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自杀是一项全球面临的重大社会和公共卫生问题,自杀试图的发生率在青少年中期达到最高峰。自杀意念的发生率远高于死亡率,约70%的初中生在实施自杀行为之前曾向collective biography朋友或者身边的人暗示或表达过自杀意念,自杀意念是自杀行为最为敏感的预测因子,探究自杀意念形成的相关影响因素有助于预测、筛查以及及时干预高危自杀行为的发生。在对文献整理过程中发现,环境因素与个体素质因素在青少年发展过程中对个体自杀意念的产生起重要影响。对于青少年而言,家庭是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家庭是个体成长最初且最关键的环境,家庭关系矛盾性对青少年自杀意念水平高度正相关;抑郁情绪作为个体素质因素,同时也是自杀意念的强有力预测因子。现阶段越来越多的自杀意念相关理论模型与相关研究开始将视角转移到环境因素与个体素质因素的交互作用对于个体自杀意念出现的作用。基于此,本研究以人类发展生态Empagliflozin生物学理论、自杀人际理论、自杀差异激活理论与自杀行为动机-意志整合模型为理论基础,从纵向的角度以更加全面的视角探究家庭关系矛盾性、抑郁对青少年自杀意念的影响。本研究采用家庭环境量表、流调中心抑郁量表以及自杀意念/自杀企图问卷对天津市某中学初一学生进行了三次为期一年的追踪研究,有效被试211名。研究一旨在探究青少年家庭关系矛盾性、抑郁与自杀意念在三次测量过程中的变化情况;研究二通过分别构建交叉滞后模型,探究家庭关系矛盾性、抑郁分别对青少年自杀意念的延时预测作用;研究三在研究二的基础上通过构建交叉滞后模型,从纵向水平上考察抑郁在家庭关系矛盾性与青少年自杀意念之间的跨时中介作用。本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1)研究一结果显示,三次测量中,青少年家庭关系矛盾性得分随时间呈逐步上升趋势,三次测量值在统计学上不存在显著差异;青少年抑郁得分随时间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三次测量值在统计学上不存在显著差异;青少年自杀意念得分随时间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事后检验发现时间点一的自杀意念水平显著高于时间点二的自杀意念水平。(2)研究二结果显示,家庭关系矛盾性与抑郁均能正向延时预测青少年的自杀意念水平。(3)研究三结果显示,抑郁在家庭关系矛盾性与自杀意念中起到跨寻找更多时中介作用。综上,本研究从纵向视角探究青少年自杀意念产生的影响因素,证实了家庭关系矛盾性与抑郁在青少年自杀意念产生过程中的消极影响,为青少年自杀行为的早期识别与及时干预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