658例(37.5%)存在基因突变。结论 复方斑蝥胶囊可能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方式发挥调控铁死亡治疗BC的作用,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