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本研究以不同等级太子参的水煎液对脾虚型大鼠进行Puromycin NMR给药,探究其对免疫细胞因子和胃肠激素的影响;采用酶法纯化太子参粗多糖;进一步探究不同等级太子参的水煎液和太子参多糖对脾虚型大鼠肠道菌群和短链脂肪酸的影响,为太子参的健脾益气功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苦寒泻下法制备脾虚泄泻模型,三种不同等级太子参的水煎液(PHD)给药,ELISA法检测血样中免疫细胞因子和胃肠激素的含量,计算脾脏及胸腺指数,通过各项指标的分析结果判断造模及给药过程中脾虚型大鼠炎症水平的改变。2.使用水提醇沉法提取太子参粗多糖,蛋白酶法除蛋白,Box-Behnken响应面法筛选最佳酶解温度、酶解时间、溶液p H,得到antibiotic residue removal太子参多糖酶法纯化的最佳条件,对其预测条件进行验证。PMP-HPLC法测定粗多糖中葡萄糖和半乳糖含量。3.对脾虚型大鼠灌胃给予不同等级PHD和太子参多糖(PHP),采集盲肠内容物,16s扩增子高通量测序探究各组大鼠肠道菌群组成的变化,气质联用法检测短链脂肪酸含量。结果:1.造模后脾虚模型组的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显著降低;给药后,PHD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脾指数和胸腺指数,其中以一等品效果最佳。三种促炎细胞因子的含量在模型组中含量上升,抗炎因子IL-10的含量则显著降低;给药后,促炎因子含量下降,抗炎因子则显著上升(p<0.05),一等品和二等品对细胞因子的含量影响最显著。2.响应面法预测得到多糖除蛋白的最佳条件为酶解时间2.0 h,温度45°C,溶液p H为6.5,最佳蛋白去除率为73.83%,因素的影响大小依次为酶解温度>酶解时间>溶液p H,三个因素的交互作用显著。酶法和Sevag法纯化的太子参粗多糖中葡萄糖和半乳糖含量之和占58%以上,同时色谱图中可见其他峰面积较小的单糖的峰。3.相似性分析表明组间差异均显著大于组内差异,分组合理。稀释曲线和丰度等级曲线说明测序的数据量渐进合理,样本的物种丰富度和均匀度良好。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α、β-多样性指数均显著降低(p<0.05),给药后,各组中α、β-多样性指数有不同程度的增大,一等品水煎液及多糖组的效果最佳。模型组厚壁菌门/拟杆菌门比值较空白组显著升高,各给药组均显著降低该比值,其中一等品水煎液和多糖组最显著。目、科、属三个分类水平上,模型组与空白组、各给药组体现出了菌种差异;属水平热图亦直观体现出各组的肠道菌群组成差异。线性判CHIR-99021体内实验剂量别效应量分析直观体现出了各组的富集物种,主坐标分析和线性判别分布柱状图则显示出模型组大鼠与空白组、各给药组、阳性组的属水平菌种组间差异。PHP及PHD可显著促进脾虚型大鼠盲肠内容物中乙酸及丁酸的产生,以一等品水煎液组和多糖组最显著。结论:1.脾虚型大鼠在给予不同等级太子参的水煎液后,免疫器官指数、炎性细胞因子含量的变化表明太子参水煎液对于脾虚型大鼠免疫功能的改善、炎症水平的缓解等具有一定的效果,以一等品水煎液最显著。2.响应面模型预测得到酶法除蛋白的最佳条件,通过验证实验表明模型具有良好的可靠性和预测性。太子参粗多糖的单糖组成以葡萄糖和半乳糖为主,同时含有其他种类的单糖。3.脾虚型大鼠在给予不同等级的水煎液和多糖后,群落物种组成、菌群丰富度、物种多样性、短链脂肪酸含量的变化表明太子参多糖和水煎液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脾虚型大鼠肠道微生态的失衡,其中一等品水煎液和多糖的效果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