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期厌氧处理对蓝莓贮藏品质的影响

蓝莓是杜鹃花科越橘属的小型浆果,新鲜果实外表为深蓝色且有一层浓浓的白霜,含水量高,酸甜适口,且富含花青素等多种酚类物质,因其有独特的营养价值而被广大消费者所认可。但蓝莓容易软化而导致腐烂,食用价值大大降低,因此如何延缓蓝莓的劣变、保持其新鲜度对蓝莓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本试验以蓝莓为研究对象,在1℃冷藏条件下,用N2和Ar对“蓝丰”蓝莓进VX-661 IC50行24 h短期厌氧处理,以空气处理作为对照,研究了 N2和Ar对蓝莓品质(包括颜色、外观、质地、失重、可溶性固形物(TSS)、果胶)与采后生理(呼吸代谢、活性氧代谢和抗氧化系统等)的影响。结果表明Ar厌氧处理可以通过降低蓝莓的呼吸速率,延缓软化,维持较好的质地和感官品质,延长了果实货架期。本试验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短期厌氧处理对蓝莓采后品质的影响在整个贮藏期间,Ar厌氧处理的蓝莓直到贮藏virological diagnosis结束仍保持较好的外观,软化现象不明显,总色差最低(4.62),硬度较高(0.79 N),尤其第50 dAr处理组的硬度比对照组和N2处理组分别高42.30%和16.30%,坏果率(21.30%)和TSS含量(5.40%)均保持较低的水平,并可以显著抑制原果胶的降解,将可溶性果胶含量控制在较低水平,货架期可延长至60 d;对照组的蓝莓从第40 d开始出现果蒂塌陷现象,果肉发生明显软化,整个贮藏期间TSS含量都最高,外观品质最差,保鲜效果不好;N2厌氧处理的蓝莓外观品质与Ar厌氧处理相比较差,但要优于对照组。(2短期厌氧处理对蓝莓采后生理的影响对照组在第40 d进入呼吸高峰,厌氧处理组均在第50 d出现,其中对照组呼吸高峰为81.50 mgCO2/kg/h,而N2和Ar厌氧处理呼吸高峰分别为74.79和62.97,对照组峰值分别是其他两组的1.10倍和1.29倍,说明厌氧处理对呼吸作用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延缓了呼吸高峰的出现。活性氧的产生是一种典型的氧化胁迫反应,厌氧处理可以通过降低呼吸速率来减少活性氧的产生,且N2和Ar处理组的活性氧含量均低于对照组,Ar处理使活性氧含量处于最低水平,并且可以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抗氧化物酶活性,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由于厌氧处理对活性氧产生抑制作用,因此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相对对照组较少,同时减少了抗氧化物质(总酚、类黄酮、花青素)的损失,其中Ar处理效果最佳,N2处理次之。对照组的乙醇PD0325901体外和乙醛含量均在第40 d达到峰值(404μg/g、124μg/g),显著高于厌氧处理组,对蓝莓细胞和组织造成毒性损伤。降低了关键酶丙酮酸脱羧酶(PDC)和乙醇脱氢酶(ADH)活性,Ar处理效果显著于其他组,抑制乙醇积累,并减少了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延缓蓝莓果实的成熟,保持果实品质。综上,我们的研究证明了短期厌氧处理可以通过降低蓝莓的呼吸速率,延缓脱水和腐烂,维持较好的质地和感官品质,延长了产品的货架期,而且Ar厌氧处理效果优于N2处理,这对蓝莓的采后生理和品质的保持有着积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