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时期,学生的学业压力和心理压力进一步加大,持续的高强度学习使学生身心疲惫,逐渐开始出现乏力、睡眠障碍、食欲减退、消化不确认细节良、腹胀、体重下降、大便不调、月经紊乱甚至闭经等肝郁脾虚相关症状,同时还会出现心境低落、思维迟缓、意志活动减退、记忆力异常、注意力下降、反应时间延长以及负性自我评价等抑郁相关症状。尽管多数研究表明,适当压力水平可激发个体的动力与动机,但如果压力过度,会给个体带来心理健康损害。如果学生学业成绩长期不理想,导致无法实现老师和家长的期望,因而对学习失去兴趣和信心,产生焦虑、抑郁、自责、愧疚等不良情绪,严重者甚至会伤害自己的生命。本文将探索学业压力和抑郁之间的具体关系,结合中医心理学理论和心理学理论,探索肝郁脾虚和核心自我评价两个变量在学业压力与抑郁关系中起到的作用,以丰富国内关于高中生学业压力与抑郁的相关研究。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以成都市内675位高中生作为调查对象,以《中学生学习压力问卷》、《中学生抑郁量表》、《肝郁脾虚证症状分级化量表》和《核心自我评价量表》作为测量工具进行测量,并运用SPSS 22.0和Process插件数据进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行处理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高中生的总体学业压力和抑郁情绪都Liraglutide溶解度在中重度水平;大部分高中生存在肝郁脾虚证的相关症状表现;高中生核心自我评价总体处于中等水平。(2)高中生学业压力和抑郁水平在性别、生源地、是否独生子女、是否重点高中、每日运动时长方面都存在显著差异。(3)学业压力总分与肝郁脾虚、抑郁正向相关关系显著,但与核心自我评价成显著负相关;肝郁脾虚与核心自我评价负相关关系显著,与抑郁成正相关关系显著;抑郁与核心自我评价成显著负相关。(4)肝郁脾虚在学业压力和抑郁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5)核心自我评价调节调节了肝郁脾虚中介模型的后半段路径,即调节肝郁脾虚与抑郁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