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色法和荧光法因具有简单、可视化和便携等优势逐渐成为快速筛查和现场检测领域的研究热点。比色法虽然节约成本,操作过程简单,结果直观,但是其颜色的深浅与元素物质的浓度呈线性关系,具有一定的不准确性,不适用于分析痕量物质。荧光分析技术由于其灵敏度高、所需样本量小和成本低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分析检测。然而多数荧光探针对于结构相似的物质难以区分。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urface enhanced Raman spectroscopy,SERS)通过将目标分子吸附在具有SERS活性的纳米粒子上,实现对分子拉曼信号的放大作用,因此具有高度灵敏性。不同分子的拉曼光谱是不一样的,因此可在SERS效应的基础上对其拉曼峰位、峰强、线型、线宽及谱线数目等进行分析,达到从分子水平对样品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SERS已经成为一项功能强大、具有高灵敏度的指纹图谱技术。但SERS仍存在基底重现性较差,检测结果容易受到干扰的缺点。因而建立双模式检测方法,实现检测技术之间的互补,保Colforsin体外证检测结果更精LGK-974确,对于实现目标物质的快速、简单和高灵敏度检测具有实际意义。本研究以具有类酶催化活性以及SERS活性的纳米材料为研究对象,结合比色/荧光-SERS检测方法,以实现目标分子高选择性和灵敏度的快速检测,构建了双模式传感器,具体研究如下:(1)基于金纳米颗粒(AuNPs)和组胺衍生物的特异性结合,建立组胺的荧光-SERS双模式检测技术。组胺是重要的生物胺,由于其与其他生物胺类物质化学结构和性质类似,其测定存在干扰。本研究利用组胺的氨基(-NH_2)和邻苯二甲醛的醛基(-CHO)反应形成Schiff产物,使其具备荧光和SERS活性,实现了对组胺的特异性识别。同时AuNPs表现出具有拉曼信号增强和荧光猝灭的双重作用。在优化的分析条件下,荧光和SERS模式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5~4.5 mg/L和1~20 mg/L,检出限分别达到0.04 mg/L和0.32 mg/L。该荧光-SERS双模式检测技术可应用于实际海产品中组胺含量的检测。(2)基于AuNPs的类酶活催化特性和SERS活性,设计了一种比色-SERS双模式检测技术,用于农药福美双的检测。通过巯基β环糊精(SH-β-CD)改性后的金纳米颗粒(AuNPs@SH-β-CD)具有良好的纳米尺寸和形状,因而具有优异的模拟氧化酶(OXD)特性和等离子体共振性质。AuNPs@SH-β-CD利用其模拟氧化酶活性和拉曼增强效应将3,3’,5,5’-四甲基联苯胺(TMB)氧化成具有高度拉曼活性的氧化产物(ox TMB)。而福美双的加入抑制了AuNPs@SH-β-CD的氧化酶活性,使ox TMB吸光度降低的同时SERS信号强度也降低,从而建立了福美双的比色-SERS双模检测方法。在最优的分析条件下,福美双的比色模式和SERS模式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5~80μg/m L和0.05~5μg/m L,检出限分别为0.3μg/m L和0.04μg/m L,建立的方法被成功于烟草样品中福美双含量的测定。(3)基于葡萄糖基碳点金纳米(Glu-CDs/AuNPs)的类酶活特性和SERS活性,建立了肝素和雷洛昔芬的比色-SERS双模式检测技术。研究将葡萄糖基碳点(Glu-CDs)作为还原剂和稳定剂,成功制备了Glu-CDs/AuNPs。肝素与雷洛昔芬可实现对Glu-CDs/AuNPs的酶活调控,使其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得到大幅度提高。通过TMB的氧化反应建立了肝素与雷洛昔芬的比色检测方法。同时,利用Glu-CDs/AuNPs的POD活性,将隐性孔雀石绿(LMGEmerging infections)氧化成具有高SERS活性的孔雀石绿(MG),建立了肝素和雷洛昔芬的SERS检测方法。通过粒径和Zeta电位研究了肝素和雷洛昔芬增强POD活性的机制,并且成功在血液中对肝素的含量进行测定和在药物片剂中对雷洛昔芬的质量进行评估。结果证明该检测方法对肝素和雷洛昔芬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和灵敏度,为比色-SERS双模式检测技术的开发提供了一种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