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血磷、25-羟维生素D_3[25(OH)D_3]及骨代谢指标与骨折发生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于2020年3月—2022年6月收治于湖州师范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且符合入排标准的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共188例,根据是否发生骨折划分为骨折组(54例)和未骨折组(134例)。比较两组患者血清甲状旁腺素(PTH)、无机磷(P)、2systems biochemistry5(OH)D_3、骨碱性磷酸酶(BALP)、骨钙素(OC)、Ⅰ型前胶原氨基末端前肽(PINP)及β胶联降解产物(β-CTX)的表达水平。通过相关性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预测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骨折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骨折组患者血清PTH(74.69±4.36 vs. 77.42±2.93)、25(OH)D_3(12.17±2.77 vs. 14.32±1.39)水平显著低于未骨折组患者,血清BALP(22.14±1.96 vs. 19.56±2.54)、OC(4.03±1.10 vs. 2.98±0.69)、β-CTX(514.27±46.24 vs. 489.32±14.03)及PINP(47.71±5.49 vs. 44.59±2.31)水平均显著高于未骨折组患者(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血清PTH、25(OH)D_3水平与患者骨折发生呈负相关性(r=-0.412、-0.547),血清BALP、OC、β-CTX及PINP水平与患者骨折发生呈正相关性(r=0.460、0.434、0.587、0VP-16分子量.443,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PTH和25(OH)D_3水平升高是患者骨折发生的独立保护因素(HR=0.843、0.641),而BALP及OC水平升高是患者骨折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HR=1.476、3.098,P<0.05)。结论 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血清PTHCeralasertib小鼠、25(OH)D_3水平降低、BALP及OC升高可能提示骨折发生风险增高,及时监测患者相关指标变化情况可能有利于预测绝经后患者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