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证素辨证理论探究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预警因素

目的:基于中医证素辨证的方法,从患者基本信息、生活习惯、病史与临床症状等方面,筛选慢性萎缩性胃炎发生的主要风险因素,通过logistic逻辑回归分析,以期筛选出CAG的预警因素。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在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针灸医院)行胃镜检查和胃黏膜病理组织学检查的门诊或住院病人。通过结构化问卷调查方法,采集CAG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基本信息、生活习惯、病史与临床症状等方面信息,综合进行证素积分和病性分型,通过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CAG发生的主要风险因素。并通过ROC曲线和ACC分值进行数据集准确率的判定。研究中,值小于0.05可认为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本次研究共纳入199例患者,其中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selleck化学71名,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128名。1.两Biopharmaceutical characterization组患者基本信息分别将两组患者在基本信息、生活习惯、临床症状方面等相关信息进行整理;对相关证型进行分类。分别将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生活习惯、相关临床证候、睡眠、大便方面的相关证候及中医证型分布进行了相关信息的分类和记录。2.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将是否患有CAG作为因变量,各因素作为自变量,通过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腌制食品、饮酒、肥胖、高脂血症、血管硬化、失眠伴多梦、便溏和中医证型为湿热证八个发生CAG的主要风险因素。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与验证将是否患有CAG作为因变量,各因素作为自变量,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y=e(β1X+∑β2X既往病史+∑β3X病性+∑β4X饮酒+∑β5X腌制食品+∑β6X大便∑β7X睡眠)/(1+e(β1X症状+∑β2X既往selleck激酶抑制剂病史+∑β3X病性+∑β4X饮酒+∑β5X腌制食品+∑β6X大便+∑β7X睡眠)进行分析,筛选出腌制食品、饮酒、肥胖、高脂血症、血管硬化、便溏和中医证型为湿热证七个发生CAG的主要风险因素,并本研究校准度通过绘制校正曲线ROC图进行校准度的评价,且在测试数据集中,测试数据集准确率为Acc=(TP+FN)/(TP+TN+FN+FP)≈94.8%,表示该多回归模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所筛选出的危险因素对CAG发病的准确性较高,可作为CAG发病的预警因素。结论:1.腌制食品的饮食习惯、饮酒、肥胖、高脂血症、血管硬化、中医辨证为湿热证、便溏是关于CAG的预警因素;2.分别使用了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和多因素log…