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节VATS术前CT引导下医用胶定位及影像与病理对照研究

目的探究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术前CT引导下医用胶定位肺结节的临床应用价值及CT对亚实性肺腺癌亚型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医院2016年8月-2022年10月间收治的166例肺结节病人,共计174枚肺结节。所有肺结节均在CT引导下医用胶定位后经VATS切除,观察定位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分析病人的一般资料、结节类型、最大直径、结节部位、患者体位、结节距胸膜距离、穿刺针深度、定位时间对定位相关并发症发生的影响,筛选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获得相关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术后病理结果将亚实性肺腺癌分为浸润前病变(preinvasive lesions,PL)组(n=31)、微浸润性腺癌(minimally invasive adenocarcinoma,MIA)组(n=72)及浸润性腺癌(invasive adenocarcinoma,IA)组(n=26)。比较3组间病人的临床资料及CT影像资料差异,并采用多元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影响亚实性肺腺癌浸润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将上述亚实性肺腺癌进一步分为IA组(n=26)与非IA(PL+MIA)组(n=103),比较CT定量参数在两组间的差异,筛选有统计学差异的参数,并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获得联合预测指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估各单项指标与联合指标预测IA的诊断价值。结果1、VATS术前CT引导下医用胶定位肺结节效果:共计定位174个肺结节,定位成功率为98.28%(171/174),158例为单个肺结节定位,8例为2个肺结节定位;对单个肺结节定位行定位相关并发症分析,其中47例(47/158,29.75%)出现少量肺内出血,36例(36/158,22.78%)出现少量气胸,28例(28/158,17.72%)出现少许皮下气肿,2例(2/158,1.27%)出现刺激性咳嗽。单因素分析示穿刺针深度、定位时间是有无肺内出血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P<0.05);年龄、结节最大直径、患者体位是有无气胸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P<0.05);性别、定位时间是有无皮下气肿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P<0.05)。二元logisticGefitinib IC50回归示穿刺针深度是发生肺内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与患者体位是发生气胸的独立危险因素;性别、定位时间是产生皮下气肿的独立危险因素。2、亚实性肺腺癌的CT影像与病理对照研究:PL组、MIA组、IA组的年龄、结节类型、边界、形状、血管集束征、空泡征、最大直径、平均直径、3D长径、平均CT值、体积、质量、最大面面积、表面积出现比例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中胸膜下结节胸膜凹陷征出现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9)。多元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平均CT值、空泡征是评genetic accommodation估肺腺癌浸润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IA组与非IA组的CT定量参数(结节最大直径、平均直径、3D长径、平均CT值、体积、质量、最大面面积、表面积diABZI STING agonist)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示上述8个参数单独与联合指标诊断IA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分别为0.796、0.768、0.772、0.687、0.742、0.787、0.758、0.743、0.855(P<0.05)。结论1、CT引导下医用胶定位肺结节安全有效、并发症轻微,值得临床推广使用。2、CT可用于鉴别亚实性肺腺癌亚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