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食管鳞癌免疫联合化疗的疗效及潜在生物标记物探索

目的:ASTRUM-007研究是一项随机、对照、Ⅲ期、国内多中心临床研究,对比斯鲁利单抗或安慰剂联合化疗(顺铂+5FU)一线治疗PD-L1阳性的局部晚期/转移性食管鳞癌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结果已经报道。本研究以ASTRUM-007全国多中心研究为基础,分析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单中心入组的85名患者一线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以及患者出组后,在二线或三线接受含白蛋白紫杉醇方案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同时探索TMB在晚期食管鳞癌一线免疫联合化疗中的潜在预测价值。方法:研究入组不可切除局部晚期或远处转移、且PD-L1表达阳性(CPS≥1)的食管鳞癌患者,按照2:1的比例随机分配至斯鲁利单抗或安慰剂联合化疗组,随机分层因素包括PD-L1表达、年龄和肿瘤转移状态。收集基线肿瘤组织用于PD-L1蛋白、TMB及MSI状态检测。分析本单中心两组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中位总 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以及治疗相关不良反应(Treatment-related adverse events,TRAEs)的发生情况。同时回顾性收集所有在后线接受了含白蛋白紫杉醇方案治疗的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其ORR、DCR和安全性。利用全外显子组测序检测TMB,PCR(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结合毛细管电泳检测MSPLX3397作用I;或采用迈杰转Baricitinib溶解度化医学研究(苏州)有限公司开发并验证的Medl CDx panel同时检测TMB和MSI。结果:2019年6月至2021年12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共筛选114名患者,最终入组85名患者。57名(67.1%)分配至斯鲁利单抗联合化疗组,28名(32.9%)分配至安慰剂联合化疗组。两组经独立影像评估确认的ORR分别为61.4%和46.4%,确认的DCR分别为78.9%和64.3%。中位随访时间26.91个月,独立影像评估斯鲁利单抗组中位PFS为5.78个月,较安慰剂组4.37个月有明显改善(HR,0.49,p=0.0195)。单中心数据显示斯鲁利单抗组较安慰剂组有OS获益趋势,中位OS为14.29对比13.60个月(HR,0.69,p=0.1967)。两组3级及以上TRAEs发生率分别为43.9%和53.6%。本中心斯鲁利单抗组和安慰剂组患者出组后,至少接受一线后续抗肿瘤治疗的比例分别为64.9%和75.0%,均高于全国多中心队列的38%和52%。本中心两组患者在后线接受免疫治疗的比例分别为31.6%和35.7%。有39名患者在后线接受含白蛋白紫杉醇方案治疗,整体ORR为33.3%,DCR为61.5%,中位随访时间9.7个月,中位PFS和OS分别为5.0和7.9个月。最常见的TRAEs包括外周神经毒性(30.8%),贫血(30.8%),和中性粒细胞减低(23.1%)。同时收集ASTRUM-007研究中63例患者基线肿瘤组织,其中35例(55.6%)在一线接受斯鲁利单抗联合化疗,28例(44.4%)接受单纯化疗。整体人群中位TMB为3.54muts/Mb。2例患者为MSI-H,占比为3.2%。突变频率前5名基因依次是TP53,APOE,FGB,HPX和GC。在TMB<10 muts/Mb患者中,两组中位PFS分别为7.9和4.3个月(HR,0.35,p=0.0206),中位OS分别为18.6和10.4个月(HR,0.46,p=0.0350)。TMB≥10 muts/Mb亚组仅有3例患者,未进行亚组生存分析。同时发现中位TMB在PD-L1 CPS≥10组相比于1≤CPS<10组有增高趋势(3.69 muts/Mb对比3.04 muts/Mb,p=0.0388),而与年龄、ECOG评分、以及肿瘤转移状态无明显相关性。结论:斯鲁利单抗联合化疗能够提高PD-L1阳性局部晚期或远处转移hepatic fat食管鳞癌患者的有效率和PFS,并且安全性良好。本中心斯鲁利单抗组相较安慰剂组OS有获益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这与全国的数据结果有所不同,可能是因为样本量有限,以及本中心对照组接受了更高比例的后线抗肿瘤治疗,及更高比例的免疫治疗。同时发现含白蛋白紫杉醇方案在晚期食管鳞癌二线或三线治疗中可能是安全有效的,无论既往是否接受过PD-1单抗治疗,未来值得在更大样本量的前瞻性研究中进一步验证。该研究初步分析了晚期食管鳞癌的基因突变特征,为进一步了解食管鳞癌分子特征及TMB在晚期食管鳞癌一线免疫联合化疗中的潜在预测价值提供新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