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患者外周血白细胞端粒长度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认知功能障碍是精神分裂症的核心症状,严重制约患者的日常生活、职业能力和社会功能的恢复。近年来,人们期望从各种角度寻求改善精神分裂症的认知功能障碍的新途径,然而其中机制尚无定论。既往研究发现,一般人群的端粒长度与认知功能之间存在相关性,这种相关性在阿尔茨海默症和双相障碍患者中也存在。此外,研究证实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端粒长度缩短,那么精神分裂症患者端粒缩短与认知功能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端粒长度能否作为精神分裂症潜在的生物学标记物。基于以上问题,本研究拟明确中国精神分裂症患者外周血白细胞端粒长度与认知功能之间Biological pacemaker的相关性,探究其中可能存在的潜在机制,以期达到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方法:从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精神科连续招募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最终共125名精神分裂症患者被纳入此项研究。使用自制的一般资料调查表采集一般资料、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估临床精神症状、重复性成套神经心理状态测验(RBANS)评估认知功能。端粒长度使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检测,测得的相对T/S值代表相对端粒长度,并依据相对T/S值,将患者划分为短端粒组和长端粒组。最后我们使用Excl录入数据,使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短端粒组和长端粒组在年龄、受教育年限等均无统计学差异;短端粒组的空腹血糖(5.58±1.60)高于长端粒组(5.04±0.95),两组之间存在差异,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2.330,P=0.02)。2)相关性分析显示,RBANS总分与体重指数、受教育年限成正相关(r=0.176;r=0.440,P均<0.05或0.01),与阴性因子分、一般症状分和PANSS总分成负相关(r=-0.422;r=-0.182;r=-0.258;,P均<0.01)。相对端粒长度与即刻记忆(r=0.495,P<0.01)、言语功能(r=0.336,P<0.01)相关。3)多元线Liproxstatin-1性回归分析显示,相对端粒长度(β=0.556,P<0.001)和受教育年限(β=0.192,P=0.009)是精神分裂症患者即刻记忆的影响因素;相对端粒长度(β=0.360,P<0.001)、受教育年限(β=0.209,P=0.012)、阴性因子分(β=-0.198,P=0.017)是言语功能的影响因素。结论:精神Colforsin临床试验分裂症患者外周血白细胞端粒长度与认知功能中的即刻记忆和言语功能之间具有相关性,相对端粒长度越短,即刻记忆和言语功能越差。除端粒长度外,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还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受教育年限、阴性症状等。本研究在探索精神分裂症端粒长度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上提供了初步证据,未来可通过增加样本量、严格控制病程或药物等方法,进一步明确二者之间的关系,为精神分裂症潜在的生物标志物提供新思路,为改善患者社会功能提供新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