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通过检测E26转化特异性同源因子(E26 transformation-specifichomologousfactor,EHF)和NOD样受体蛋白1(nod like receptor protein 1,NLRP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结节性甲状腺肿伴乳头状增生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分析EHF蛋白和NLRP1蛋白在PTC中的表达情况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及两蛋白的相关性,探索EHF和NLRP1在PTCGSK126体内中的作用,为PTC诊断、鉴别诊断提供新的理论基础。方法1.随机选取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8年6月至2022年6月期间行手术切除的PTC标本70例、癌旁正常组织标本7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伴乳头状增生标本30例。收集患者临床病理信息。将选取的标本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为70例PTC标本,对照组为3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伴乳头状增生标本和70例癌旁正常组织标本。2.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EHF蛋白和NLRP1蛋白在实验组和对照组中的表达情况。采用双评分半定量法判读组织染色结果。3.应用SPSS 25.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处理。采用χ~2检验统计EHF蛋白和NLRP1蛋白在三组中的阳性表达差异,分析两蛋白的阳性表达情况与PTC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运用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两蛋白在PTC中的表达有无相关性。结果1.EHF蛋白和NLRP1蛋白在PT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均高于结节性甲状腺medial geniculate肿伴乳头状增生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EHF蛋白在PTC组织、结节性甲状腺肿伴乳头状增生组织、癌旁正常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三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组比较,EHF蛋白在PT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与EHF蛋白在结节性甲状腺肿伴乳头状增生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HF蛋白在结节性甲状腺肿伴乳头状增生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与EHF蛋白在癌旁正常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LRP1蛋白在PTC组织、结节性甲状腺肿伴乳头状增生组织、癌旁正常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三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组比较,NLRP1蛋白在PT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与NLRP1蛋白在结节性甲状腺肿伴乳头状增生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NLRP1蛋白在结节性甲状腺肿伴乳头状增生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与NLRP1蛋白在癌旁正常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EHF蛋白和NLRP1蛋白在PTC有淋巴结转移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高于PTC无淋巴结转移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HF蛋白和NLRP1蛋白在有被膜侵犯的PT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高于无被膜侵犯的PT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HF蛋白和NLRP1蛋白在TNM分期被诊断为Ⅲ-Ⅳ期的PTC组织中的阳selleck Baf-A1性表达率高于被诊断为Ⅰ-Ⅱ期的PT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HF蛋白和NLRP1蛋白在PTC组织中有关患者性别、年龄、肿瘤最大径、单灶/多灶的阳性表达率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EHF蛋白和NLRP1蛋白在PTC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_s=0.455,P<0.05)。结论1.EHF蛋白和NLRP1蛋白可能参与了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发展。2.EHF蛋白和NLRP1蛋白二者联合检测,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诊断、鉴别诊断及判断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病理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