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患儿并发呼吸衰竭的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探讨新生儿感染性肺炎(NIP)患儿并发呼吸衰竭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新生儿科2021年3—10月收治的80例NIP患儿的病历资料,根据呼吸衰竭发生情况分为呼吸衰竭组(19例)和无呼吸衰竭组(61MLN4924细胞培养例)。通过单因素分析组间一般情况资料、围生期资料、化验指标、并发症及治疗措施,对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与呼吸衰竭有关的独立影响因素。使用受试者RNA Standards特征(ROC)曲线和曲线下面积(AUC)评价回归模型的预测价值。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的胎龄、出生体重、消化道出血、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动脉导管未闭(PDA)、呼吸性酸中毒、血管活性药物、镇静剂、输血制品、机械通气天数及撤机失败例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出生体重是NIP患儿发生呼吸衰竭的保护因素(OR=0.004,95%CI:0.000,0.594,P=0.030);合并ARDS(OR=5 374.799,95%CI:6.458,4 473 401.554,P=0.012)及使用血管活性药物(OR=67.909,95%CI:1.231,3 744.841,P=0.0Regorafenib39)是NIP患儿发生呼吸衰竭的危险因素。出生体重、合并ARDS、使用血管活性药物联合预测NIP患儿呼吸衰竭的AUC为0.869,具有良好的预测效能。结论:NIP患儿并发呼吸衰竭与较低的出生体重、合并ARDS及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有关,提示临床医务工作者应在诊治过程中早期识别影响因素,重点关注出生体重较低及合并ARDS和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的患儿,及时采取相应预防措施,以降低呼吸衰竭的发生率,提高感染性肺炎患儿的生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