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不同来源癫痫患者服用抗发作药物的治疗效果及药物经济学评价

目的 探讨陕西省不同来源癫痫患者分别服用苯巴比妥(PB)、丙戊酸钠(VPA)、奥卡西平(OXC)、左乙拉西坦(LEV)单药治疗癫痫的疗效及经济学效应,为患者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22年1月入组陕西省农村癫痫项目及在西京医院神经内科门诊接受治疗的癫痫患者各200例,根据入组来源不同分为农村癫痫项目组(A组)及西京医院神经内科门诊组(B组)。根据应用药物不同,A组再分为PB组及VPA组,B组分为OXC组及LEV组,比较患者治疗随访12个月后的总有效率及药物经济学效应。结果 本研究病例在随访终点(服药第12个月)时,在A组中,PB与VPA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07,P>0.0IDN-6556体外5);在B组中,OXC与LEV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64,P>0.05)。在服BAY 73-4506体内实验剂量药后癫痫发作控制总有效率方面,PB组为56%、VPA组为51%、OXC组为54%及LEV组为56%。最小成本分析(CMA)表明PB组每年药物费用低于VPA组primiparous Mediterranean buffalo(P<0.01);OXC组每年药物费用低于LEV组(P<0.01)。结论 4种药物对控制癫痫发作均有较好疗效,PB在控制癫痫发作方面有更好的经济性。临床医生可从药物经济学角度为患者选择更合适的抗癫痫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