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目的:通过分析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HFpEF)患者的临床资料,探究其是否存在性别和年龄异质性,以为其个体化管理提供临床数据。研究方法: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连续纳入2021年10月至2022年2月,于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明确诊断为HFpEF且临床资料完整的患者220例,根据性别分为男性组和女性组,根据年龄是否≥65岁分为老年组和非老年组,分别比较不同性别和年龄组患者在一般资料、病因、临床表现、合并症/危险因素、辅助检查、治疗、住院时间与转归、预后的差异,应用COX回归模型探究预后影响因素,统计软件采用SPSS 26.0。研究结果:1.一般资料:220例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7.80±10.38岁。男性105例(47.7%),女性115例(52.3%),与男性相比,女性平均年龄更高,老年患者占比更大(73.9%VS 51.4%),体重和舒张压更低,脉压差更大,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非老年患者81例(36.8%),老年患者139例(63.2%),与老年相比,非老年患者中男性比例更高(63.0%VS 38.8%),体重更重,收缩压更低,舒张压更高,脉压差更小,心率更快,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病因:病因中以非缺血性(51.2%)为主,其中高血压(25.9%)为最常见病因。男性以缺血性病因(56.2%)为主,女性以非缺血性病因(59.1%)为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3)。非老年患者以缺血性病因(55.6%)为主,老年患者以非缺血性病因(56.1%)为主,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5)。3.临床表现:总体最常见的症状和体征分别为呼吸困难(58.2%)和体循环淤血(45.5%),以NYHAⅡ级最常见(61.4%)。不同性别组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但女性NYHAⅢ级的比例显著高于男性(36.5%VS21.0%,P=0.011)。非老年患者肺部啰音(42.0%VS 28.1%,P=0.034)和心浊音界增大(25.9%VS 13.7%,P=0.023)比例显著高于老年组,P2亢进(8.6%VS25.2%,P=0.003)比例显著低于老年组,不同年龄组患者的症状和NYHA分级无显著差异(均P>0.05)。4.合并症/危险因素:总体患者平均合并症/危险因素种类为6种,以血脂异常最为常见(75.9%),其次为高血压(73.6%)。男性平均合并症/危险因素种类为6种,更常合并肥胖/超重、冠心病、高尿酸血症和吸烟;女性为5种,更常合并糖尿病,男性患者较女性有更沉重的合并症/危险因素负担,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此外非老年患者与老年患者合并症/危险因素均为6种,前者以血脂异常、肥胖/超重及吸烟更常见,后者以慢性肾脏病和卒中更常见,以上差异也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5.辅助检查:(1)实验室检查:总体患者中位NT-pro BNP为1351.50 pg/m L。男性患者NT-pro BNP、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于女性,血同型半胱氨酸和尿酸高于女性患者,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老年患者NT-pro BNP水平高于非老年患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超声心动图:总体患者中有左心室肥厚67例(30.5%),包括向心性肥厚27例(12.3%)和离心性肥厚40例(18.2%),左心室向心性重塑69例(31.4%),左心房增大146例(66.4%),E/e’升高107例(48.6%),肺动脉高压23例(10.5%)。女性左心室肥RP56976分子量厚(36.5%VS 23.8%,P=0.041)和肺动脉高压(16.5%VS 3.8%,P=0.002)比例显著高于男性,非老年患者左心室肥厚(42.0%VS 23.2%,P=0.003)尤其是向心性肥厚(19.8%VS 7.9%,P=0.010)比例显著高于老年患者。6.治疗:他汀类药物是最常用的药物(84.5%),其次为β受体阻滞剂(72.3%)。女性患者中应用螺内酯(60.9%VS 42.9%,P=0.008)、利尿剂(62.6%VS 48.6%,P=0.036)的比例显著高于男性,行血运重建(33.9%VS 48.6%,P=0.027)和心脏康复(0.9%VS 7.6%,P=0.015)的比例显著低于男性。不同年龄组在治疗方面无显著差异。7.住院时间与转归:总体www.selleck.cn/products/lgx818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7.0(5.0,9.0)天,均好转出院。女性平均住院时间高于男性(7.0天VS 6.0天,P=0.018),老年组高于非老年组(7.0天VS 6.0天,P=0.007),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8.预后:220例患者中有181例(82.3%)完成随访,中位随访时间为10.0(6.0,11.0)个月。有68例(37.6%)发生复合终点事件,包括心衰住院59例(32.6%)、全因死亡9例(5.0%)。各事件发生率在女性组高于男性组,老年组高于非老年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COX回归模型显示缺血性病因是HFpEF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HR:1.843,95%CI:1.104-3.076,P=0.019)。研究结论:1.本研究收集的220例HFpEF患者中,女性HFpEF患病率高于男性,女性病因以非缺血性为主,男性病因以缺血性为主、合并症负担相对更重。2.老年HFpEF患病率高于非老年患者,Biomedical Research二者在病因构成方面无显著差异,但非老年患者更常合并血脂异常、肥胖/超重、吸烟等可纠正的合并症/危险因素。3.心脏缺血性病因是HFpEF预后独立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