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抗病毒治疗HIV感染者生存质量及其影响因素调查

目的 对在南京市接受cART的HIV感染者进行生存质量调查和评估,并进行有关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在南京市艾滋病定点医院抽取接受抗病毒治疗的HIV感染者进行横断面调查,调查问卷经现场扫码并匿名填写,内容包括一般社会人口学信息、欧洲五维五水平生存质量量表、病人健康问卷、感知社会支持量表、简化Berger艾滋病感知歧视量表等。运用Tobit回归模型对生存质量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 本研究收集有效问卷1818份,调查对象的健康效用均值为(0.940±0.162)。Tobit回归分析显示:与个人月收入<3000元相比,月收入3000~10000元(b=0.066,95%CI:0.019~0.112)、>10000元(b=0.067,95%CI:0.011~0.122)的HIV感染者其生存质量更高;与未患有心血管等慢性疾病相比,被诊断为心血管疾病(b=-0.068,(95%CI:-0.126~-0.011)、慢性呼吸系统疾病(b=-0.066,95%CI:-0.119~-0.013)或检出抑郁症(b=-0.203,95%CI:-0.238~-0.169)的HIV感染者生存质量更低;与低社会支持水平相比,中等水平(b=0.062,95%CI:0.013~0.111)和高水平(b=0.066,95%CI:0.015~0.118)的感染者生存质量更高;与低艾滋病感知歧视水平相比,中等水平(b=-0.065,95%C确认细节I:-0.106~-0.023)、高水平(b=-0.127,95%CI:-0.167~-0.087)的感染者生存质量更低。结论 南京市HIV感染者的生存质量较低,今后随访中应提供更多的心理支持和干预,加强对此网站感染者的早期慢病筛查,健全社会支持网络,为HIV感染者创建友好的Immune signature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