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背景和目的:多项基于人群的横断面研究提示自我报告的运动行为Immune adjuvants与脑内及脑脊液内的阿尔茨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AD)和神经退行性变的生物标志物有关,而外周血相关生物标志物已被证实与颅内及脑脊液标志物紧密相关。然而,目前很少有研究探索客观测量的运动行为与外周血生物标志物之间的关联。此外,这些关联下的潜在机制亦尚未阐明。已有研究支持系统性低水平炎症参与了神经退行性变和AD的发病机制,而且目前普遍认为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久坐不动等会导致低水平炎症的发生。在本研究中,我们探索了客观测量的久坐行为(sedentary behavior,SB)和体力活动(physical activity,PA),包括轻度体力活动(light-intensity PA,LPA)和中等至高强度体力活动(moderate-to-vigorous-intensity PA,MVPA),与血浆 AD 相关生物标志物(如 β 淀粉样蛋白[amyloid beta,Aβ],总 Tau 蛋白[total-tau,T-tau]和神经丝轻链[neurofilament light chain,NfL])的剂量反应关系以及与系统性低水平炎症指标的相关性,并进一步探索了系统性低水平炎症在运动行为与AD相关标志物的关联中的作用。研究方法:本项横断面研究基于MIND-China队列研究2018年采集的基线数据,通过面对面访谈等方法收集人口学和疾病史等资料。使用ActiGraph三轴加速度计采集运动行为数据。使用免疫分析技术检测血浆Aβ、T-tau、NfL和血清细胞因子。采用《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诊断标准诊断痴呆。本研究共纳入1029名60岁以上非痴呆老年人(其中59.48%为女性),使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和限制性立方样条等分析方法探索运动行为与血浆AD标志物、血清细胞因子的相关性,并进一步运用中介模型探索系统性低水平炎症在运动行为与血浆AD相关标志物关联中的介导作用。研究结果:1.在调整了人口学特征、APOEε4携带情况、生活方式、慢性病史、ActiGraph佩戴季节及时长和其他运动行为后,除LPA与血浆Aβ呈J型相关外,所有运动行为均与血浆Aβ之间无明显关联。SB和LPA,而非MVPA,与T-tau浓度呈线性正相关或负相关的剂量反应关系,而所有运动行为均与血浆NfL浓度均呈J形剂量反应关系,即:只有当SB≥8.00小时/天、LPA<5.00小时/天、MVPA<2.00小时/天时,每日 SB 时间的减少(β=0.049[0.005,0.093])、LPA(β=-0.073[-0.123,-0.023])或 MVPA(β=-0.018[-0.175,-0.041])时间的增加与血浆 NfL 的减少相关。且当LPA≥6.01小时/天或MVPA≥0.31小时/天时可以抵消SB对NfL的不利影响。2.在全调整模型中,越多的 SB(β=0.04[0.02,0.07])、越少的 LPA(β=-0.05[-0.09,-0.02])或MVPA(β=-0.07[-0.12,-0.01])与越高的系统性低水平炎症综合评分显著相关,但在进一www.selleck.cn/products/ABT-263步调整LPA后MVPA与低水平炎症的相关性消失。3.在调整人口学和ActiGraph相关参数后进行中介分析显示,系统性低水平炎症完全介导了 SB与T-tau的关系,部分介导了 LPA与T-tau、所有运动行为与NfL之间的相关性,获悉更多介导作用占比从14%到23%不等。研究结论:在农村非痴呆老年人中,减少久坐不动的生活方式和多进行体育锻炼有益于延缓神经退行性变和降低系统性低水平炎症。运动行为与神经退行性变标志物的关系可能部分或全部由系统性低水平炎症介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