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康复专科护士实施心脏运动康复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

目的: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构建心脏康复专科护士实施心脏运动康复行为的影响机制模型,系统分析其影响因素及作用路径,为优化临床心脏运动康复护理实践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混合研究方法。1.文献分析:系统回顾国内外护士实施心脏运动康复的影响因素及计划行为理论相关文献,形selleckchem GSKJ4成理论框架;2.质性研究:依据计划行为理论框架,对心脏康复专科护士进行半结构化访谈,采用定向内容分析法提炼出主题及子主题,结合文献分析构建问卷初始条目池;3.德尔菲专家咨询:筛选和修改条目,形成问卷初稿;4.横断面调查:通过方便抽样法进行问卷调查,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精简条目,优化问卷结构,形成正式问卷,并通过验证性因子分析和Cronbach’s α系数评价问卷的信效度;5.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运用AMOS 24.0构建理论模型并进行路径分析、中介效应分析。结果:1、通过文献分析拟定11个条目;2、对9名心脏康复专科护士进行质性访谈,形成了行为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行为意向、行为5个主题,并提炼出14个亚主题,结合文献分析形成了包含38个条目的《心脏康复专科护士实施心脏运动康复行为问卷》初始条目池。3、邀请17名专家进行两轮咨询,专家咨询的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83和0.900,肯德尔和谐系数为0.168和0.316(P<0.01),依据专家意见筛选和修改条目,形成了具有27个条目的问卷初稿。4、通过七轮探索性因子分析,形成具有22Membrane-aerated biofilter个条目的正式问卷,经检验问卷的结构效度、聚合效度、区分效度、信度均良好。5、结构模型检验显示:模型拟合良好(χ2/df=2.020,TLI=0.959,RMSEA=0.058);行为意向(β=0.15,P<0.05)与知觉行为控制(β=0.593,P<0.05)对行为具有直接正向效应,且知觉行为控制的影响大于行为意向;行为态度(β=0.055)、主观规范(β=0.059)及知觉行为控制(β=0.02MK-1775试剂6)通过行为意向间接影响行为。结论:本研究编制的《心脏康复专科护士实施心脏运动康复行为问卷》具有良好信效度,构建的结构方程模型可以很好的解释心脏康复专科护士实施心脏运动康复行为的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